楊劍 張宇崧 李學順 曲紅紅
摘要:近年來,混凝土結構成為很多建筑工程的普遍結構形式,因此混凝土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幾乎得到了普遍應用,混凝土作為工程建設過程中用量最多的材料,無疑是決定工程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混凝土從進場到澆筑完畢的全過程質量管控是保證整個工程質量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某課題為背景,針對天津市相關工程施工現狀,研究如何完善混凝土的質量控制體系,提高混凝土施工工藝,加強混凝土質量安全管理,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提升建筑結構工程混凝土質量。通過管控實踐,研究出可在天津地區推廣應用較先進的、有效的混凝土施工管理模式。
關鍵詞:施工管控;養護管控;分項自檢
混凝土最終成品質量對材料的質量和配合比例有著極高的要求,這是由混凝土組成材料的多樣性及形成過程決定的。其中一項不合格都會對混凝土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如今,組成混凝土的材料的品質及配合比質量也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其中對混凝土質量有較大影響的因素包括輸送過程、澆筑做法、養護方法 [1] 。近幾年來,我國出現的許多施工事故都是由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造成的,因為質量事故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混凝土作為混凝土結構中用量最多的材料,能夠最直接地影響混凝土結構可靠性,因此完善混凝土的質量控制體系,提高混凝土施工工藝,加強混凝土質量安全管理,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提升建筑結構工程混凝土質量,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本文針對混凝土工程現場施工管理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管控,將對混凝土從原材料、配合比設計、運輸、澆筑、養護驗收進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
1混凝土進場前管控
混凝土進廠前主要涉及到混凝土供應商,因此混凝土進場前管控主要是對預拌混凝土供應商的管控,對預拌混凝土供應商做到“提前考察多抽查”,就是在預拌混凝土選廠時進行考察,在春夏秋冬四季進行不定期抽查。
1.1預拌混凝土選廠時進行考察
考察時,應查看企業是否有營業執照、企業資質證書、五大體系認證(測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計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證書,還要查看企業是否具有一定的生產經營業績和相應的信譽度;生產能力:原材料儲存、砂石料場地、砂石料儲存,企業試驗室,生產設備、生產線、運輸設備、泵車情況,要求配備GPS定位,外加劑管理,要求在協會和監管單位的平臺范圍內。
1.2不定期抽查
在施工過程中,不定期對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進行抽查,特別是發現離析、塌落度偏大等問題,及時對攪拌站進行抽查,把控攪拌站指標及技術參數有無漏洞。攪拌站提供的配合比是否與開工前報項目技術部門和監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吻合,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與公司技術部門、監理聯合加強對攪拌站抽檢,以達到對預拌混凝土供應商的監控。
2預拌混凝土進場的管控
2.1運輸管控
供應商混凝土運輸車應配有GPS定位,商品混凝土進入施工現場使用之前,由施工總承包的技術管理人員進行驗收,材料人員核量收發。混凝土廠家應向檢查人員檢驗提供相關的合格證(內容包括生產單位名稱,混凝土品種數量,工程名稱,使用部位,供貨時間,原材料品種規格、復驗編號等)、檢測報告,出廠日期及具體的生產時間;強度的等級、澆筑的部位、特殊的要求是否與合同和交底一致;除此之外,還要檢測混凝土拌合物的相關性質(和易性、坍落度等),經上述檢驗合格后允許使用。
預拌混凝土一般采用攪拌運輸車運送,根據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現狀,確定是否要加入減水劑,確定加入時,應先進行試驗,根據試驗結果確定加入減水劑的量,減水劑需與原配合比成分相同,試驗過程應做好記錄,混凝土摻合料比例不得高于55%。為保證拌和混凝土的質量,應用混凝土罐車快速攪拌加入減水劑的混凝土,待攪拌均勻,且達到要求后再泵送[2]。
2.2進場氯離子檢測
鋼筋最怕的是氯離子,混凝土中的氯離子含量超過限定值,就會對鋼筋產生腐蝕作用,而鋼筋銹蝕又是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混凝土就會因鋼筋銹蝕逐步開裂,進而產生影響建筑使用安全和耐久性的質量隱患,因此氯離子超標屬于建筑過程中重點監督的問題。因此在混凝土進場時,做好混凝土的氯離子檢測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步驟。
3預拌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管控
施工專項方案是保證項目工程順利施工的措施,因此,混凝土澆筑也必須有相應的專項方案和針對具體部位的施工技術和安全生產交底,且必須嚴格要求施工人員依照方案和技術交底進行施工。
3.1澆筑前的管控
澆筑前應做好提前策劃調研,選取合理的方法進行澆筑,不同的混凝土結構件(梁、板、柱、剪力墻等)對振搗器的要求不同,因此確保使用的振搗器滿足振搗要求,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充足的各工種人員,確保水電正常運轉供應[3];天氣是影響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澆筑前還要提前關注天氣狀況,并做好特殊天氣(氣候異常、高溫、雨季、冬季等)施工的防護措施,如準備覆蓋材料等。針對高于2m的混凝土澆筑,還應準備串筒式溜槽。施工縫作為影響施工工序上下銜接的重要節點,應嚴格審查確認其留置位置的適宜性,確保施工單位能按正確的順序澆筑混凝土,保證分區、分層混凝土初凝之前的搭接質量。
3.2施工時的管控
3.2.1墻柱混凝土施工管控
針對墻、柱澆筑,為保證墻、柱很好的結合,避免底部產生爛根現象,在澆筑之前,需要用水泥砂漿先封堵在模板底部,水泥砂漿標號與設計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厚50mm,在澆筑混凝土和封堵砂漿之前,還要做好模板的充分濕潤[4]。
在澆筑墻和柱的混凝土時,為保證灌注混凝土的密實度,泵送速度不能過快,每次澆筑高度應小于50㎝并及時振搗,墻柱模板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鋼筋或是預埋件等,振搗過程中為了避免發生預埋件、模板與振動棒碰撞情況,還要針對振搗過程設定一個振動棒移動的距離范圍值,一般設定為0.3—0.45m左右,除此之外,振搗時為避免與模板鋼筋碰撞,不能借助鋼筋的夾力硬插、也不能斜推,而應豎直振動,使其自由地沉入混凝土。混凝土澆筑質量的重要保證因素是兩次澆注完好結合,因此在混凝土逐層澆筑振搗的過程中,澆好振搗完下層混凝土后,應及時澆筑振搗下層混凝土,此時振動棒不應拔出,應緩慢上提,使其下端停留在下層商品混凝土10cm深處, 為避免發生跑模現象,振動的時間也不能太久。
柱子混凝土分層澆筑振搗,因此密實度與厚度是保證混凝土分層澆筑質量的重要保證因素,要保證密實度就要精確計量每層混凝土澆筑的用量并用專制料斗容器稱量,在確定每層混凝土用量之前要精確計算分層厚度,除此之外,為確保混凝土的分層精度,需要用專門計量工具(混凝土標尺桿)逐層對混凝土澆筑的高度進行計量,由于柱子模板內部光線不足,因此在環境上要確保混凝土振搗人員能夠看清澆筑高度和振搗效果,可以使用照明設備[5]。
3.2.2梁板混凝土施工管控
為保證澆筑的完整性,不應將梁、板分開澆筑,應一齊澆筑,但是澆筑時,應確定澆筑的起始端,根據以往經驗,梁板澆筑時,采用“趕漿”方式澆筑,一般應先對梁呈“階梯狀”進行分層澆筑,分層厚度根據梁高確定,板的混凝土在梁混凝土澆筑到板底位置時一起澆筑,階梯形隨著梁板混凝土的流動不斷延伸。為防止施工縫出現,混凝土應接槎,混凝土澆筑在凝固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收縮裂紋,因此在防止施工縫出現的前提下也要在澆筑過程中,及時振搗,并垂直澆筑方向用平板振搗器來回振搗,在梁柱節點鋼筋較密的地方,要控制好振搗棒直徑,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
3.2.3樓梯混凝土澆筑
應自上而下澆筑樓梯段的混凝土,先將底板混凝土振實,在底板混凝土澆筑到踏步位置時,澆筑踏步混凝土,并與底板混凝土一起澆搗,為保證外觀質量,要派專人用專用工具(木抹子)在連續澆筑推進的過程中及時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3.3澆筑過程中的管控要點
在澆筑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問題,而這些問題一般都是由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造成的,因此澆筑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觀察,若有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如調整混凝土配合比等。為防止出現蜂窩、麻面,應在確定好每層混凝土澆筑厚度的同時,檢查振搗器的插點和移動間距是否合理,還要充分振搗梁柱節點處鋼筋密集交叉區域[6]。
3 m以內的混凝土構件可分兩層進行澆筑,若泵送和易性較好且易振搗密實的混凝土時,可以適當提高分層高度,范圍大約控制在 1000~1500mm之內。振搗過程中,應使振搗人員的振搗速度與澆筑速度保持一致,當澆筑速度大于振搗速度時,應馬上叫停澆筑。
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間斷性等待,在等待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所處環境的溫度,確定延續時間。氣溫在25℃以上時,等待時間不能超過兩小時,當氣溫在25℃及其以下時,等待時間不能超過兩個半小時;混凝土澆筑應是一個連續進行的過程,當因工序需要,有必要的間隔時,應使間隔時間降到最小,澆筑次層混凝土應在首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最長間隔時間的確定因素包括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混凝土凝結條件,如果間隔時間超過2h,根據相應的規范,應按施工縫處理[7]。
3.4澆筑完成后的管控要點
3.4.1混凝土強度低于拆模強度禁止過早拆模
混凝土的拆模時間,影響混凝土質量,受拉區是脆落的區域,如果拆模過早,混凝土的徐變量就會加大,混凝土達不到相應強度,產生結構變形,受拉區也容易產生裂縫,破壞受壓區,出現缺棱掉角或局部坍塌現象,進而使構件斷面削弱,使承載能力降低,觀感質量下降;拆模過早,使混凝土強度不足以固定鋼筋進而使鋼筋能在混凝土內部自由滑動,從而使得混凝土對鋼筋的握裹力達不到要求。所以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可有效保證混凝土質量。
3.4.2完工時不得灑水收面
影響混凝土表面起灰、返砂和開裂的重要因素是混凝土表面的抗碳化能力和混凝土的強度,而抗碳化能力和表面強度的降低是由水灰比例硬化漿體的混凝土表面疏松產生的空隙引起的,因此對澆筑完的混凝土不能灑水收面。
3.5人員與流程管控
3.5.1嚴格要求操作人員與監管人員
混凝土澆筑時工作面和澆筑后臺安排項目部相關人員進行旁站監管。且不得隨意更換澆筑操作人員。為滿足施工要求,必須配備充足的操作人員。
3.5.2流程順序管控
應嚴格按照規范規定的分層厚度澆筑墻體混凝土,并應連續澆筑,不得不間斷時,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因此必須將混凝土下料點位置和振搗器操作人員數量預先安排好,澆筑梁柱節點時,會用到不同標號的混凝土,此時應按標號從高到低澆筑,且低標號混凝土的澆筑高度應低于周邊高標號混凝土的澆筑高度[8]。
4對預拌混凝土成品養護的管控
混凝土養護是也是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重要步驟,且需要編制專項方案,嚴格要求操作人員按照施工方案執行。混凝土易受天氣影響在澆筑后表面產生裂縫,因此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縮裂縫的關鍵是掌握好起始養護時間,對一般混凝土而言,應將起始養護時間控制在澆筑后12小時以內。摻用大量減水劑的混凝土急劇收縮會發生在初凝后8小時內,結合實際也可發現,樓板裂縫發生在混凝土初凝后幾小時的以內工程也不在少數,因此這幾類混凝土更要精確掌握好起始養護時間。
5對混凝土分項自檢及驗收的管控
5.1試塊自檢
5.1.1標養試塊自檢
現場應設置標養室,但是現在很多試塊自檢過程不能達到標準要求,通過現場調研發現一些不合規的操作,例如現在的試塊標養有些是由混凝土攪拌站代管,反映不出真實情況,失去追溯性,發生事故難以界定責任。為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將標養試塊制作規范化,使標養試塊的自檢起到應有的效果和作用。
5.1.2同條件養護試件自檢
結構實體混凝土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檢驗、混凝土后期檢測關鍵在于及時做好檢查檢測工作。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混凝土澆筑外觀、缺陷質量進行檢查驗收。
5.2拆模全數檢查
對以拆模部位100%全數檢查,并保留實際檢測數據。
按照混凝土強度增長節點,由項目專人負責混凝土100%自檢回彈,做好可追溯性原始真實數據記錄。對于混凝土生產工藝、強度等級相同,原材料、配合比、養護條件基本一致且齡期相近的一批同類構件的檢測應采用批量檢測。按批量進行混凝土回彈檢測時,應隨即抽取構件,抽檢數量不宜少于同批構件總數的30%且不宜少于10件。當檢驗批構件數量大于30個時,抽樣構件數量可適當調整,并不得少于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定的最少抽樣數量。
5.3實體混凝土檢測
檢測實體混凝土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檢測方法,為反映出施工現場工程各部位的真實情況,一般采用回彈-取芯法進行檢測。
6結束語
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必須是施工全過程控制,且要制定合理的檢測方法。為保證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切實做到混凝土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必須要深入現場,了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找出產生質量波動的主、次要因素,通過分析研究,制定高效的施工方法,落實施工措施,通過明確的交底,到位的管理,將混凝土的質量波動控制在允許范圍,從而保證建筑物的設計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宋功業,等.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3.
[2]白赫,孫文彬,張恩靜.預拌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與管理[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4.
[3]趙固月,等.淺談商品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9).
[4]劉政,陳竅 《淺析混凝土工程常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04-01.
[5]張曦.高層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淺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2-03-01).
[6]陳光野.試述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的質量影響因素及控制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07-01).
[7]韓香玲,譚富銀.論混凝土工程施工全程質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04-01).
[8]羅文祁.探討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河南建材》,(2010-03-01).
(作者單位:天津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總隊1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