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荷
關鍵詞:和式住宅;空間;藝術特色
住宅作為一個滿足人類日常生活起居的私密空間在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不同地域環境的影響下住宅也呈現出不同的社會屬性及自然屬性。日本住宅的建筑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國隋唐時期建筑風格的影響,但是日本的住宅空間在大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審美價值等人文環境和日本島國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下,體現出了獨具特色的空間形態。
一、日本和式住宅的基本構成——以江戶時代京都的町屋為例
江戶時代日本和式住宅的建筑風格已經基本成熟,這一時期最流行的居住空間類型就是茶室和町屋。町屋建筑就是從事工商業家庭的居住建筑,是典型的商住合一的城市住宅形式。建筑物基本上是木結構,木架構體系。町屋民居建筑的平面構成比較狹長,類似中國廣東的竹筒屋,基本平面是一列三室。房子的一側由店鋪直到后院有一條室內通道,稱為土間。土間以中門為界被分為前后兩部分,在居住棟一側的土間設有廚房,組成了一個適合于日常生活用火、用水的獨立空間。住宅分隔多用推拉門,在空間的劃分中采用了簡練明快的幾何分割,地板多高架于地面,使底部透風而地板干燥。
日本的町屋結構簡單,空間大多相對狹小,布局隨意,主要以實用方便為主。町屋的空間構成形式多樣,坐敷、土間、坪庭、后院,空間的開放性逐步增大,共同組成一個相互滲透、交錯的空間和富有趣味的空間關系。
二、日本和式住宅藝術特色
(一)光線的利用
日本人注重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所以在住宅中試圖營造一種柔和、朦朧的氛圍。所以在用光上體現了很高的技巧。日本住宅的屋檐檐口很低,因此室內的自然光線只能依靠室外地面或外檐平臺的反射取得。可移動推拉門利用半透明的紙使進入室內的光線變得柔和起來,這種紙糊的推拉門、窗對于室內朦朧的氣氛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光線下推拉門會透射出不同亮度和色感的光線。除了紙糊推拉門,窗、竹子、編織的簾子也能產生這種漫反射,陽光透過上面的縫隙投在室內同樣會產生一種朦朧的景象,這兩種都可以算是和式住宅中很重要的光線來源。
(二)空間構成特點
日本獨有的文化傳統和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和式住宅開放、靈活、兼容的空間特點。和式住宅的空間是開敞式的,其梁柱承重的木結構體系使它無需堅固,封閉的外墻,與自然的關系更為密切。住宅一般都采用離地的桿闌式結構,且出檐深遠,外檐平臺作為一個過渡空間在內外空間的溝通中起著很好的連貫作用。因為資源有限,日本傳統民居形成了隨時都能改變其大小和功能的空間特征,室內空間的形成是通過可移動的推拉門隔斷和家具來達到的,這種觀念使得空間的功能可以通過開閉室內的隔斷、改變家具的類型或重新分配家具的數量而發生改變。這種室內空間的可變性不僅使房間的容量和功能可以改變,而且內外通透、不占空間、構造簡單。因此它的室內外空間沒有固定的界限,這種空間的模糊性使得室內外空間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因而人與自然達到高度的統一。
(三)裝飾風格
日本和式住宅的空間以簡約為主,居住者竭力追求與自然的統一,并且擅長表現室內飾材的質感與色澤的自然美,將材料的肌理質感直接暴露不加修飾。室內環境色彩淡雅,用的家具也都是由很普通的木材制作,更看重的是家具本身的實用性。典型的和式住宅地上鋪滿塌塌米,房中家具較少,移動方便,所以能隨時改變其用途。因此和式住宅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室內可放置各類不同用途的家具,擺上矮桌、書桌就是客廳,晚上鋪上寢具,則又可充當臥室。這種抽象簡化的處理效果使人不被眼前繽紛復雜的物質因素所干擾,而能更專心于心靈上的體悟。
在室內比較重要的房間如起居室,一般會布置壁龕使其成為整個住宅空間的視覺中心,用來陳設卷軸畫和藝術品。為了區別壁龕與其他空間,往往會讓壁龕空間高出室內地面,也有不抬高壁龕地面而改用其他材料將兩個空間加以區分的。除了壁龕外,日式的榻榻米、障子、奧間也都是日式住宅中重要的室內裝飾組成部分。
(四)與清朝民居空間組織特征的比較——以北京四合院為例
清朝北京四合院是當時最為普遍和流行的住宅類型,并且在庭院式傳統居住空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地理環境、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四合院同日本江戶時代的住宅之間存在著一些差異,通過這些差異可以對兩國住宅空間有一個認識,也更有助于理解日本和式住宅空間的特色。
1.室外空間
四合院只有一道門與外界溝通,關上大門則是一個完全與外界隔離的空間。院內最重要的房屋位于北向,廂房位于東西兩側,通常采用一明兩暗的規制。內宅庭院是整個四合院中功能最多的空間,既是房間光線的主要來源,又是人們通行、休息、家務活動的場所。日本傳統和式民居與自然的關系更為密切,沒有層次遞進的門墻,對比四合院寬敞闊綽的室外空間,和式住宅因為信奉自然的居住理念,很少將棲身以外的空間據為己有,而是盡可能地讓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2.室內空間
四合院的室內空間比較靈活,常常用隔斷、屏風等對室內空間進行分割,以保持空間之間的獨立。然而這種靈活性僅限于空間的分割上,在其歸屬和功能上很少有變化的可能。日本由于島國面積小,寸土寸金,住宅在空間上一般很難達到中國四合院那樣的規模,因為崇尚自然且木材資源豐富,和式傳統民居室內無磚石隔墻,完全用木質和紙質的障子、奧間來組織空間。因為資源有限,日本傳統民居形成了隨時都能改變其大小和功能的空間特征,不僅使房間的容量和功能可以改變,而且非常適合當地的氣候。夏季,可以將室內的隔斷打開以增加室內通風,而在冬季則可以增加隔斷起到保暖的效果。相對而言,和式住宅屬于節約型空間,而四合院則屬于奢侈型空間,但不管哪種住宅空間,都是建立在各自民族文化和自然環境基礎之上的。
3.家具陳設
四合院中的家具無論在種類上還是數量上都很豐富,家具都有嚴格的功能區分和擺放位置,不會隨意改變位置。并且藝術裝飾的品類繁多,應用范圍廣,不同的飾物都有各自的說辭和寓意。相比之下,日本和式住宅的家具在數量上就顯得略微單薄。日本沿襲了中國宋代以前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其生活幾乎是在榻榻米和少量尺度偏小的家具中完成的。以日本的矮桌為例,家人用餐時矮桌上可以擺放飯菜作為餐桌使用;用餐結束后,經過清理矮桌又可以作為書桌滿足看書寫字的條件。日本和式住宅裝飾的重點在入戶玄關和壁龕兩處,玄關在和式住宅中很重要,作為室內到室外的一個緩沖空間,這里經常會放置一些鮮花來作以裝飾。壁龕則是室內的視覺中心和審美中心,壁龕的陳列品常常根據季節和場合的不同而精心安排。
三、日本和式住宅與日本人文地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日本和式住宅的形成與島國地理環境、氣候以及日本人的自然觀、審美觀都是緊密聯系的。日本是一個位于亞洲東部的島國,屬于濕潤的海洋季風氣候,優美舒適的自然環境培養了日本民族崇尚自然的民族信仰,因此和式住宅的四周都設有緣側,人們可以坐在回廊上觀賞景物。同時,室內半透明開關靈活的幛子很好的將室外景色引入到室內,與自然融為一體。日本人的審美觀也體現到了日本民居建筑本身,在用料和選材上也都是選用自然材料竹、木、石等,禪宗意境深遠。日本和式建筑的形成和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國的影響,特別是隋唐時期。日本文化也受到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室內房間也有主次之分,一般越是靠里面的房間越重要,但是這種等級思想更多的表現在局部的設置上,如壁龕的設置。但是到了江戶時代,封建禮法觀念對社會的影響逐漸變弱,發展到后來日本和式住宅的室內空間在等級上并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了,并且室內空間的功能也可以自由的轉換,變得更加靈活。
四、結語
本文以日本江戶時代的和式住宅“町屋”為切入點,從淺到深的研究了日本的和式住宅空間的藝術特色,并將其與清代北京四合院相比較,分析各自的結構特點以及涉及到的環境及文化背景。從這些比較中我們不難看出,居住空間的不同一方面與地理環境有關,更重要的是受文化觀念的影響。日本和式住宅作為日本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維活動的集中體現,對于空間的利用,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禪意的表達都有其獨特的空間藝術特色,對于我們今后的建筑設計有許多值得吸收和借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