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
關鍵詞:鄉鎮;社區矯正;問題對策
一、社區矯正的概念和功能
社區矯正是一個“舶來品”,國外較常見的形式有緩刑、假釋、暫時釋放、社區服務、中途之家、工作和學習釋放等,它是一種不使罪犯與社會隔離并利用社區資源對罪犯進行教育改造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區環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總稱。社區矯正在許多國家的刑罰體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慣用、常用的刑罰方式。社區矯正的功能主要有:懲罰罪犯、教育罪犯、感化罪犯、塑造罪犯、控制罪犯和醫治罪犯心理。社區矯正是一種不失監禁刑的威懾性又有更助于罪犯回歸社會、促進和諧的獨特刑罰執行方式。
二、鄉鎮做好社區矯正工作的現實意義
(一)開展社區矯正是社會責任和個人價值的體現。做好社區矯正工作,不僅有利于落實改造罪犯政策,提高教育改造工作質量,加強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更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維護社會長治久安。針對基層社區矯正工作者而言,社區矯正工作即是工作需要,又是個人成長進步的舞臺,扎實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有助于提升自身能力,實現個人價值。
(二)開展社區矯正是法律賦予的職能和義務。《刑法修正案(八)》規定對判處管制、緩刑以及假釋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是我國刑法首次對社區矯正法律制度的確立。該規定使社區矯正這一刑罰執行制度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這既是對社區矯正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為社區矯正制度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為司法行政機關履行指導管理社區矯正工作職能,積極推進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
(三)社區矯正能夠有效預防犯罪,效益價值突出。社區矯正可以有效地防止犯罪人到監獄中受到犯罪行為“交叉感染”的危險,而且在社區服刑矯正,他們每天生活在社會中,人們親眼看到他們的改造和轉變,在感情上容易接受和寬容他們,有利于減少犯罪人對立情緒,使其盡快融入社會,減少重新犯罪。對罪行較輕、社會危害不大的罪犯放在社區進行教育改造,這是一項標本兼治的刑罰執行措施,有利于解決社會問題,最大限度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保持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目前鄉鎮社區矯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司法所人員、裝備不足,無力完全滿足社區矯正需求。盡管社區矯正從中央、省市、縣區乃至鄉鎮,都成立了社區矯正工作管理部門,負責對整個社區矯正工作的領導,但真正發展職能作用的只有基層司法所,形成司法所單打獨面的工作格局。而開展社區矯正業務的司法所大多存在編制人員不足,缺乏裝備的問題。專業社區矯正人員匱乏,經費得不到保障,無力滿足開展矯正業務的需求。
(二)社區矯正工作志愿者、社區監督者匱乏。社區矯正工作工作量大,任務重,僅僅依靠司法行政人員是不夠的,需要充分利用社區志愿者和社區監督者的一線優勢,對矯正對象日常工作和生活進行管理。但現實中大多矯正社區缺乏矯正工作志愿者、社區監督,使社區矯正實施力度和效益大打折扣。
(三)行政執法手段缺位。司法所在承擔社區矯正工作中,作為內部管理單位來講,司法所人員的身份及職責是明確的,但是對外來講,卻沒有從事相對應工作的身份證明和執法所需的證件。目前司法所在開展社區矯正工作中,對極個別社區矯正人員不愿意接受矯正和不愿意服從社區矯正管理及違規人員,司法所只能勸說,但沒有強制執行力。由于缺乏強制手段,導致司法所無能力對社區矯正人員實施有效監管,司法所面臨的不僅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尷尬。
四、如何做好鄉鎮社區矯正工作的對策
(一)堅持以人為本,創新執法工作思路。司法所作為社區矯正執行主體,必須充分認識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統一思想,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首先應在執法工作思路上有所提高和創新。社區矯正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和“責其罪、幫其心、挽其人、促其進”的工作思路,在日常工作中充分體現社區矯正作為非監禁刑的“溫情感化”,以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心理矯治和組織矯正對象參加公益勞動等有效手段,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教育矯正、監督改造,幫助他們修復人格上、心理上的缺陷,消除心理上的失落感和自卑感,認真接受改造和監督,找回自己做人的尊嚴,更好地回歸社會。
(二)加強對社區矯正業務各方面的保障。社區矯正業務直接承擔者主要是基層司法所,由于社區矯正工作是司法行政機關的新職能,存在物質保障程度低,機制不順暢,人員不足,觀念阻礙等方面的問題。要由公檢法司等相關單位抽調法律業務強、學歷高、基層經驗豐富的人員組成社區矯正講師團,定期向社區矯正人員進行專業法律輔導。財政部門應制定社區矯正財政保障政策,將社區矯正工作開支納入國家財政預算,從經濟上保障社區矯正業務開展,解決基層司法所基礎設施薄弱、經費嚴重不足的困境。
(三)堅持銜接工作走在前,從源頭做起。為了保證銜接工作有序有效,法院、監獄、看守所在決定對犯罪分子實行社區矯正刑以前應通知和征求當地社區矯正機構的意見,有助于其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確保不脫管不漏管,避免個別社區矯正對象接到矯正決定書后不到當地司法所報到,直接到外地打工,而當地的社區矯正機構還不知情的情況發生,同時又密切了法院、司法、監獄和看守所等社區矯正相關部門的聯系,使銜接工作不留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