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珍 李丹 丁堯
卿家巷村是省級貧困村,總共有168戶1068人,其中貧困人口65戶266人,占了將近四分之一。2014年村貧困戶人均收入僅為1350元。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之后“脫貧”一詞代替“扶貧”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扶貧的最終目的是“脫貧”,而不是“暫時脫貧”。為了在精準扶貧的同時讓貧困村民徹底脫貧,湖南女子學院扶貧工作隊按照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結合當地特點和學校優勢資源,把定點幫扶村的扶貧攻堅任務鎖定在“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提升村民素質,補齊發展短板”上,在扶貧方法方式上大膽創新,大力發展電商扶貧,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幫村民找致富路子,助推精準扶貧。
一、構建完善的區域物流分級配送體系
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物流配送,而現在亟待解決的就是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如何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使生鮮產品能夠真正有可能實現遠距離運輸,這些都是物流配送中需要考慮的。由于貧困地區主要是田間和土地,交通工具較為落后,因此想要讓物流配送快速發展,首先貧困地區應該設立物流服務點或者嘗試發展第三方物流配送,通過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來提高農產品的配送效率。比如,在村里建設農村電商服務站,這樣物流企業只需要和服務站聯系溝通就可以了。其次應根據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建立不同的現代物流配送體系,發展多樣化的運輸方式,以此來適應農產品在不同季節、不同區域的配送,從而節約物流配送的成本。最后還需要加強農產品的存儲能力,加大冷鏈物流體系以及加強配送中心的建設。
二、強化人才培養,培養農村電商人才
拓展電子商務在貧困地區的市場,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培養一批本土化的電商人才隊伍,首先應該要向該地人們充分的宣傳電商扶貧的理念,當地相關部門要多開展一些相關的培訓工作,建立有效的人才培訓體系,對其進行各個方面的培訓工作,把精準扶貧用戶作為培訓重點對象,為他們進行專業的培訓。
為了讓卿家巷的村民從潛意識上接納觸碰電商思維,卿家巷村扶貧隊首次將“互聯網+”投入卿家巷的扶貧建設中,充分與農村建設銜接,推進網上辦公,不僅提高工作效率,還降低了成本。再次為了村民們更加了方便的獲取信息,還建立了智慧卿家巷村信息平臺。
三、建立農產品標準化認證體系
農產品實現標準化是發展電子商務的關鍵,建立農產品標準化認證體系,形成標準化農產品,是增加貧困地區人民產量和收入的重要舉措,但農產品標準化問題近幾年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各樣新的挑戰,因此無論是在生產、包裝、運輸還是在銷售中都應該注重標準化,積極指導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戶、合作社嚴格按照銷售標準對農產品進行標準化種植、加工、綠色包裝,從源頭保證產品的標準化,這有助于貧困地區電商精準扶貧的發展。以卿家巷村為例,該村為了實現產業發展上的“精準”,組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合作社,有11個養殖基地,由十五戶農民組成,湖南偉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其所有雞苗進行脫溫育雛。公司前期還安排了養殖專業技術人員為貧困戶講解養殖技術,此外還有養殖專家實時提供技術支持,很好解決了貧困戶養殖的技術難題。這些都為打造標準化的農產品奠定了基礎。
四、統籌當地資源,打造特色品牌
針對貧困地區農產品缺少特色品牌的問題,就需要當地政府明確特色品牌的重要性,幫助貧困地區發現產品特色,打造出屬于當地農產品的品牌,樹立優勢,才能在電商的環境下將自己的產品推廣出去,不同發展模式的農村電子商務會反映出不同區域的農產品競爭優勢。卿家巷村扶貧隊實地考察產業項目10余次,初步確定了該地的產業發展項目。大膽嘗試各種產業扶貧新模式。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可以發展符合本土條件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在農民滿足需求的基礎下,明確扶貧開發的方向,可以發展獼猴桃、大棚蔬菜、葡萄、大棚草莓等種植業,這也體現了綠色、環保。其次,卿家巷村也可以通過旅游業來提高收益。利用現有的產業基地作景點,開發山水風光游,果園游、休閑游和山味農家樂,吸引城市中人節假日來卿家巷實地消費。農產品品牌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系統操作的過程。因此,應該基于產品的核心價值,充分考慮貧困地區當地的本土資源,統籌發展,從而實現區域經濟的發展。首先要利用當地獨有的自然環境,打造一個有市場、有特色、有差異性的農產品,并集中力量把產品品質做好。其次,要明確品牌定位。通過分析產品的獨特賣點、用戶的需求以及市場的差異化,進行精準的市場細分和產品定位,提煉出有效簡單的訴求,從而吸引有有價值的目標消費者。最后,通過策劃、設計、傳播等來加大品牌的知名度,從而加快電商的發展。
五、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電商平臺助力脫貧攻堅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他們真正的掌握了技術,才能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湖南女子學院大學生團隊通過走訪調研,通過實踐調查,利用自己的知識,來幫助當地的村民,同時看到了當地的扶貧工作隊以教育扶貧為手段,結合自己所研究的領域,利用學科優勢,在三年內從網絡銷售、生產加工包裝,專業電商技術培訓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幫助當地人民實現脫貧。因此,電商精準扶貧,不僅是我國扶貧工作的重點之一,也是卿家巷村實施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此外,為了將村里的種植養殖項目與電子商務緊密聯系,建立互聯網銷售平臺,在平臺運營上以大學生創業團隊為基礎,共同探索電商扶貧模式與方法,通過各種網絡平臺進行農產品推廣,打造“互聯網+農村”的營銷模式,幫助貧困戶實現精準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