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住宅產品多樣化是住宅工業化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通過提高住宅的可適性,從而達到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其中開放住宅有多種給排水方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占用的建筑空間、平面布局靈活、更新改造的可能性和高效性三個方面策略以提高住宅的舒適性,推進住宅產業化的發展。
關鍵詞:開放住宅;給排水策略;可適性
1? 引言
近年來,中國住宅的建設量逐漸提高,對住宅標準化、工業化的程度及要求隨之增加。目前,現有住宅產品缺乏使用的靈活性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適應性,進而住宅多樣化、可適性陳偉住宅產業化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文將開放住宅的給排水體系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給排水的優劣以及可行性。
2? 開放住宅體系的給排水方式
(1)給水管與廢水排水管敷設在馬特拉模塊上,給排水管與零坡度廢水排水管在被設置在馬特拉模塊的格帶中,污水排水管則敷設在夾層墻內,在此基礎上,連接排水的馬桶。而另一中方式,則是泵式大編輯,通過加壓污水完成排放。在這種設計模式下,可以將給排水管一同設置在馬特拉模塊中。
(2)將給水管與排水管設置在架空的地板層中,這種方法常見于日本等地區,通過在地板層中敷設排水管管道、地暖系統以及其他設備系統,并且在外設置活動地板,滿足后期維修的要求。
(3)給水管和排水管敷設于特設的樓板槽中,在一些建筑物設計中采用了反梁結構并以此形成了樓板槽,將其組我誒支撐體的一部分。例如在日本的Next21住宅項目中,通過設置60cm高的樓板槽作為“設備走量”,并在其中敷設了煤氣管道、給排水管道等,為未來的設備改造、升級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在歐洲的一些地區還會采用其他的樓板槽形式,包括Flex Casco體系等,這種設計方法可以設置一層非結構作用的樓板槽,并根據不同平面局部做切割,有助于保證空間的靈活性。
(4)將給水與排水管設置在雙層墻體內,將通過兩層隔墻的兩排輕鋼龍骨之間的夾層內設計方法,雙層腔內還會容納空調等其他設備的管線,此時墻體的厚度受管等因素的影響。
3? 不同開放住宅體系的給排水策略比較分析
3.1? 占用的建筑空間
根據開放住宅的特征,在給排水系統設計中,必須要考慮住宅空間利用率的相關問題,這也被認為是開放住宅體系設計的重點內容。目前常見的開放住宅體系給排水策略中,三種給排水策略都會占用住宅垂直方向的建筑空間。我國住宅的空間高度一般為2.8m~3.0m,因此這種設計必然會對建筑物的層高產生影響。而針對多層住宅建筑而言,建筑層高的增加會對相鄰建筑物的日照時間等產生直接影響。相比之下,多層家在哪胡的層高增加反而會對建筑物間的日照間距產生影響,這是相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以某地區的建筑物為例,在采用第一種策略的情況下,每個樓層的高度會增加0.1m,則整個建筑物的高度會增加0.6m,最終導致相鄰建筑物之間的日照距離超過1m,對整個建筑物的影響不明顯。若采用第二種方案,則每個樓層的高度增加了0.4m,則整個建筑物的高度會上升2.4m,導致日照間距增加4m,不利于保證住宅的建筑體密度,降低了土地使用效率。而如果使用第三種策略,考慮到樓板槽一般會被設置在特定區域內(如儲藏室、衛生間等),因此對于整個建筑物的影響不明顯。而如果建筑物為高層建筑,考慮到大部分建筑不會因為建筑高度的變化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下,若采用開放的住宅體系給排水策略,不會對整個建筑物分布密度、住宅使用率等產生響。而如果采用第四種方法,可以利用雙層墻內空間敷設排水管道,因此主要會占用水平方向的建筑空間,因此與上述三種技術相比,需要額外增加0.4m的墻體厚度,因此其設計結果也存在明顯的差異[1]。
3.2? 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的靈活性是開放住宅理念的核心目標之一,首先,空間功能靈活可變性。是指一個空間不是為某一個功能而創造,而是為不同的功能。比如一個房間可以根據住戶的需求,被用作起居室、臥室等方面,使住戶擁有更多自由選擇的權利,運用符合自己生活習慣的功能組合方式。其次,結構靈活可變。主要指墻體結構根據功能而改變形態、位置等方面。比如,如果兩個房間之間的墻如果能夠改變,則將其拆除后,可以將兩個空間合并為一個空間。第三,空間的多項聯系性??臻g與空間之間關系的改變,可以改變空間功能。例如,在分隔墻中預留門洞,從而調整空間的大小或功能。第四,管線的合理布局。即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例如在高層的居住建筑中,需要將豎管集中布置在管道井和管道墻內,從而便于外墻一側獲得空間。其中的重點與難點是對廚衛空間的靈活設置。需要根據開房住宅中廚衛空間的不同使用需求運用,設置給排水體系。
以廚衛的給排水設置為例,如果運用第一種策略,因為后置排水的大便器排水口的中心位置只比地面高0.1m,使大便器的排水口和垂直排水管之間受污水排水管排水破的的限制,影響平面布局的靈活性,不適用于設置在廚衛中。運用第二種策略,因為運用架空地板層,所以能夠使廚衛的布局具有靈活性,但是受架空層空間高度的影響,需要增加其高度。運用第三種策略,因為需要把廚衛空間,設置在樓板槽內,所以影響平面布局,使其受到限制。運用第四種策略,會限制大便器或沐浴排水口高度,導致排水口到垂直管井的距離同樣受到限制。如果將第三種和第四種方法相結合,可以使廚衛的平面布局具有靈活性。
3.3? 更新改造的可能性
為以后的設備維護和建筑的改造提供便利條件是開放住宅理念中的重要目標。因為在住宅整體的壽命期內,排水體系只能被使用15年左右,所以需要住戶對其進行更新與維修,并且住戶的需求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所以開放住宅體系建設給排水時,需要具有超前性,預留更新空間,提高被改造的可能性。雖然運用上述的方法能夠提高居住空間的靈活性,但是在設備維修和整體改造方面還有許多問題。并且注意給排水體系的節能措施,環保節能是未來流行的趨勢,在排水系統中采取雨水、污水分流制,從而做到節約水資源,設計人員應該合理選擇材料,比如運用UPVC塑料管、柔性接口機制排水主管等,既能解決鋼材短缺的問題,又能做到節能減排。
如果運用第一種方法,馬特拉模塊占據的建筑層高較少,施工方法簡單,與原有的建筑不沖突,所以在更新改造中具有優勢。如果運用第二種方法,需要較大的垂直空間,在架空地板層內敷設給排水管道和地下采暖系統以及其它設備系統,影響已有建筑的層高,更新改造的可能性較小。運用第三種方法,無法在樓板槽中實現改造項目。運用第四種方法,因為住房架構形式,會導致建筑適用面積減小,不利于日后的改造[2]。
4? 結語
綜上所述,開房住宅給排水方式將支撐體與填充體相分離,沒有完美的給排水解決方案,需要設計師根據不同的住宅項目,建設合適的給排水方式,從而提高技術的可行性與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韋景耀.市政給排水工程的施工檢驗驗收要點分析[J].山西建筑,2019(5):247~248.
[2] 王茜雯.開放住宅的理論設計策略探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6):78.
作者簡介:
章軒珽(1987—),男,浙江省諸暨市,本科,畢業于溫州大學法學院,后于2015年通過網絡教育拿到西南科技大學的工程管理專業文憑,初級工程師,裝配機電工程師職位,研究方向:裝飾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