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水利工程的投資力度逐漸增大,國家對大壩建筑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大,同時,對其監督力度也越來越嚴格。為使大壩建筑能夠合乎規定,又能更好發展,本文從不同的層次,探究水利工程大壩建筑施工技術和方法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混凝土壩;土石壩;施工技術;應用研究
1? 引言
大壩,指截河攔水的堤堰,是水庫、江河等的攔水大堤。它可分為混凝土壩和土石壩兩類。壩址按自然條件、建筑材料、施工廠地、導流、工期、造價等綜合比例選定。
2? 混凝土壩的施工技術和方法及應用
2.1? 混凝土壩的分類
混凝土壩按布局特色可分為重力壩、大頭壩和拱壩;按施工特色可分為常態混凝土壩、碾壓混凝土壩和裝配式混凝土壩;依照是否經由壩頂溢流分為非溢流混凝土壩和溢流混凝土壩混凝土壩泄水方式除壩頂溢流外,還可以在壩身中部設泄水孔(中孔)以便洪水來臨前快速預泄,或在壩身底部設泄水孔(底孔)用以降低庫水位或進行沖砂。
2.2? 混凝土壩的施工技術和方法
2.2.1? 合理選擇原材料
(1)盡可能選用低熱水泥(如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削減水化熱。在選用礦渣水泥時應盡可能選擇泌水性的品種,并應在混凝土中摻入減水劑。
(2)可以斟酌在大面積混凝土中摻加堅固無裂痕、沖刷清潔、規格150mm~300mm的大塊石。也可適當摻加粉煤灰,混凝土摻用粉煤灰后,可加快混凝土的抗滲性、耐久性,削減膠凝質料系統的水化熱,加大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3)骨料宜采取中粗砂,細度模數控制在2.8~3.0之間,由于利用中砂比用細砂更能削減水和水泥的用量。故砂、石含泥量應控制在1%之內,不得混有雜物,杜絕利用海砂;粗骨料在可泵送情況下,選用粒徑5mm~20mm的石子,以防止混凝土縮短變形。
(4)恰當選用高效減水劑和引氣劑。
2.2.2? 混凝土的供應方法
所需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攪拌站供給,混凝土原材料計量要精確。
(1)計量。請求利用檢定計量用具,使計量準確。每正式稱量前,請求對計量裝備舉行零點校核。
(2)拌制。制原材料依次投入攪拌機,不得采取“外摻”、“后摻”等作法。混凝土必需嚴格控制拌制時間,駐站工程師每一班抽測2次。攪拌完成后裝入運輸車時,即要求每車測定坍落度,同時察看混凝土的易融性、不得存在離析、分層等現象。
(3)運輸。按照線路的長短、交通的狀態,隨時增減車輛,包管混凝土的正常供給,持續澆注,制止因混凝土供給不上而呈現冷縫的情況出現。
2.2.3? 混凝土施工手藝
(1)商品混凝土運輸過程控制。要求混凝土生產廠家每車出廠時出據混凝土標號、坍塌度、出廠時間、數目和達到地址的發料票據。監理職員不定期舉行抽檢。
(2)混凝土澆注方法。混凝土澆注常采取的方式有如下幾種:周全分層。即在第一層周全澆筑終了后,再轉頭澆筑第二層。必要時可分成兩段,從中心向兩頭或從兩頭向中心同時舉行澆筑;先從底層起頭,澆筑至必然間隔后澆筑第二層,如此依次向前澆筑其他各層。請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適用于布局的長度大大跨越厚度3倍的環境。混凝土從澆筑層下端起頭,逐步上移。
(3)振搗。為確保混凝土的平均和密實,加大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請求操縱工人增強混凝土的振搗,插點平均擺列,依次實振不得漏掉,振搗時代距宜取300mm,時間15s~30s為宜,不宜過振,以避免出現浮漿,平整和不再沉落為準,為了能解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鋼筋下部天生的水份和空地,還須舉行二次振搗以進步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避免因混凝土沉落而呈現的裂痕,增添混凝土的密實度,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進步,從而增強混凝土的抗裂性,平常一般距離20min~30min舉行二次復振。
(4)泌水處理與表面處理。因為大面積混凝土澆筑時泌水較多,上涌的泌水和浮漿順著混凝土斜面下賤到坑底,再到集水井,然后經由集水井內的潛水泵排除基坑外;待混凝土澆至標高時,因為大面積泵送混凝土水泥漿較厚,請求施工方用木蟹抹平。
2.3.4? 對混凝土的養護也是很重要的。在混凝土養護階段的溫度應遵守以下幾點
(1)混凝土的中間溫度與表面溫度之間、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室外最低氣溫之間的差值均應小于20℃;當混凝土具備充足的抗裂本領時,不大于25℃~30℃。
(2)采取內部降溫法來降低混凝土表里溫差。內部降溫法是在混凝土內部預埋水管,通入冷卻水,降低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
(3)保溫法是在布局物外露的混凝土概況和模板外側籠蓋保溫材料,在遲緩的散熱過程當中,使混凝土取得需要的強度,以控制混凝土的表里溫差小于20[℃]。混凝土表層布設抗裂鋼筋網片,防止混凝土收縮時產生干裂。
3? 土石壩的施工技術和方法及應用
由于土石壩本身就是用土石料筑成的建筑物,因此,土石方施工的內容方法也適用于土石壩施工。
3.1? 土石壩的分類
土石壩泛指由本地土料、石料或夾雜料,顛末拋填、輾壓等方式堆筑成的擋水壩。當壩體質料以土和砂礫為主時,稱土壩、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為主時,稱堆石壩;當兩類本地質料均占比勻稱時,稱土石夾雜壩。
3.2? 混凝土壩的施工技術和方法
土石壩開挖處理的順序:自上而下,先兩岸岸坡,后河槽壩基。
3.2.1? 岸坡處置請求
岸坡與與壩體的防滲體的毗連部位,要清算到不透水層。以避免留下滲水通道。清算后的岸坡若為巖石,其坡度不陡于1∶0.75,并且在填土以前涂上3mm~5mm厚的黏土漿,以利于壩體的防滲體與岸坡的連系。清算后的岸坡若為黏土、非濕陷性黃土,其坡度不陡于1∶1..5,并要削成平整的斜坡。
3.2.2? 壩基處置內容
一般包括壩基、壩肩防滲處置、薄弱虛弱土層的處置。
3.2.3? 壩基處置方式
覆蓋層淺的,平常一般開挖成截水槽,并回填與壩體的防滲體不異的土料;覆蓋層深的,平常一般用灌漿法法處置。
3.2.4? 筑壩料場選擇與規劃
土石壩用料量很大,是以,在水庫關鍵計劃中的壩型選擇階段就應該對土石料場舉行周全查詢檢查,在施工前,要共同施工組織計劃,對料場作進一步勘察、選擇、計劃。
(1)料場的空間規劃。運距短。高程適合。上游、下流、左岸、右岸都有料場。取料不影響關鍵建筑物防滲。料場位置有利于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石料場與主要建筑物或居民點有充足的防爆防震的平安距離。
(2)料場的時間規劃。容易淹沒的先用,不容易淹沒的后用。上游的先用,下游的后用。含水量高的旱季用,含水量低的雨季用。施工強度高時用近料,施工強度低時用遠料。近處應留有大壩合龍用料。
4? 結束語
規劃時要全面勘探和試驗。勘探精度隨設計要求提高。總儲量滿足總方量要求。用料分配應滿足階段施工中上料最大強度要求。充分利用建筑物基礎開挖的棄料。用人工篩分控制填料的質量。規劃中考慮主料場的同時還應考慮備用料場。規劃時應考慮棄料的出料、堆料、棄放的位置。
參考文獻:
[1] 蘇東喜.論未來河流環境與大壩新技術發展趨勢[C].第六屆水庫大壩新技術推廣研討會論文集,2017:474~476.
[2] 張今陽,宋新江,錢財富.大壩安全檢測技術標準化的關鍵問題[C].中國水利學會2016學術年會論文集,%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2016:1080~1082.
[3] 蘇世林.落腳河水電站大壩建筑節能實踐[C].2011全國工程設計技術創新大會論文集,2011:195~197.
作者簡介:
秦光學(1979—),男,漢族,云南東川,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