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建華
摘? ? 要:受到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各領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進步,建筑企業也不例外,其中最為關鍵的質量監理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進步。為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必須做好監管工作。在諸多案例中可以發現,造成質量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監管工作不到位。為此,各方監管人員應加大工程質量監管工作的重視程度,各責任主體承擔各自的責任,對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作用加以有效發揮,采用合理科學的手段來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質量,對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合理的處置,以此來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能夠滿足相關標準。
關鍵詞:建筑管理;加強工程質量監管;措施探討
1? 引言
工程質量監管是保障建設工程質量的關鍵,在建筑管理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然而,工程質量監管所涉及的內容眾多,極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要注重開展工程質量監管工作,推進工程質量監管方式的創新,從而為建筑工程監管工作質量與效率提供重要保障。因此,要想推進建筑企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的發展,關鍵在于全面落實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工作。
2? 工程質量監管概述
工程質量監管,是指建筑工程行業相應的執法機構作為監管主體,嚴格遵循法律法規、相關政策以及各項施工規范,嚴格監督建筑工程施工環境、施工人員以及具體施工過程等因素,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并增強建筑工程施工環境的安全性,確保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有效滿足相關標準的具體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單位管理人員要嚴格落實和有效執行工程質量監管的各項工作,并遵循建筑工程行業執法部門提出的各項要求,有效增強建筑管理效果。
3? 建筑管理中工程質量監管存在的問題
3.1? 缺乏健全的工程質量監管機制
如果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會直接影響建筑企業在行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從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對現狀來看,工程質量監管機制缺乏的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企業相關決策人員依然沿襲著傳統的施工理念,制定工程質量監管機制,殊不知,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下,傳統的施工理念已經跟不上當前的時代發展潮流趨勢。如果不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不創新施工理念,那么,所制定的工程質量監管機制必然是不科學的、不先進的,與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符合的。因此,施工企業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并完善建筑施工的施工機制,推動建筑企業監管方案制定的合理性、科學性。
3.2? 建筑企業缺乏質量意識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具體的現場實際施工過程中,尚有部分施工企業缺乏質量意識且安全生產意識淡薄,久而久之會大大降低施工企業在行業領域的整體市場競爭力。因此,建筑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還需要把建筑施工質量放在首位,重視建筑施工的質量安全,加強質量意識。在此基礎之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平衡。
3.3? 質量檢測環節不科學
一般情況下,在建筑施工工作開始前,施工企業和合作商要共同簽訂協議,針對甲方和乙方在施工工作中的要求與任務進行確定,甲方和乙方需要嚴格按照合同的規定展開施工過程。如果建筑工程項目有質量問題,根據合同協議的簽訂要求,施工企業承擔相關責任。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形中,經常存在一些質量問題,例如,建筑項目檢測儀器不先進,有關管理人員對工作任務分配的不合理,以至于后續建筑施工的諸多環節出現問題。
4? 建筑管理中強化工程質量監管的具體對策
4.1? 把控好施工材料的質量
通常對建筑工程質量造成影響的諸多因素中,最為根本的因素為施工材料的質量問題。為此,建筑材料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質量,施工單位必須把控好施工材料的質量,確保施工材料的質量符合工程建設的標準。在現場管理中,相關人員需對建筑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審核,并充分注重材料的采購、進場及存儲等環節,以此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質量。對于施工材料的采購,要求采購人員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及較高的采購水平,這樣其在市場中采購施工材料時才能夠對施工材料質量的好壞進行鑒別,從而避免采購到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標準的施工材料,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避免施工企業遭受經濟損失。同時,技術人員應把進場材料的質量關,做好進場材料的第三方檢測或復試,一旦發現質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應馬上更換,以此來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此外,施工企業應建立和完善檢查檢測制度,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一旦檢查出不滿足施工標準的施工材料,應對廠家的貨源進行查看與記錄,且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匯報,并將這一廠家錄入到黑名單中。
4.2? 構建工程質量監管信息化制度
加強工程質量監管,要對各項資源進行優化使用,增強工程質量監管效果。要構建工程質量監管信息化制度,深入分析建筑工程質量潛在的各類問題,并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大幅度降低各類質量安全隱患。通過構建工程質量監管信息化制度,實現對建筑工程質量的動態管理,促進工程質量監管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要充分借助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持續對工程質量監管系統進行優化升級,及時將相關信息數據以及各類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向政府部門提交。要強化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有效監管,及時對相關信息進行公布,并全面掌握質量安全管理,實現對統計報表的網絡傳輸,對登記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完善相關備案資料,并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監管相應的監督網絡。
4.3? 注重人員安排,明確崗位職責
現場施工人員是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為此,在實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要根據建筑工程實際情況,根據建設人員的實際狀況,注重增強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做好人員安排的工作,明確各個人員的崗位職責,按照“誰負責、誰保障”的基本原則,減少人為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從而為建筑工程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避免后期出現返工的問題。與此同時,要調動各個參與施工的人員的積極性,發揮參與人員的創造性與能動性,從而為工程施工質量提供重要保障。與此同時,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之中,要落實現場人員的崗位職責,包括了具體任務、工作內容、人員考核等方面。除此之外,要加強對人員的培訓,根據人員的安排狀況,有計劃性的對崗位負責人實施培訓,向其傳播各類新技術與新工藝,從而全面提升人員的技能水平與綜合素質。
4.4? 構建完善的工程質量監管機制
在建筑管理工程質量監管過程中,建筑企業需對質量監管機制進行落實,并依據工程施工的實際狀況,對工程質量監管機制進行進一步完善,并定期開展有關的交流會,對建筑管理工程質量監管機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細致地分析,只有開展符合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管機制,才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時,監管部門應總結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發生的安全事故、質量問題等,對相應的質量機制關鍵管理內容進行制定,做好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擬定對有效的應急預處理措施,從而對工程施工中出現的突發事件進行有效處理。
5?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工程質量監管問題主要體現在監管人員缺乏良好的質量意識、缺乏完善的工程質量監管機制、缺乏清晰的質量監管責任劃分。要通過增強監管人員的質量意識、構建工程質量監管信息化制度、采取多樣化的質量監管手段、完善工程質量監管體系及社會評價、提高工程質量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強化人員安排和崗位職責劃分、強化對施工材料的質量管控等措施有效加強工程質量監管。
參考文獻:
[1] 尤超.建筑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相關措施分析[J].工業c,2016(4):3.
[2] 魏增輝,程艷麗.建筑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相關措施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