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鵬
摘? ? 要:鉆孔灌注樁基本都是在水下進行的,其施工過程無法觀察,成樁后也不能進行開挖驗收。施工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和進度,一旦出現質量事故將給項目部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社會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把質量關,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
關鍵詞:旋挖鉆孔;灌注樁;質量問題;控制措施
1? 工程概況
文昌路西延上跨寧啟鐵路立交橋路線起于西北繞城互通的東匝道口,沿文昌路方向西延,與甘八線平交,上跨寧啟鐵路與規劃S307相交,終點順接S353揚州西段,路線總長3.784km。本施工標段為文昌路西延上跨寧啟鐵路立交橋的西引橋部分,施工里程范圍為WK1+196.148~WK1+649.148,設計為30m后張小箱梁,共15跨。橋梁基礎為鉆孔樁基礎,直徑為1.2m、1.5m兩種,墩柱為圓形墩,橋臺為肋板式橋臺。上部結構為30m后張預應力箱梁,箱梁設計為C50混凝土。
2? 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常見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
鉆孔灌注樁施工步驟:
場地清理平整→鉆機就位→樁位測量→鉆頭對中→開孔造漿→鉆進→一次清孔→鋼筋籠安放→下導管→二次清孔→泥漿指標及沉碴厚度檢測→水下混凝土灌注→成樁
2.1? 樁位中心位置偏移
2.1.1? 樁位中心位置存在偏移問題
在進行樁基樁位測量放線時,由于儀器、人員等各種原因,會發生樁基中心點位與設計點位存在差異,造成樁基開挖中心點偏移,樁位不能達到設計要求。
2.1.2? 樁位中心位置偏移控制措施
在鉆孔樁開始施工前,首先進行試驗樁施工,取得各項施工參數,試驗樁經過各項檢測和評定為合格后,方可進行橋梁樁基施工。其次對測量儀器進行檢查校正,使其精確度達到設計要求。測量技術人員要熟練掌握儀器操作規程,并采取復測、復核方法對放樣數據進行檢查,把點位誤差降到規范要求范圍之內。采用全站儀坐標法施放鉆孔樁樁位,埋好護筒后再在護筒四周埋設中心定位樁,用紅油漆標記以便在鉆進過程中檢查、控制樁位。掌握點位放樣順序,采用十字線進行點位復核,保證中心點位滿足設計要求。對樁機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交底,使操作人員熟練掌握機械設備,掌握樁基開挖垂直度和點位控制,保證設備滿足施工要求。
2.2? 鉆孔施工工序不規范
2.2.1? 鉆孔作業施工質量問題
樁機在鉆孔作業過程中,易出現塌孔、縮孔及垂直度偏大等問題,如不加強鉆孔過程的控制,如控制泥漿比重、鉆進速度、垂直度檢查等,將直接造成塌孔和廢樁。
2.2.2? 鉆孔作業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鉆孔作業前首先埋設護筒,可采用6mm以上鋼板卷制的鋼護筒,用挖坑埋法埋設護筒。護筒的內徑比鉆孔樁設計直徑大20cm。埋設護筒后,坑底及四周用粘土夯填密實。護筒底部穿過雜填土層,埋入原土深度0.2m以上,護筒頂高出地面0.3m以上。其次是泥漿的制備,泥漿采用優質粘土和水拌合而成,必要時摻入一定比例的外加劑,使制備的泥漿滿足有關的性能和技術指標。
在粘土地層可采用原土自然造漿,在砂土地層嚴格選用優質粘土制漿,注入孔口泥漿技術性能指標符合相關要求。鉆孔時,鉆架必須穩固,鉆頭對準樁位中心,開鉆前對鉆機及其它機具設備進行檢查。鉆孔一經開始必須連續進行,不得中斷,在鉆孔過程中,隨時檢查泥漿稠度,如不符合要求立即進行調整。在地層變化處應撈取樣碴,判明土層記入表中,以便核對地層地質剖面柱狀圖。升降鉆頭時要平穩,防止碰撞孔壁、護筒。開鉆要保證孔位準確并慢速推進,待導向部位進入土層后,方可全速鉆進。鉆孔排碴、提鉆除泥和停機時,必須保證孔內具有規定的水位和泥漿比重,防止塌孔。
2.3? 樁基鋼筋籠加工不規范
2.3.1? 鋼筋籠焊接、綁扎質量問題
現場鋼筋籠在加工過程中,主筋與加強箍筋點焊會出現跳焊和漏焊現象,而且外側箍筋在綁扎過程中會出現綁扎點不足、綁扎不牢固等問題,直接造成鋼筋籠整體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
2.3.2? 鋼筋籠加工、綁扎質量控制措施
在鋼筋籠焊接作業前,把主筋擺放在平整的加工平臺上,并在主筋上標注出加強箍筋的位置。在焊接過程中,使加強箍筋按照主筋上標注的位置進行點焊,并扶正和旋轉箍筋,使其依次與主筋進行焊接,在每根主筋與加強箍筋焊好后旋轉骨架,將其他主筋逐根完成焊接。最后按照設計要求,控制好間距綁扎外側箍筋,防止出現漏綁和松動現象出現。
2.4? 樁基鋼筋籠吊裝控制
2.4.1? 鋼筋籠對接、定位質量問題
樁基鋼筋籠在采用汽車吊機進行吊裝過程中,會發生彎曲變形、焊點開裂等問題,如過程中未及時整改,將對鋼筋籠整體強度和結構造成較大影像,直接影像樁基施工質量。
2.4.2? 鋼筋籠對接、定位質量控制措施
本項目按照設計樁長將鋼筋籠分為兩段進行加工,在進行鋼筋籠安裝過程中,接頭位置搭接采用電弧焊,焊條必須使用506焊條,雙面焊縫的長度不小于5d,單面焊不小于10d,下放鋼筋籠時焊接可采用單面焊,且錯開布置,錯開距離應≧35d,且不得小于500mm。在接頭區段的鋼筋,焊接接頭截面面積不應超過總截面面積的50%。鋼筋進行搭接焊前,搭接接頭鋼筋的端部應預彎,預彎角度為4°,確保鋼筋焊接后搭接鋼筋的軸線位于同一軸線上。鋼筋端部預彎方向應朝鋼筋籠切線方向,確保焊接后接頭位置的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焊縫應飽滿、平順。
2.5? 樁基混凝土灌筑質量
2.5.1? 樁基混凝土灌筑過程質量問題
樁基在進行水下混凝土灌筑過程中,會出現塌孔、鋼筋籠上浮及導管被埋斷樁等問題,如在混凝土灌筑前、灌筑過程中未及時整改,將對混凝土成樁質量和樁基承載力造成較大影像,并直接影像上部結構施工質量。
2.5.2? 樁基混凝土灌筑質量控制措施
導管使用前進行試拼試壓檢驗,并自下而上進行編號和標示尺度。導管長度配置要準確,杜絕因誤裝造成斷樁。導管底端距離孔底控制在40cm左右,確保封底達到最佳效果。混凝土灌筑前清孔分兩次進行,成孔經檢查合格后進行第一次清孔,利用鉆機自帶的泥漿循環系統進行正循環換漿法清孔,第二次清孔為利用導管、泥漿泵進行換漿法清孔直至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樁底沉渣不大于20cm。水下混凝土采用導管法灌注,汽車吊機配合提升導管的施工方法。水下砼灌注應連續進行,不得中途停止,合理組織、統籌協調各道工序,防止塌孔和導管被埋。控制砼坍落度,并有良好的和易性;導管埋入深度取決于灌注速度和砼質量,但不得小于1m,一般控制在2m~6m之間;當孔內砼面接近鋼筋籠底面時,應保持較深的埋管,放慢灌注速度,以防鋼筋籠被砼頂托上浮。
3? 控制效果
揚州文昌路西延橋梁工程在結合當地地質情況下,嚴格控制樁基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從樁基的定位、成孔、鋼筋籠加工吊裝、混凝土灌筑等工序實施過程質量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樁基成樁質量,確保了橋梁樁基施工質量。
4? 結論
通過以上敘述,橋梁樁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主要集中在人員管理和技術管控。施工前要對工人及現場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專項技術交底,使所有參建人員熟悉施工圖紙設計要求,明確施工工序控制要點,減少質量通病出現次數。橋梁樁基施工作為一項重要的隱蔽工程,必須對以上幾點重點管控,以確保樁基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JTG/TF 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S].
[2] JTGF 80/1-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第一冊 土建工程)[S].
[3] JTGD 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S].
[4] GB 20121126M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標準[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