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浩 廖斌
摘要:工業化程度的加深,使得機械在日常生產與生活上的重要作用愈發突出。合理的機械設計不僅能夠提升生產效率,同時還能夠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損耗,為生產帶來許多便利?;诖耍疚闹饕U述了機械制造工藝中的合理化機械設計,以期提高社會生產效率,促進我國更好的發展建設。
關鍵詞:機械制造;機械設計;合理化
前言:
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使得機械制造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且規模也在逐漸擴大。同時其制造工藝也愈發精湛,促進了社會進一步發展。從整體上看,機械制造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采取適當的方式對其制造工藝進行優化,提升工藝質量,進而使其在同行業中占有一定的話語權。
一、提升機械設計標準化水平
現階段,我國機械制造業在機械設計上將標準化設計、統一化設計作為其整體發展方向。具體而言,就是要按照統一化的設計標準進行機械零件制造,保證每個機械零件的性能、尺寸等都是統一的,與其相關質量標準及使用要求保持一致,以此提高生產質量與效率,減少生產成本支出[1]。所以在進行機械制造設計時,有關工作人員要重視零件質量,做到標準化設計,以此確保生產出的產品具有較高的使用性能,符合設計使用條件,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比如:在選擇加工材料時,為了達到標準化設計要求,有關工作人員要先考量材料的性能。若是材料的性能無法達到應用的質量,那么無法實現標準化機械設計。另外,有關工作者還要整理出影響材料工藝的已知與隱藏因素,因為在生產過程中,材料會經過許多制造流程,若是材料在加工中存在問題,那么生產出的產品質量無法與標準相一致。因此,在提升機械設計標準化水平之前,要確保材料及工藝符合相關標準。
二、提高機械零件加工精度
在機械制造加工過程中,有許多差異問題不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為了減少差異問題對整個機械加工制造產生的影響,相關工作人員要選擇合理的辦法減少差異問題,進而提高機械零件的加工精度。在此過程中,有關制造企業要將減少差異性產生因素當作工作重點,要全面分析與論證差異性產生的原因,最后明確不同因素之間的隱蔽性關聯,以此避免在機械零件加工中存在差異問題,完善防范技術,確保機械零件具有較高的加工精度。從大體上看,提升機械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就是對機械生產制造所需的夾具進行整體升級、改造,同時使用高密度的測量工具與先進的技術提升加工精度。通過此種方式,不僅規避了一些加工誤差問題,同時還能夠有效報告加工具有較高的精度。根據有關研究發現,機械零件在產品加工過程中存在誤差主要是由于刀具磨損、熱力變形或是內部應力造成的,其中后兩者是常見的導致誤差出現的原因。此外一些人員研究并使用了誤差轉移法,或是溫差補償法等避免加工誤差的出現,其應用效果良好,有效的提升了機械零件加工的精度。
三、做好機械表面加工管理
在零件加工作業完成后,要檢查其表面粗糙度,此過程叫做加工表面質量檢測。一般而言,零件產品的表面粗糙度和其使用性能、壽命之間存在著較強的聯系,若想保證零件表面具有較高的質量,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道具。為了提升零件的表面加工質量,在選擇道具時,要按照所需加工零件的實際狀況,合理選擇大圓弧半徑的刀尖,同時要保證其偏角較小。此外,還要針對零件材質的特點選擇道具,以此有效降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其次,要選擇切削條件,在控制零件表面質量的同時,有關工作人員要控制好切削速度,避免存在屑瘤問題,降低進給量[2]。最后,做好表面變形強化工作。在此過程中,要控制好刀面的磨損寬度,為了改善加工效果,其切削速度要大于供給量,以此提升機械零件的加工質量。
四、使用綠色制造工藝
除了要做好機械設計工作,設計人員也要創新自己的設計理念,對已有設計方式進行創新,著重凸顯綠色環保理念,同時要將傳統與現代設計進行有效結合,實現綠色機械制造。另外,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能夠保證社會發展平衡,若是在保證環境不受到侵害的狀況下,通過合理的方式提升機械制造效率,能夠使人們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目前,我國對機械制造工藝的研究已得到良好的成果,在機械加工中許多綠色材料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同時也減少了加工時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比如:為了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在選擇綠色設計材料時,可以選擇能夠循環吸收的材料,此種材料不僅可以便于后續的回收工作,同時還能夠保護環境。此外,有關工作人員還可以根據現有生產工藝,對機械制造和綠色設計之間的關聯進行系統化研究。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機械制造工藝中,為了實現合理化的機械設計,有關人員應當提升機械設計標準化水平、提高機械零件加工精度、做好機械表面加工管理、使用綠色制造工藝,從而促進我國加工制造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宇峰.現代化機械設計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04):101-102.
[2]周小桃,黃開有,秦小平.探究基于機械制造加工工藝合理化的機械設計制造的有效策略[J].內燃機與配件,2018(16):110-112.
作者簡介:
曾浩(1985-),男,湖南益陽人,漢族,職稱:無,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無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