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要:在本篇文章當中,主要是通過研究高技術網球運動員發球技術的關聯點,仔細研究他們每一個動作的組成部分和動作機制該如何協調,并且在比賽當中怎樣把發球技術運用到比賽上進行了探討。并且從當前高校當中從事網球運動的學生中找尋缺點進行研究,以及提出如果提高高校網球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校網球;發球技術;教學優化
引言:
在當前的網球運動當中,一個發球的好壞與否都可以直接影響到比賽的結果。往往對于一些優秀的網球運動員來講,他們對于發球便十分的了解,我們通過一些資料當中得出在現代過技術網球技術員來講,普遍的發球速度都在160公里每小時左右。并且這些對于優秀的運動員來講,他們不單單發球的運動速度快,并且角度十分的刁鉆,只有這樣的發球才能在比賽當中讓對手產生心理壓力,贏得比賽的主動權,從而對比賽可以進行一定的掌控,最終贏得比賽。我們可以通過觀看優秀網球運動員的發球技術動作,來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分析,然后找出其不同處,對高校網球技術的運用進行優化。
1、研究對象以及方式
我們主要對網球發球技術優秀的網球運動員進行研究,如圖表1
具體的研究方法,我們可以采用資料閱讀來對上述的運動員們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和對比。另外還可以使用他們比賽的錄像進行分析和統計。
2、結果和分析
2.1 對于網球運動員的身高進行統計
我們可以從圖中見到,對于優秀的網球運動員來講,他們的身高并不能決定發球的好與壞,但是因為在網球比賽當中,對于發球這是一種從上到下的方式,因此球員的身高對于發球的速度和力量還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效果,并且身高是與生俱來的,并不能進行強求,只有合理的利用自身身高和力量,才能讓發球變得更加優秀。
2.2 對于發球技術進行分析
從上圖的數據當中我們可以知道,對于網球的發球技術可以大致的分為三類:平擊發球,切削發球,上旋發球。
從圖中的數據當中,我們能夠發現,對于桑普拉斯,費德勒,德約科維奇,在他們三人的發球技術當中,這三種發球的類型都較為接近,因此他們在進行比賽的時候,往往他們的發球都呈現成靈活多變并且角度比較刁鉆的特點。而對于張德培和鄭潔這兩人中,他們在比賽當中多數以旋球為主,其主要是與他們的身高矮小有著直接的關系,他們在進行發球的時候通過上旋球來使其可以起到穩定的效果,不會讓對手進行直接攻擊。
2.3 接發球技術動作分析
對于網球接發球中主要分下幾個階段如下:
發球時的準備階段。運動員在進行發球的過程當中,往往他們的站位都是一致的,使用的是半關閉式站位,使其背部面向球網,兩腳之間的距離和肩膀同寬,并且他們使用的握把方式都是一致的,這樣可以發出不同類型的球。
開始階段,在進行網球運動的開始階段,他們都是做著相同的動作,將球拍至于在胸前,雙腳分開與肩膀同寬,如圖當中,他們最后都把自身的重心放在前腳,雙手上指,掌心向上,使用腿,胯,腰的力量往拍頭送,達到球拍最快的從上往下扣。
擊球階段,這是在整個網球比賽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我們可以從圖中發現,運動員從腳尖開始蹬地發力,接著轉動胯部,然后肩部快速進行旋轉完成擊球,在這個過程當中優秀的擊球,可以對網球速度,角度刁鉆起到很好的重要效果。
結束階段,在網球拍頭擊打完網球后,運動員應當將自身的重心就是前移,使得整個動作流程和自然。
3、當前高校當中網球接發球存在的問題
3.1 握拍
這一個問題的出現,因為在高校當中沒有專門的訓練,從而導致很多的大學生不知道該怎樣正確的握拍,這就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導致使得揮拍效果減弱,讓力量大大的流失。
3.2 發球站位
對于多數的大學生網球愛好者來講,在進行發球的時候,都沒有使用半開放的站位,也沒有背部朝向球網,并且部分的學生還怕找不到發球的方向而沒有面向球網,這就很大的程度上不能使用腿部和腰部兩者的力量了。
3.3 發球過程當中沒有進行屈膝
在網球的發球過程當中,屈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屈膝發球的話,那么便不能蹬地轉體,從而導致不能很好的使用腰腿力量,在高校當中部分學生在進行發球的時候,雙腿都是直直的站立著,害怕屈膝會導致自身失去平衡,但是這往往會使得導致發球力量不足。
3.4 隨揮不充分
在進行發球的時候,隨揮不過充分,動作脫節,不能很好的控制球,就會使得在進行接發球的時候方向不穩定,出現失誤的情況較高。
4、高校當中網球接發球的訓練方式
4.1 發球技術訓練
4.1.1 表象訓練法
在對網球正確的訓練當中,只有正確的發球技術,從而使得學生在網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那么我們就可以運用到一些優秀運動員的發球錄像,讓學生一遍一遍的進行觀看,讓這種發球技術灌輸到腦海當中,并且在進行實戰當中,老師還應當在旁邊對重點動作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到哪些是需要注意的,讓學生深入了解發球技術。并且在學生了解發球技術之后,再按照自己的發球技能進行模仿訓練。
4.1.2 拋球訓練
對于優秀的發球來講,好的拋球也是一樣至關重要的,對于高技術的網球運動員來講,他們的拋球技術都是直上直下的,球的選擇很少,那么我們應當按照學生自身的發球特點并且按照自己的身高,制定出自己最為適合的拋球高度,同時在進行拋球的同時應當減少球的旋轉。
4.1.3 空揮練習
讓高校當中學生進行連續不斷的空揮,體會其屈膝送跨,蹬地轉體,一直的把力量從下往上送,最后在把力量送到網球排頭上,并且在進行空揮練習的時候,告知學生,當球拍速度越快,那么球拍從頭頂上掠過的聲音就越響亮。
4.2 發球戰術訓練法
人類在進行不斷的進步,網球的技術也在慢慢的改革,因此現代的網球不斷的以底線得分為主,這就是的比賽具有著很好的觀賞性。
4.2.1 腦海訓練
對于高校當中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在進行發球前,現在腦海當中構想一下需要進行發球的類型,需要采取怎樣的發球方式等等,讓他們采用這樣的方法來加強對于發球技術的熟練。
5.2.2 目標訓練
例如在網球發球區放置一個較為明顯的標志物,然后使用不同的發球技術把球擊打在標志物當中,并且在進行訓練的同時,還有想象對手的實力以及對手不擅長的接發位置。
2.2.3 模擬訓練
對于高校當中的學生可以使用模擬擊打出內角,外角的上旋球等等,逐一的讓學生練習對于各種發球的掌握和了解怎樣應對。與此同時,按照比分的方式,比如在比賽當中比分落后的時候,該采取怎樣的發球方式。比分領先的時候又該采取怎樣的發球方式等等,這不單單對于學生的發球技術有著很好的提高,也能對他們的心理素質能力和賽場能力有所提高。
結束語
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切削和上旋發球能夠對發球起到很好的穩定性,另外對于握把來講,采用大陸式握把也是進行發球的關鍵,穩定的拋球是發球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并且屈膝送胯,蹬地轉體這兩個發力技巧可以使得自身的力量最大化的發揮出來,另外發球的技術還應當和身體素質練習和戰術,這三個方面進行有效的結合才能使其技術最完美的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華新.高校選修課中網球發球技術教學優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0):96-97.
[2]童日輝,張興林.初探高校網球發球技術的教學優化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5,36(05):70-73.
[3]干福志.高校選修課中網球發球技術教學優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4.
[4]詹小虎.普通高校大學生網球教學技術動作難點分析及教法探討[D].湖南大學,2014.
[5]高健.定點定標在普通高校網球專選課發球技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