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婷 魏紅梅 商偉 劉峰
摘要:隱蔽油藏指受巖性(巖相)變化遮擋或匹配其他構造因素而形成的油藏,研究區域經過多年的高速滾動開發,已基本上了解其宏觀斷裂展布,構造形態、各層系巖性特征、油氣聚集規律等,所剩下待發現斷塊及其復合油藏主要在復雜斷塊區,小斷塊、儲層分布不穩定的斷塊等,總體上待發現的油藏更隱蔽。為了挖掘隱蔽油藏的潛力,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新理論作為指導,精確描述斷塊的構造形態,預測儲層橫向變化,進而結合鉆井、試油、試采生產等動靜態資料,分構造單元對斷塊進行分析評價,近兩年來共評價出有利斷塊20個,部署井位80口,完成新的產能建設40×104t,新增石油地質儲量600×104t。
關鍵詞:緩斜坡;東營凹陷;巖性油藏;隱蔽油氣藏;富集特征; 成藏規律
本文重點對東營凹陷發育3種類型的隱蔽油藏,即巖性上傾尖滅油藏、砂巖透鏡體油藏、構造巖性油藏。分析隱蔽油藏的沉積體系及油藏類型和分布特征,利用多種研究手段對不同類型的隱蔽油氣藏的成藏規律,富集特征進行分析描述,對隱蔽油藏進行滾動勘探開發,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研究油田構造位于東營凹陷中央背斜帶西段和南部緩斜坡,主要含油層系為下第三系沙河街組,主要特點是:1)斷層多,斷塊小,地質構造復雜,油水關系復雜。2)儲層發育,油氣富集高產,但儲層縱橫向變化大。3)含油層系多,含油井段長。4)油藏類型為反向屋脊式油藏、構造巖性油藏及巖性油藏。
一、隱蔽油藏特征
隱蔽油藏指受巖性(巖相)變化遮擋或匹配其他構造因素而形成的油藏,經過多年的勘探開發實踐,本區主要有以下三種隱蔽油藏類型:a、夾于周圍暗色泥巖中的三角洲前緣沉積巖砂巖透鏡體,以周圍泥巖為遮擋條件的砂巖透鏡體巖性油藏,在單一儲層單元控制的油藏主要是砂巖透鏡體,分布于濁積巖儲層中。b、砂巖向高部位尖滅或相變而形成的上傾尖滅油藏,在尖滅方向與構造抬起方向一致的地區已形成上傾尖滅油藏。c、由局部高點和巖性尖滅(或相變)雙重控制的構造—巖性油藏。在沉積體系發育的斷層與局部構造內構造及斷層走向與儲層單元走向斜交,易形成巖性油藏和構造—巖性油藏的富集。
二、隱蔽油藏描述方法
隱蔽油藏的描述是在沉積體系研究的基礎上,綜合應用石油地質學、地震地層學、沉積學、巖石學、地史學、層序地層學等學科的知識,利用現有的鉆井、物探、測井資料對隱蔽油藏進行系統的研究評價工作。
1、分流河道油藏描述技術
分流河道砂體描述主要利用地震資料、測井資料結合地質綜合確定河道的空間展布并加以定量—半定量描述。分流河道油藏在地區主要是指以三角洲平原亞相水上、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沉積的河道砂體為儲層、成藏受斷層和砂體橫向尖滅線雙重控制的構造—巖性油藏。該類油藏分布于復雜斷塊區內,儲層縱橫向變化大、河道展布描述困難;構造復雜,油藏主要分布于以三、四級斷層形成的復雜小斷塊內;油藏受構造、儲層變化雙重控制,隱蔽性強。該類油藏在地區廣泛分布。
2、測井約束反演技術
測井約束反演技術是一種基于模型的反演技術,它以地震解釋建立的油藏地質模型為基礎,以校正后的測井資料為約束條件,通過反演對地質模型不斷進行修正,使合成地震記錄資料與實際地震資料盡可能接近。在沙三段巖性油藏及郝家地區勘探中,為了提高勘探及開發效益我們利用測井約束反演來預測描述砂體,利用現代試井技術、油藏數值模擬技術,預測新區砂體大小及分布,對油藏的連通性進行分析。提高了鉆探成功率。
3、巖相古地理分析技術
巖相古地理分析主要借助于巖心資料、地層傾角測井資料、三維地震資料及眾多的鉆井、錄井資料綜合分析,尋找目的層沉積時期的沉積中心,這類沉積中心是目的層段砂體分布有利地區,對砂體尖滅線的描述,結合構造圈定油藏的有效圈閉進行產能建設。依據巖心所反映的流水型斜層理,不對稱波浪、槽模、溝模等構造標志,并依據消除構造傾角影響的地層傾角測井資料的紅藍模式,判斷古流水方向及物源方向。
4、層序地層學技術
根據測井曲線劃分的旋回標定到地震剖面上,充分利用兩者的優勢,使高分辨率層序得以準確劃分和對比。井和地震結合的技術方法有效地杜絕了測井與地震信息在橫向上和縱向上的不匹配性,其方法有:時-深轉換法、合成記錄制作與標定法、vsP測井法、地震測井、井問地震和地層反演技術等方法。其中運用vsP資料、合成記錄的精細標定方法簡單易行,精確可靠。2)等時性地層單元的追蹤對比。通過層位標定技術使鉆井資料與地震時間剖面有機地聯系起來,層位標定的正確與否關系到整個解釋工作的成敗。在三維地震資料上進行層位標定后,從骨干剖面出發,利用地震剖面閉合的原理首先在過井剖面和反射連續、相位穩定的剖面上進行地層的追蹤,逐條剖面解釋,并用聯絡線閉合,連井剖面驗證,保證各個地層界面的準確性。從而建立等時地層格架,進行等時地層對比。如牛莊地區沙三上三角洲沉積體系,沙三中三角洲—滑塌濁積體系,沙三下遠岸深水濁積扇沉積體系等,從而揭示砂體成因類型,分布規律和控制因素,層序地層分析,做到地震層序與地層層序的對比統一性,確定有利勘探目標區。
三、隱蔽油藏的滾動勘探實例
隱蔽油藏相對于斷塊油藏隱蔽性強,油藏類型多,認識難度大,對油藏認識不可能一次完成。在隱蔽油藏的滾動勘探開發中,對于不同的隱蔽油藏類型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油藏描述方法。通過應用隱蔽油藏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為地區的滾動勘探開發增儲上產開創了新領域,使地區打出了高效井,發現了一批新的含油砂體、斷塊及新的含油層系,增加優質可采儲量。
例如:某地區位于濟陽坳陷東營凹陷中央隆起帶西段鼻狀構造向洼陷傾沒處,構造簡單,為向西傾沒,自東抬起的正向鼻狀構造。該區位于鼻狀構造的局部高點上,地層東陡西緩,被NEE向北掉同生斷層切割。儲層來自南部的斜坡濁積扇,由于受斷層影響,斷層兩盤沉積物相明顯不同。上升盤為扇中主水道發育區,水道與水道之間相互聯通,呈大面積塊狀分布,而下降盤由于斷層古落差大,砂礫被加速產生強烈下切,形成以辨狀水道為主的儲集類型。儲層變化大,辨狀水通寬度300-500m,水道之間被泥巖隔開,互不連通,為了了解辨狀水道走向及砂體展布,尋找新的優質石油地質儲量,將斷塊上升盤及下降盤沙二儲層進行巖相古地理分析,通過沉積微相劃分和描述砂體,對成藏規律和條件重新認識,并用地震測井約束反演技術對儲層做出進一步評價,描述了砂體及辨狀水道走向,在辨狀水道有力地區設計了A井,鉆遇沙二油層24.5米/4層,油水同層5.5米/層,自噴412噸,后又設計兩口井,新增石油地質儲量41×104t,建產能2.5×104t。
參考文獻:
[1]頁巖氣勘探開發中地球物理技術的應用[J].夏一軍,胡向陽,魏水健.地球物理學進展.2015(04)
[2]淺地表地球物理技術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與挑戰[J].胡逸捷,黃文.土工基礎.2017(03)
[3]石油勘探工作中地球物理技術的應用發展探析[J].李濤.化工設計通訊.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