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陳孟其 劉國慶 胡秀靜
摘要:高血壓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復雜性疾病,其發病率居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首位,擁有極高的致殘致死率,給社會經濟和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積極控制血壓,降低患者的血壓水平,對預防終點事件,降低致死致殘率尤為重要。葛根片所治高血壓,乃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脈管受寒拘攣收縮,血液遇寒凝滯不暢而引起,符合葛根解表散寒,舒筋通經的證治。葛根片是治療高血壓病的效方,因此本文目的探究葛根抗高血壓的藥理作用提取工藝及其制劑的制備。
關鍵詞:高血壓;葛根片;藥理作用;提取工藝;制劑制備
前言:本文主要通過介紹葛根藥理作用及其提取工藝,以及葛根片劑的制備,展示了這方面的研究進展。
一.葛根藥理作用
1..1葛根介紹
葛根是豆科植物葛的塊根, 是我國常用的傳統中藥材, 且屬于國家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兼用資源, 2005年被世界糧農組織推薦為第六大類糧食作物。我國葛根資源相當豐富, 有葛屬植物11種, 大多分布在云南及其鄰近省份和自治區, 其中尤以野葛和粉葛分布最廣[1]。
葛根首見于漢代《神農本草經》, 記載其味甘平而略帶苦澀, 具有清熱、止渴、生津、透疹、解毒、升陽止瀉、醒脾解酒之功效[2]。臨床上主要應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眼底病、突發性耳聾、偏頭痛、頸椎病等病癥。本文就近年來國內外關于葛根藥理作用提取工藝及其制劑的制備。
1.2.葛根有效成分
(1)異黃酮類化合物
異黃酮類化合物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占葛根總量的5%~10%。其主要包括大豆甙元、大豆甙、葛根素、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金雀異黃素-8-C-芹糖基-葡萄糖甙、金雀異黃素甙、擬雌內酯、異甘草素、芒柄黃花素、葛根黃素木糖甙和葛根素-7-木糖甙等[3]。其中,葛根素的含量最高,也是本屬的特有成分,日本常以葛根素、大豆甙及大豆甙元作為評價葛根質量的指標。
(2)葛根甙類化合物
葛根中根中葛根甙類化合物主要包括葛根甙A、葛根甙B、葛根甙C,這些物質被認為是二氫查耳酮的衍生物[3]。
(3)三萜皂苷
葛根中三萜皂甙主要包括大豆皂醇B、大豆甙醇A、大豆甙醇B、大豆甙醇C、氯化膽堿、D-甘露醇、胡蘿卜甙、膽堿和乙酰膽堿、β-谷甾醇、6, 7-二甲基香豆素等[3]。
1.3葛根藥理作用
(1)擴張血管,改善血管微循環[4-5]
(2)改善心肌狀況[6-7]
(3)改善心律失常[8]
(4)降血糖,血脂,血壓[9-10]
(5)解酒護肝[11-12]
(6)抗腫瘤[13-14]
(7)抗氧化,增強免疫[15-16]
(8)止瀉抗炎[17-18]
二.葛根素提取工藝
葛根素(puerarin)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d1.)Ohwi干燥根中提取出的異黃酮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一般作為葛根的質量評價指標。現代藥理及臨床研究表明[19],葛根素具有抗心律失常、降血壓、降血脂、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等多種藥理作用,其藥源豐富、安全范圍廣、療效好而極具臨床應用價值,因此深受學者們的關注和重視。
2.1葛根素的提取工藝
目前運用于葛根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劑提取法、微波輔助萃取法、超聲提取和超聲水解法等。
2.1.1 溶劑提取法
韓劍[20]等采用正交試驗,以葛根素含量為考察指標,對葛根藥材的提取條件進行優選。結果表明,葛根的最佳提取工藝為:提取2次,每次加10倍量水,提取時間分別為1.5h和1h。本實驗研究表明,加水量、提取次數、提取時間均對葛根素樣品提取有顯著性影響,其影響的程度依次為提取次數>加水量>提取時間。
劉敏彥[21]等采用單因素考察及正交試驗設計,以影響提取物收率的提取次數、提取時間、溶劑倍數為考察因素,以葛根素含量為考察指標優選葛根的提取工藝。結果顯示,葛根素的最佳提取工藝為:加9倍量70%乙醇,提取2次,第1次2h,第2次1.5h。實驗研究表明,此工藝葛根素提取效率高,結果穩定。
2.1.2 微波輔助萃取法 趙二勞等[22]以葛根素的提取率為指標,利用正交實驗設計考察微波輔助提取葛根中葛根素的工藝條件的最佳組合,實驗結果確定最佳工藝為:55%乙醇為提取劑,料液比1∶60(g:mL), 微波提取溫度50℃,提取時間5min。此工藝下,葛根中葛根素提取率為3.58%,RSD為0.94%。由此可以證明微波輔助提取葛根中葛根素的方法可行,也為葛根的工業生產提供了實驗依據。
羅志強等[23]利用響應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對葛根素醇提取工藝進行優化。在微波條件下萃取其葛根素,考察微波輻射功率、輻射時間、液固比三因素對葛根素提取率的影響。通過響應面法確定微波輔助萃取葛根素的最佳工藝為:微波輻射功率300W,輻射時間40s,液固比27.914:1,萃取過程中主要影響因素次序依次是液固比、微波功率、輻射時間。
三.葛根制劑制備(片劑)
3.1處方組成:
葛根 麻黃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棗
3.2方解
本方可以看做是麻黃湯與桂枝湯合方減杏仁加葛根而成。方中葛根為主藥,味甘氣涼,麻黃,桂枝,白芍,生姜,大棗是輔藥。
3.3提取工藝理論依據
(1)葛根
主藥,主要含有黃酮類、葛根苷類、三萜皂苷等成分。黃酮類是其解熱,解痙,擴張血管、調節免疫等藥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采取水提取,大孔樹脂純化。
(2)麻黃
輔藥,主要含有生物堿、揮發油、黃酮、有機酸成分。生物堿是其發汗,抗菌、抗炎等藥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擬采取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其揮發油
(3)桂枝
輔藥,主要含有揮發油、香豆素等成分。揮發油是其解熱、鎮痛、抗炎、抗菌、擴張血管等藥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擬采取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其揮發油。
(4)白芍
輔藥,主要含有芍藥苷、苯甲酸、鞣質等成分。白芍總苷是其抗炎、抗菌、解熱、解痙等藥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擬采取水提取、大孔樹脂純化。
(5)生姜
輔藥,主要含有揮發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等成分。揮發油是其抗炎、抗菌、止嘔等藥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擬采取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其揮發油。
(6)甘草
輔藥,主要含有甘草酸、甘草次酸、黃酮類成分。甘草甜素是其抗菌、抗炎、皮質激素樣作用等藥理作的主要有效成分,擬采取水提取,大孔樹脂純化。
(7)大棗
輔藥,主要含有糖類、有機酸、維生素等成分。大棗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擬采取水提取、大孔樹脂純化。
結語:綜上所述,葛根藥理作用十分廣泛,但是對于葛根在降低血壓藥理作用等方面的作用機制研究還不夠深入,闡述不夠透徹,特別是在基因水平的研究尤為缺乏。其在各個方面的作用機制非常復雜,因此需要大力加強學科合作來深入細致地研究,從而找到更多的葛根藥理作用途徑,為葛根的臨床應用以及相關深加工產品的開發提供參考,以充分利用葛根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