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
隨著工業的發展,大量的能源被消耗,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引起了溫室效應,甚至有可能導致冰川融化,無數的生物無家可歸,最后危害到我們人類自身。低碳經濟這種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由此產生。然而,山西省作為一個煤炭大省,發展低碳經濟顯得迫在眉睫??墒巧轿魇〉赜蜻|闊,資源應有盡有,不同地區經濟發展、能源分布、消費的能源差異較大,因此引起碳排放量的不同。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能源消費直接影響山西省的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但是不是全部地區都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由此限制了山西省低碳經濟的發展。所以,怎樣分析山西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性是低碳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1.樣本數據的說明與來源
(1)根據所確立的低碳城市評價指標獲取2013年的樣本數據。
(2)樣本數據主要來自《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山西省統計年鑒》以及山西省的地方年鑒和山西省統計部門網站。
2.因子分析
在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前應該檢驗所選取的變量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如果不盡興此檢驗就盲目地檢驗,很可能因為用錯方法,而得出錯誤的結論,甚至無法得出任何結論。KMO和Bartlett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因篇幅問題省略)。
由上表可看出KMO度量值為0.605,大于0.6,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的球形度檢驗的p值為0.001,小于0.01。在1%的顯著水平下,應該拒絕原假設,認為原矩陣不是單位矩陣,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適合做因子分析。
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得到標準化的數據后,利用 SPSS19.0軟件的因子分析功能進行分析,計算標準化數據的相關系數矩陣、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方差貢獻率,結果見表2和表3(因篇幅問題省略)。
由3可看出,成分1的特征根為3.022,大于1,方差貢獻率為43.177%。成分2的特征根為1.974,大于1,方差貢獻率為28.195%。成分3的特征根為1.930,大于1,方差貢獻率為17.058%。3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已達88.431%。用主成分Y1、Y2、Y3代表原來的7個指標評價山西省不同地區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可以完全表達出所有指標代表的信息,而且這3個主成分互不相關。不僅避免了評價指標信息重復的問題,而且使較多的變量成為較少的變量,簡化了數據。
可以得出山西省11個地級市的3個成分得分(分別記為Y1、Y2、 Y3),以各主成分所對應的貢獻率為權數進行加權求和,得到綜合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得分,有表4(因篇幅問題省略)可得,Y1的貢獻率為Y1的特征根除以三個主成分的總的特征根。=3.022/(3.022+1.974+1.194)=0.4882,Y2的貢獻率為Y2的特征根除以三個主成分的總的特征根。=1.974/(3.022+1.974+1.194)=0.3189,Y3的貢獻率為Y3的特征根除以三個主成分的總的特征根。=1.194/(3.022+1.974+1.194)=0.1929
綜合得分Z=0.4882Y1+0.3189Y2+0.1929Y3。
計算各主成分得分、綜合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及排序(見表5) ,其中某些主成分得分或綜合得分為負,并不說明該項競爭力為負,而是計算中將原始數據標準化的結果。
各地級市在各主成分上的得分,由表5(因篇幅問題省略)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得:
Y1=0.207ZX1+0.042ZX2+0.076ZX3+0.365ZX4+0.357ZX5+0.062ZX6-0.245ZX7
Y2=-0.064ZX1+0.463ZX2+0.473ZX3+0.146ZX4+0.028ZX5+0.031ZX6-0.128ZX7
Y3=0.525ZX1-0.052ZX2-0.055ZX3-0.042ZX4+0.051ZX5+0.695ZX6+0.221ZX7
成分1的前三名是大同、朔州、運城,后三名是晉中、太原、晉城;成分2的前三名是大同、朔州、運城,后三名是晉中、太原、晉城;成分三的前三名是呂梁、朔州、晉城,后三名是長治、朔州、晉城。總分的前三名是大同、運城、朔州,后三名是晉中、太原、長治。大同排在第一名是因為三個主成分得分排名均靠前,運城排在第二名也是因為三個主成分得分排名均靠前,朔州雖然主成分三的排名靠后,但由于前兩個主城分的排名均考前,所以總得分排名比較靠前。長治、太原、晉城總得分排名靠后的原因是三個主成分得分的排名均靠后。
3.主成分影響因素分析
從表格的評價結果可以看出,山西省不同地級市每個主成分的排名與最后的綜合排名之間不完全一樣,甚至會有很大差異,所以,找出影響每個主成分因子的因素及其影響程度,對提高山西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有重要的啟示和指導作用。為了使影響因素更加明晰,這里采用最大方差法對因子載荷陣進行正交旋轉。
利用SPSS19.0軟件進行正交旋轉的結果見表6(因篇幅問題省略)。
從旋轉成分矩陣可以看出:成分1與Zscore(X4第三產業占GDP比重),Zscore(X5第二產業占GDP比重),Zscore(X7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相關性強;成分2與Zscore(X2公共汽車客運總量),Zscore(X3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的相關系數相對較高;成分3與Zscore(X1平均每萬人擁有公共汽車數),Zscore(X6林業產值比)的相關系數相對較高。
4.結論與建議
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總得分排名第一的大同市在總得分及各成分得分均名列前茅,可以作為低碳經濟發展的示范城市。排名靠后的城市應該向大同市學習。
(1)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的轉型,降低第二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GDP。提高能源轉換效率,努力提高科學技術水平,使一次能源盡可能多地轉換為相比更為清潔的二次能源。單位能源產出等于地區生產總值除以能源消耗總量。為了增加單位能源產出,應該在增加地區生產總值的同時減少能源消耗總量。這就得依靠科學技術的發展,爭取用較少的能源獲得最大的產出。
(2)增加公共汽車客運總量和平均每萬人擁有公共汽車數量,可以通過增加公共汽車的資金投入,增加公共汽車數量,并改善公共汽車內的環境,安排舒適的椅子,禁止吸煙等來實現。人們應該樹立環保意識,盡量少乘坐私家車和出租汽車,盡可能地乘坐公共汽車。
(3)至于增加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和林業產值比,應該利用空余空間多植樹栽花。禁止人們亂砍濫伐。一棵樹成材需要數十年的時間,而砍掉它只需要瞬間??骋豢脴洳恢皇菍涞膫Γ菍ξ覀內祟愖畲蟮膫ΑU畱摮珜藗兌嘀矘洌俜?,增加自然生物的固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