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飛燕 陳帥
摘要:化工過程安全管理體系的目的是確保化工廠工藝設施得到安全的設計和運行,專注于預防重大工藝事故,如火災、爆炸和有毒化學品的泄漏等。變更管理是化工過程安全管理體系中關鍵的一個要素,本文從變更管理是如何提出來的,什么是變更管理,變更管理分類及級別,哪些變更需要進行管理,如何進行變更管理方面論述變更管理在化工過程安全管理體系中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字:變更管理;化工過程安全;PSM
0引言
變更管理是指對人員、工作過程、工作程序、技術、設施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行有計劃的控制,確保變更帶來的危害得到充分識別,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為了對工藝、技術、設備設施、管理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更進行有計劃的規范的控制,消除和或減少由于變更而引起的潛在事故隱患,加強變更管理意義重大。
1 變更管理的由來
1974年6月1日,英國弗利克斯伯勒鎮,一家化學廠一套環已烷氧化裝置泄漏,泄漏物料形成的蒸汽云發生爆炸,工廠28名工人死亡,36人受傷,社區近600名受傷,事故使該工廠被夷為平地,工廠周圍的設施遭到極大破壞,大火燃燒了10天才撲滅。
經調查,事故裝置是生產尼龍的一個工段,通過氧化環已烷生產環已酮和環已醇混合物。工藝過程包括6個串聯的反應器,后一個反應器比前一個反應器安裝的低一些,物料依靠重力作用逐級流經下游的每一個反應器。反應器的條件是150℃和0.9MPa。事故發生前2個月,發現第5級反應器有一道垂直的裂紋并出現滲漏,于是決定拆除該反應器進行維修。為了繼續維持工廠生產,決定用一套直徑500mm的臨時管道將4級與6級連通。負責設計、安裝臨時管道的維修人員僅僅在車間的地板上用粉筆勾畫出草圖,就算完成了設計。這些參與工作的維修人員沒有意識到這項工作超出了他們的專業能力,在設計、安裝該臨時管道時,他們沒有考慮壓力條件下膨脹節承受的徑向應力、管道和其中物料的重量以及物料在管道流動時的振動情況。6月1日16時53分,臨時管道上的膨脹節突然破裂,在極短的時間內泄漏了近40t易燃的工藝物料,隨即形成一個直徑約100——200m的蒸汽云團,與空氣形成可燃性的混合物,被著火發生爆炸。
英國安全衛生委員會指派重大事故預防專家TrevorKletz全面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提出了解決方案。工廠缺乏管理工藝系統變更的制度,沒有對發生變更進行審查,監督、批準。變更管理后來被西方的國防工業和核電行業采納。1976年后開始在石化行業獲得運用。1992年,OSHA在其頒布的工藝安全管理(PSM)中將“變更管理”作為其中的要素之一,以法規的形式要求相關企業加強對變更的管理。
2變更管理的分類
2.1 工藝變更
工藝變更主要包括涉及工藝流程的改變、超出生產能力的改變、物料介子的改變(包括成分比例的變化)、化學藥劑和催化劑的改變、工藝設計依據的改變、工藝控制參數的改變(如溫度、流量、壓力等)、操作規程操作卡等工藝文件的改變、產品質量指標的改變、(一般)工藝流程和操作條件改變或者軟件系統的改變。
2.2 設備變更
主要是對設備設施物理條件的改變,包括設備的更新改造、設備設施設計負荷依據的改變、設備和工具的改變或改進、儀表監控系、控制系統及邏輯的改變、安全裝置及安全聯鎖的改變、非標準的(或臨時性的)維修、安全報警裝置位置、設定值的改變、試驗及測試操作、設備、原材料供貨商的改變、裝置設計和安裝過程布局改變或設備材料代用改變等。
2.3 環境變更
主要是指作業時間、空間和社會背景發生改變,如社會環境變更、自然環境變更或作業區域變更。
2.4 管理變更
包括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變更、機構、人員的變更、工作程序的變更。
3變更管理的分級
3.1同類替換
同類替換指符合原設計參數、規格型號、材質、生產工藝、操作方式和環境條件、管理標準相同的更換,如康明斯更換成沃爾沃同樣發動量的發電機。
3.2一般變更
是指在現有設計參數、規格型號、環境條件、管理標準許可范圍內的改變,影響較小、不造成重大工藝參數、規格型號、環境條件、管理標準等的改變,如牙輪鉆頭更換成相同尺寸的PDC鉆頭。
3.3重大變更
是指影響較大、涉及重大工藝參數、規格型號、環境條件、管理標準的改變,導致工藝技術改變、設施功能變化、環境風險增大、管理標準偏離等。
4 變更管理的實施
4.1變更申請
變更應由作業現場作業人提出,作業現場負責人應初步判斷變更類型、等級、影響因素、范圍等情況,確認變更等級。同類替換現場組織實施,按分類、分級做好實施變更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提出變更申請,現場負責人應按照要求填寫申請表,內容應包括變更目的、變更涉及的相關技術資料、變更內容、變更對健康安全環境的影響、對人員培訓和溝通的要求和變更的限制條件(如時間期限、物料數量)等。
4.2變更評估
變更申請批準人為變更評估責任人,評估內容至少包括潛在的安全風險、潛在的環境風險、潛在的健康風險、控制措施及方案等;風險評估的方法可使用風險評估-PHA、What If (故障假設/檢查表法)、FMEA(故障類型與影響分析)、檢查表法、LEC法、風險矩陣法等系統安全評價方法。審批人應針對變更所帶來的影響進行評估,決定是否簽字批準。
4.3變更實施
變更的工藝、設備在運行前,應對影響或涉及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或溝通。變更涉及人員包括:變更所在區域的人員、變更管理涉及的人員、相關的直線組織管理人員、承包商、供應商人員、外來人員、相鄰裝置(單位)或社區的人員、其他相關的人員;組織實施變更的負責人應為培訓負責人。變更實施后,要嚴格按照變更審批確定的內容和范圍實施,并對變更過程實施跟蹤;涉及作業許可的,應按照《作業許可管理規范》要求辦理作業許可;涉及啟動前安全檢查或工藝危害分析時,應執行相關規范。
4.3變更驗證關閉
當變更執行完成后,應依據變更的內容變更效果的驗證,當變更達到預期目的后,按照批準的內容執行;當變更達到未預期目的,應分析原因,制定相應的措施;審批人或審批授權人對變更效果跟蹤驗證。
5 結語
變更管理可能帶來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風險,變更控制的目的是管理變化。變更控制對化工過程安全體系有重要影響,事前要明確定義,事中要嚴格執行。實施變更之前有四個重要控制點:授權、審核、評估和確認;在實施過程要進行跟蹤和驗證,確保變更被正確執行。
參考文獻:
[1]葛安卡.化工裝置變更的安全管理[J].現代職業安全.2017(02)
[2]耿帥.基于大型乙烯成套裝置工藝安全的變更管理[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4(06)
[3]徐峰,賀輝宗,商翼,吳瑞青,王廷春.變更管理HSE風險控制點研究[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