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玲
摘要:經濟合同的訂立與擔保,是經濟合同當事人依照法律或協議,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證當事人切實履行經濟合同的一種法律制度。經濟生活中,許多經濟合同糾紛產生的原因是經濟合同自身不夠完善,缺乏合同必備的條款,因而,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保證經濟合同的順利進行,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約束當事人行為,使其認真地履行經濟合同規定的義務。
關鍵詞:經濟生活;經濟合同;訂立與擔保;法律或協議;合同糾紛
一、經濟合同的特征與種類
經濟合同是相對于一般的民事合同而言,是具有民事主體資格的當事人之間,在生產流通領域為實現一定經濟目的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務,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經濟合同不僅具有一般合同的特征,同時還具有如下特殊性:
(1)對當事人有特定的要求。社會組織作為經濟合同的當事人應具備法人資格,公民作為經濟合同的當事人一般具有個體生產者、經營者的身份,或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取得主體資格;
(2)經濟合同所確立、變更、終止的權利義務關系具有一定的經濟目的,反映商品生產和流通領域中等價有償的經濟關系;
(3)經濟合同直接或間接受國家計劃的指導或制約,不得違反國家計劃。
經濟合同的種類包括:建設工程承包、加工承攬、企業承包和租賃等合同,倉儲保管、貨物運輸、供用電、購銷、財產租賃、借款、財產保險、它們具體體現了國民經濟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個環節經濟活動的特點和要求。隨著改革、開放、搞活方針的貫徹,還會出現其它新的經濟合同形式。公司作為經濟組織的一種形式,要使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能正常、順利、有效地進行,就必須善于運用經濟合同,把自己與其它企業之間的產、供、銷有機地聯系起來,加強經濟核算,提高勞動效率,加速資金周轉,推動企業的生產發展。
二、簽訂經濟合同的主要步驟
合同的成立,須由當事人相互作出意思表示,并達成一致協議。在程序上要經過要約(訂約提議)和承諾(接受提議)兩個主要步驟。
1、要約是合同當事人一方就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向另一方提出建議的意思表示,通常是向特定對象提出。訂約提議,要從自己的履約能力出發,明確提出合同的主要內容和要求他方作出答復的期限等;內容必須具體、明確、清楚,不能含混不清或易產生誤解;訂約提議可采用書面方式。例如通過寄發建議書信、訂貨單或發電報等。也可用口頭方式,如通過電話向對方提出。
2、承諾是合同當事一方對他方所提出的訂約提議表示完全同意的答復。接受提議的內容應與訂約提議的內容一致,如果對訂約提議的內容或條件作了修改,或者增加了其它內容和條件,則其修改或增加部分應視為另一方提出新的訂約提議。訂立合同的過程,可能是一次協商一致達成協議,也可能是多次反復協商取得一致意見達成協議,即經過一方先提出訂約提議,另一方又提出新的訂約提議,一方再提出新的訂約提議,最后達成一致協議。經濟合同的形式,是經濟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意思表示一致的表現方式。經濟合同的形式,我國經濟合同法已經明確規定,除了可以即時清結的經濟合同允許以口頭形式訂立,其它經濟合同必須采用書面形式。書面形式的經濟合同一般是由經濟合同雙方當事人就所擬合同內容取得一致意見寫成的書面協議。也可以通過當事人雙方來往的信件、電報、電傳或其他書面文件訂立。合同擬定期間當事人協商同意的有關修改合同的文件、電報和圖表,同樣也應算作經濟合同的組成部份。書面形式的經濟合同應由法定代表人或合法代理人簽字(或蓋章),并加蓋與當事人一致的公章。
三、在簽訂經濟合同中可采用的擔保形式
擔保是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為了保證合同能夠切實履行,根據法律規定或者雙方商定而采取的一種促使一方履行合同義務,滿足他方權利實現的法律辦法。它從屬于它所擔保的合同,不能產生獨立的法律關系,隨所擔保合同的變更而變更,解除而消滅。公司在簽訂合同中可以采用以下4種擔保形式:
1、定金。定金是合同當事人一方為了證明合同的成立,保證合同的履行,向對方預先給付一定的金額。定金具有預付款和擔保的雙重性質。如果當事人雙方按照合同規定如期履行,當事人一方給付的定金可以收回,也可以抵作應給付的價款。如果給付定金的一方沒有或沒有如期履行經濟合同,無權請求對方返還定金;同樣接受定金的一方履行合同,應當按照定金的數額雙倍返還給給付定金的一方。
2、保證。保證是由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作保證人,向另一方當事人作履行合同的擔保方法。如果被保證的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由保證人連帶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保證人在經濟合同中處于保證被保證人履行合同的關系人的法律地
位,必須具備承擔經濟合同保證責任的條件。保證方法可以簽訂合同的時候在合同中訂保證條款,但應由保證人蓋章才能成立。也可以另訂保證合同,這是從屬于主合同的合同。保證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3、抵押。抵押是合同當事人一方或第三人為保證合同的履行,以自己或第三人的財物向對方設定抵押權的擔保方式。提供抵押物的一方稱為抵押人,接受抵押物的一方稱為抵押權人。當抵押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時,抵押權人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可以從變賣抵押物所得的價款中優先得到清償。這種優先權可以對抗任何第三人和抵押人要人。如果抵押物被抵押人出售、移作他用或被竊被盜時,抵押權人有權向一切占有人進行追索。設定抵押權的財物不能是法律禁止的流通物或不得強制執行的財物。
4、留置。留置是合同當事人一方因合同關系,占有對方的財物,以保證另一方履行合同義務的擔保形式。如果一方未按照合同的規定履行義務,權利人依照法律規定以留置財產折價或從變賣該財產的價款中優先得到清償。
參考文獻:
[1]姜仲波.論企業間民間借貸買賣形式擔保與買賣合同的辨析[J]. 經濟研究導刊,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