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摘要:在國際油價持續低迷、企業競爭激烈化、兼并重組迭出等多樣化和多變性的環境下,油田企業正在經歷著實質性的變革,內部審計的傳統職責除了糾錯防弊之外,還承擔著幫助油田企業提高經營效率、管理效益和防范風險的職責,內部審計已經成為企業價值鏈和效益鏈上的一個必要環節,在履行監督、查錯防弊等傳統職責之外,更為重要的是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為油田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數據支持和咨詢建議,完成監督評價基礎上的服務延伸,從而幫助企業增加價值。
關鍵詞:油田企業;內部審計;創效增值;風險管理;經營效率
一、增值型內部審計發展現狀及其必然性
增值型內部審計是一種審計理念。以風險為導向的審計監督,已成為油田企業內部審計的首要職能,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指導下,通過跟蹤監督企業運營過程中的資產情況、業務活動、合同情況、財務情況、產品質量等,來判定企業運營活動中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真實性,發現違法違規操作,對潛在問題提出預警,做好風險判斷,為油田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決策依據;通過評價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和經營效益,評價油田企業內部控制是否有效,風險管理是否科學,經營效益是否正常,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促進企業運行的規范性,利用審計項目為油田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供建議,為油田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數據支持和咨詢建議,完成監督評價基礎上的服務延伸,從而幫助企業增加價值。
二、油田企業內部審計增值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內部審計增值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未有效占據風險管理的主動權和制高點。油田企業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管理的“第三只眼”,應該對企業風險最敏感,天生就應該在油田風險管理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較多的話語權。但是目前油田企業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還處于邊緣位置,至今不敢自稱是企業的“企業咨詢師”和“企業顧問”,也談不上是其他職能部門的業務伙伴。第二,增值型審計未找到可靠的著力點。近年來油田企業內部審計不斷轉變自身的職能定位,緊跟內部審計發展趨勢,努力從查錯糾弊審計向管理效益、風險導向審計轉變,審計項目也從常規審計向控制審計、管理效益審計、經營風險審計等多方面進行探索,然而凸顯出來的轉型緩慢、效果不明顯等一系列問題仍然存在。
2.影響內部審計增值功能發揮的原因
第一,找不準自身位置是根源。主要表現:未注重研究油田企業經營理念與發展思路,不管出具的審計報告是否有人看,審計建議是否被重視或采納,只顧埋頭干活,缺乏營銷審計、服務企業的理念。第二,無法提供風險保證是主因。主要表現:審計技術方法沒有新突破、新進展,內部審計無法為企業提供與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相配套的風險保證,也沒有通過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評價企業治理結構、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直接導致內部審計無法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發揮主導作用,無形中慢慢喪失了企業風險管理的主動權和制高點。
三、油田企業增值型內部審計體系的構建策略
1.轉變觀念,重塑內部審計的職能地位
第一,重塑內部審計工作環境,轉變內部審計工作定位。隨著油田企業經營環境的巨大變化,各種風險因素也急劇增加,對企業生存和競爭能力產生重要影響,內部審計也不例外。從國際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看,內部審計本身雖然不是生產活動或者銷售活動,但是通過保護資產、減少風險、降低成本、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增加企業獲利機會等審計行為,可以不斷改善內審工作環境,促進單純強調獨立性向更加注重價值的方向轉變。所以,正確理解認識獨立性是一個重要的定位問題。
第二,加快職能轉變,拓展審計增值業務。促進企業價值增值并追求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是企業所有活動的根本目的,也是內部審計的職責所在。一是平衡好監督與服務職能,深入做好“管理+效益”審計項目。不應將監督與服務對立看待,而要將兩者統一在油田風險管理的大平臺上,監督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服務是為了管控好企業風險,挖掘出企業發展機遇,增加企業價值。二是將常規審計和專項審計項目向管理效益審計延伸。要從老問題中發現轉變企業管理模式,強化企業治理的有效措施,提出有利于企業管理效益提升的新建議。三是挖掘審計資源潛力,提高勝任能力。油田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有不同的專業背景,且有機會接觸到各個生產領域,掌握各個領域的資料信息,如果把我們的專業人才、資料信息以及職業判斷疊加在一起,就會有“1+1+1>3”的效果,集體努力產生的智慧源泉不容小覷。
2.立足風險管理,占據風險管理的制高點
第一,在風險中發現機遇,在機遇中創造價值。“企業不冒險,就不會發展”。內部審計的第一個重心是關注油田企業的風險因素與發展機遇,要通過風險分析,發現企業面臨哪些風險的同時還要善于發現企業發展機遇。注意學習國外危機處理的先進經驗和優秀案例,練就化風險為機遇的智慧與本領,切實把企業的發展機遇挖掘出來,真正給企業帶來利益、創造效益。
第二,深入研究風險導向審計并做好實踐應用。風險導向審計是一種新型、多維、全新的審計模式,在審計項目實施過程中,將風險意識貫穿始終,將風險評估、風險分析、風險揭示等貫穿于具體的審計項目中。審計項目從立項起就進行風險評估,在項目實施階段不斷進行風險評估,當發現問題時要做風險評估,從企業風險容量、風險承受度、風險報酬率等多方面去考量,最終形成風控審計報告并成為油田企業經營活動與未來發展規劃的“橋梁”,出具的風控審計報告更容易被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接受,能夠更好地體現審計的增值服務。
3.拓展服務領域,開發更多高增值的審計服務產品。
第一,以風險為導向,深化常規審計。內部審計根據油田企業經營管理需要,堅持把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工程決算審計等常規審計作為一項日常性、基礎性工作管理,持續深入開展的同時要不斷創新,以“風險為導向、內控為主線”,積極探索常規審計與風控審計、內控審計的“互融式”“一體化”審計。
第二,以增值為目標,嘗試企業治理審計。隨著集團公司的轉型需要,對下屬油田企業的治理需求日益顯現,內部審計作為油田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一環,要真正參與企業的治理活動中,以審計項目為載體,切實為企業治理機制的良好運行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內部審計源于企業,最終也要服務于企業,隨著企業風險管理和控制治理領域的不斷深入,只有內部審計的理論與實務更貼近企業內部管理的需求,才能夠更加全面深入地拓展審計思維和審計領域,開發出更多為企業增值的內部審計產品和審計服務,真正成為企業的“價值創造者”和“增值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