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玲瑋

摘要:本文通過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7.2,對我國1980—2014年的財政收入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首先根據財政收入的影響因素,對財政收入建立了理論模型。然后對該模型進行了參數估計和檢驗,發現模型不存在異方差,但存在多重共線性和自相關,于是采用逐步回歸法對多重共線性進行修正,采用差分法對自相關進行修正。最后,根據分析結果得出影響財政收入的顯著因素有建筑業增加值和人口數,并相應地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財政收入;影響因素;多重共線性;異方差;自相關
1.引言
最近十幾年,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帶領下,我國的財政收入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分析我國財政收入增長的來源以及能夠為將來增長財政收入提出一些政策建議,因此通過建立合理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從而得出結論并給出適當建議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針對影響財政收入的六個主要因素對我國財政收入進行簡單的分析。
2.變量的選取及符號說明
關于財政收入的影響因素,本文選取以下六個變量(1)農業增加值:農業是促進一個國家快速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獲得一定財政收入的基礎。(2)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部門發展好了,會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同時工業部門通過一系列生產活動的所獲得的收入,會大大的增加財政收入。(3)建筑業增加值:建筑業雖然從直觀上看沒有農業、工業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大,但是建筑業的發展狀況會影響到其他行業的發展,從而對財政收入造成影響。(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雖然對財政收入的影響較小,但是它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它在財政收入中所占據的比重會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5)人口數:我國是一人口大國,人民對財政收入的貢獻舉足輕重,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財政支出,而且財政收入的狀況必然會影響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貧富差距。(6)受災面積:受災面積的大小會影響人民生活以及整個國家的財政狀況,從而對我國財政收入造成影響。
用Y表示財政收入(億元);X1表示農業增加值(億元);X2表示工業增加值(億元);X3表示建筑業增加值(億元);X4表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X5表示人口數(萬人);X6表示受災面積(千公頃)。
3.建立模型及參數估計
4.模型檢驗及修正
4.1多重共線性檢及修正
5.結論及建議
本文針對模型存在的多重共線性,采用逐步回歸法進行了修正;然后對模型的異方差和自相關進行了檢驗,發現模型不存在異方差但存在自相關,因此采用差分法進行修正;最后使得該模型符合經濟意義,并且滿足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三條基本假設。由以上分析可知,財政收入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建筑業增加值和人口數,以及建筑業增加值和財政收入呈正相關,人口數和財政收入呈負相關。
根據以上結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促進建筑業發展,需要對建筑行業進行結構調整。第二,實施建筑行業市場化戰略,政府部門應該引導建筑企業進行市場開發,使建筑行業在市場中占一定的比重,使其建筑業整體水平上升。第三,增加人口就業率。我國應該制定一些政策,增加就業人員數,緩解目前社會的就業壓力。就業率增加會刺激消費,從而刺激對國內需求的增長,因此增加就業會促進經濟發展,間接地會提高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
參考文獻:
[1]周忠輝,丁建勛,王麗麗.我國財政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2011(04):84-86.
[2]白萍.影響我國財政收入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J].統計與決策,2005(10):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