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摘 ?要:為了保證智能類型變電站當中的繼電保護系統有良好的科學性,應認識到繼電保護的重要性,并能結合智能類型變電站的運行管理需要、繼電保護技術特點,制定科學的繼電保護方案。本文就強化智能類型變電站中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的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變電站;智能;繼電保護;可靠性
變電站在現代電力供應領域中有著重要作用,在社會對電力供應方面穩定性、供應量需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也就更需要變電站當中的智能類型繼電保護系統能發揮良好作用,提升變電站的可靠性。
1 智能類型變電站中繼電保護不足
1.1 智能化程度偏低
目前部分智能類型變電站是由傳統類型變電站改建而成,雖然傳統類型變電站在改造中融入了大量新型、高效的機械設備,但在完成改造的變電站當中仍存在部分陳舊機械設備,導致變電站整體智能化發展受到了影響。其次,在部分傳統變電站改造中還出現了新舊設備之間兼容效果差的情況,尤其是當出現機械設備元件生產廠家不同的時候,變電站智能化發展效果也就隨之受到了較大影響。
1.2 設備接口連線缺乏合理性
在當代智能類型變電站當中存在大量機械設備,并且在智能類型變電站穩定運行階段中需要各個機械設備之間能形成良好的協作。但在智能類型變電站實際運行階段中,各個電子設備之間有數量較大的接口終端,其中一些端口在連接的時候需要依靠不同設備,這也使得變電站的運行受到了影響。
2 提升智能類型變電站當中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的措施分析
2.1 變壓器設備繼電配置分析
變壓器是現代變電站當中的關鍵性的組成部分,而在通過變壓器設備繼電保護系統科學配置也就能讓智能類型變電站運用有更高的安全性。在當前電網線路系統中,配電線路中的電壓大小是一個恒定數值,一旦在變電站運行中出現了電壓大小過高或者是過低的情況,那么都會給配電系統的穩定運行造成影響。在智能類型變電站運行階段中,需要變壓器設備對電壓進行調節,讓電壓數值一直穩定在標準范圍內。
2.2 電壓限定延時情況下的電流量測量
在智能類型變電站運行階段中,整個電路均會處于高頻率運行狀態,這也使得電路容易受到電流影響,導致電路容易出現外部短路的問題,電力系統往往也會隨之進入超負荷電流狀態,而即便是后續電力恢復至標準狀態,但也不會隨之而發生改變,智能類型變電站仍會出現跳閘的情況,這種變電站系統外部環境故障因素導致的跳閘問題會對繼電保護系統運行的可靠性產生巨大影響。
為了能讓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得到提升,需要技術人員能對變電站控制的各條線路中的電流進行準確檢測,并且檢測中通常會采用電壓限定延時方式,這樣一旦變電站當中電流大小不在標準范圍內,系統就會及時發出警報,在有效實行有效保護措施下提升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
2.3 強化線路保護質量
在強化智能類型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的階段,還可以將線路保護作為切入點。在這種保護模式中,可以采用縱聯差動類型的檢測技術。通常線路保護的方式主要包含兩種類型,一種是集中類型,一種是后備類型,需要技術人員在開展線路保護工作的時候做好科學選擇,使線路檢查工作能順利開展。通過線路保護方案的落實,一方面有效的讓變電站系統當中電氣元器件處于較高的安全狀態。同時還能有效的對整個線路進行安全監測,了解整個線路的實際運行狀態,讓整個線路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得到保證。而這和繼電保護工作的最終目標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因此線路保護也就成了智能類型變電站運行穩定的重要手段。另外,在提升智能類型變電站當中繼電系統運行可靠性的階段中,需要注重光纜的整體穩定性,使其能處于較高的穩定狀態,這樣也就能降低電子設備在運行中被干擾的可能性。
2.4 在過程層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可靠性措施
我們所說的在過程層面進行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工作,指的是對智能變電站系統中線路跳閘、母線及其他線路與變壓器等變電設備通過各種方法進行有效的保護,進而降低變電站中電力系統的運行風險。對于電網系統的可靠運行,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措施,全面了解電網系統各項環節的保護機制,做好相關設備裝置之間的協調優化。在過程層面上,我們觀測到的主保護定值通常波動性較弱,因此即使我們變電站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也難以影響其波動性變化,所以這就保證了變電站電力系統能夠平穩運行。
2.5 提升站控層與間隔層的繼電保護可靠性方式
在當前我們進行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工作時,主要采用強化雙重化配置的方法,對于后備保護來說采用集中配置的形式,并利用后備保護進行后備設施控制以及防止開關產生失靈現象,此時還應該保證相鄰范圍內的對端母線和整體系統的線路能得到切實的保護,進而通過后備設備的電流信息,對整體電網在運行過程中進行狀態判斷,做好問題的預防處理,避免事故發生,除此之外,還應對線路跳閘進行合理的策略制定。所以,在這種保護機制之下,我們應當積極尋求更加完善合理的技術,做好技術調整,進而保證運行方案的制定合理科學,促使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能夠有效的提高。
2.6 在變電站繼電保護工作中加強可視化技術的應用分析
在我們進行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工作中,為了切實的提高繼電保護的可靠性,需要我們對變電站整體電力系統進行完整的監測,及時做好故障的發現排除,當今信息化潮流席卷全球,我國也在加快信息化道路的進程,我們可以采用信息化技術對整個電力系統進行監測,避免傳統監測手段中數據等難以滿足各方面信息處理保護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當緊跟時代潮流,積極促進可視化技術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中的應用,對整體的電力系統進行可視化監測,做出合理的分析。在整個智能電網的運行過程中,難免出現信息運輸的故障,所以在我們進行錯誤信息排查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保證繼電保護設備開啟時產生的故障波動與節點文件數據一致,在我們通過中間節點進行繼電保護設備產生的故障錄波時,還要配合可視化技術進行故障錄波的回訪,這能有效的幫助相關工作人員通過數據信息找到故障點,進而分析故障原因,采用針對性的方法解決故障。
3 結束語
在一般情況下,智能變電站運行的安全和穩定離不開繼電保護的參與。隨著信息化和網絡化的不斷普及,智能變電站的發展也將更加廣泛,那么繼電保護也就隨之展開。因此,電力專業技術研究人員要做的就是不斷加大繼電保護的研究,是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更加穩定和安全。
參考文獻
[1]劉忠民,牟小雪,黃鳳英.淺析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的措施[J].電子測試,2016(1):107-108.
[2]王思遠,王穎超.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的措施[J].農村電氣化,2017(11):63.
[3]齊書鵬.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提高可靠性的措施[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9):237-237.
[4]周敏慧.淺談智能變電站及改進繼電保護系統的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6):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