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璐
摘 要: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離任規定,是審計監督體制的改革。特別是新一輪改革的背景下,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此基礎上,本文從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內容、體系和審計的專業性的三個方面進行了簡單的討論,分析了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相關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國有企業; 領導干部; ?經濟責任審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體制不斷形成和完善,企業都在努力搶占有利資源。這導致人力和物質資源的使用,可以動員一些公司的卓越領導人,未經授權使用的公共資源和財產為自己和家人或朋友的利益,非法發行貸款,逃稅,帳外操作,等等,從而導致嚴重的損失和消失的國家公共資產。和一些公司的上級領導干部盲目表面圖像,只做表面,表面本身設置高重打,但是他們從未站在祖國的位置和人民的思想,所以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笨拙的,導致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和其他方面的嚴重損失和浪費。
1. 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1.1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不明確
我們都知道,一個公司需要通過許多關鍵會議來做出重大決定和計劃。尤其是在經濟實力和公司規模龐大的國有企業中,由于員工眾多,上下級之間必然存在各種復雜的關系。可見,國有企業的經濟責任主體是多元化的。這種多樣性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到。例如,由于國有企業的經濟行為是相對應的,所以前任領導人的決策很可能會被下一任領導人所反映。這可能導致現任領導人在其任期內對經濟責任的范圍理解不清。因此,他/她也不能履行他/她的責任和義務。此外,在一定程度上,領導與主管之間也存在著集體決策與責任的劃分。由于責任和決策的類型不同,每個國有企業的上級領導的經濟責任也不同。大多數重大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最后的決定必須由整個領導小組討論,但是上級領導也有相當大的決策權和號召力。因此,這給明確劃分集體責任和個人責任增加了很大的困難。如果,除了集體責任和個人責任不能很好,所以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經濟責任的主體不明確,導致互相推諉經濟主體之間的不良現象,它很有可能導致逃避的一些經濟責任處罰或者導致一些領導經濟責任是超出了自己的范圍。
1.2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查評價體系不健全
一是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經濟決策活動效果滯后。工作有必然的順序,特別是在經濟責任監查過程中進行。因為所有的經濟監察都是在那個時候開始還是已經開始的,所以不知道監察結果,經濟事件的監察以及對應的經濟監察的提案有困難和風險。其次,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政策法規相互矛盾、滯后。我國的法制建設速度雖然有所提高,但仍落后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變化。因此,現行的監查制度無法正確應對新的問題和困難。此外,我國經濟責任監查周期較長,各種制度、制度和法律都不相同。這可能導致雙方的不和諧,或者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引起矛盾。因此,對整體經濟責任的監查工作將面臨困難。三,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經濟政策在兩個方面有積極影響。國有企業領導層對經濟的判斷有兩個方面,整體經濟的檢查困難。例如,公司合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市場規模。不過并購后所有企業的收入可能會發生一定的變動。因此,作為公共企業首長的經濟責任監察部門,并沒有正確的評價實施過程和政策決定的結果。
1.3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對經濟責任審計部門缺乏有效的管理監督
整體經濟責任的監查時間長,監查工作的量自然是很正常的,但對于全盤經濟監查,只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定,才能滿足人們的希望和要求。由此可見,國有企業領導部門經濟責任監查是一個非常困難、全面的項目。整體的經濟審查需要時間,需要員工。目前,在短期內難以對壓力大、人員少、時間不足等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這是不現實的。
2. 針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
2.1審核內容明確
針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內容模糊的弊端,應明確審計內容。國有企業領導干部責任審計應區別于國有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內容,明確兩者的區別。在審計前,制定詳細的審計計劃,確定審計目標、審計范圍、審計重點和難點以及相應的審計程序、對策,并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相應的評價指標;根據審計計劃制定具體的審計實施計劃,并按照既定的審計實施計劃進行一步審計,發現偏差及時糾正。在審計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國有企業的財政收支,而忽視領導干部的職能履行計劃的重要環節。
2.2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
它可以清楚地看到從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體系的特點在中國國有企業如何建立和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在合理和科學的方法確定有關經濟審計部門可以提供正確的決策和評價。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經濟審計工作的利弊,能夠快速、客觀地反映出相應的領導工作和業務水平。完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現狀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完善:一是審計的局限性,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應在第一次審判原則的國有企業審計的過程中有關部門不得的領導人,沒有離開,同時定期在經濟責任審計的政府,為了增加審計的時間。第二是提高審計結果的應用機制,規范使用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并集成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和審計處罰標準,以充分發揮審計的作用導致國有企業領導人的警示教育。第三,完善審計評價體系,制定一套適合中國的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科學、實用和標準化的審計評價機制,完善評價機制應該反映真實,法律和經濟的原則,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評價指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和評價混合在一起,解決經濟責任難以確定和審計結果評價沒有權威性的問題。
2.3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負責的監察機構人員的職業素質好壞兼有,從兩個方面來的。一是監查機關用各種方式加強對監查者的專業教育,提高監查人的專業性,以適應其工作。其次,監事深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法律法規的適用能力。參加國有企業領導層經濟責任監查訓練,明確內容和目標,努力成為優秀國有企業領導層經濟責任監查員。國有企業的指導部門的經濟責任,審核部的審核人員的溝通,收集信息,更完全的審核標準的條件為基礎,認真審核結束的時候總結經驗及時進行審核,審核的難易度,特別是審核和一般的問題應該集中的子孫。
結束語:
國有企業的領導層對經濟責任審計的問題,全面客觀的分析和討論,指出國有企業領導的,只有完全畫之間的經濟義務和健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建立審計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經濟在國有企業的審計工作責任,使國有企業促進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學惠, 韓德靜. 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 財會月刊, 2010(10):66-68.
[2]史元, 石曰丹. 國企領導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財會通訊, 2016(31):6+82-84.
[3]肖軍. 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重點、難點問題研究[J]. 商業會計, 2012(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