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施工階段工程造價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實,一方面能夠為建筑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更詳細的造價引導數據,以便工程施工流程與成本可控性得以顯著增強;另一方面,憑借造價控制措施,更便于察覺項目潛在風險,避免施工成本失控等問題出現,使業主與施工單位經濟權益受到侵害。本文基于工程造價控制原則展開分析,在明確控制措施同時,期望為后續建筑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管理控制
建筑工程從土地規劃到項目竣工需要經歷很長的施工周期,并且在造價損耗方面也存在較大的變量,若不具備專業的造價管理人員,則極易造成施工成本失控等問題出現,最終導致業主與施工單位經濟權益遭到巨大損害。因此,基于以往工程經驗,如何將造價控制理念落實,便是現階段工程造價人員需著重關注的焦點。
1 施工階段工程造價控制原則
1.1 落實主動控制原則
主動控制原則便是指造價人員通過數據分析與審查工作發掘潛在風險,并提供詳細的造價控制措施,以便此類工程造價風險被預防。在此期間,工程造價人員需結合工程圖紙對施工現場狀況深入分析,判定潛在的風險問題,同時還需要根據工程合同內容判斷此類問題可能帶來的危害,將所有資料呈現在表格中,提交給業主或監理單位,以便施工問題能夠被給予重視。此類通過事前調查維護業主與施工單位雙方經濟權益的措施可被理解為主動控制,造價人員在執行控制工作時,必須堅守施工管理規章制度與操作規程,并積極與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取得溝通,以便更好的判斷此類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并由設計單位提供有效的整改意見與變更單,確保建筑功能空間仍舊能夠滿足工程構建需要,才能進一步避免較大的經濟財產損失,使整體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得以保障。
1.2 技術與經濟結合原則
長期以來,在我國建筑領域,技術與經濟相分離的現象較為普遍設計人員缺乏經濟觀念,追求設計的新、奇、異,犧牲了工程造價。其實技術與經濟同等重要,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相互確定。工程造價是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工程是否經濟,除了與預算知識有關外與施工方案是否先進,是否合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同的施工組織設計有之與其相一致的工程造價,合理的施工方案有利于確定合理的工程造價。
1.3 執行施工合同原則
堅持在報驗資料不全、與合同文件的約定不符、未經質量簽認合格或有違約時不予審核和計量的規定。工程量與工作量的計算應符合有關的計算規則。處理由于設計變更、合同補充和違約索賠引起的費用增減,應堅持公正、合理。對有爭議的工程量計量和工程款,應采取協商的方法確定,協商無效時,由總監理工程師做出決定。
2 施工階段工程造價控制措施
2.1 加強施工組織設計
在施工初始階段,工程造價人員必須對項目的人力、物力、財力有所了解,通過計算得到更好的預算實施方案,以便后續施工能夠更好的按照圖紙內容展開。因此,施工組織設計對工程造價有非常大的影響,而對于不同功能與規模的建筑工程,造價所耗費的成本也存在明顯差距。因此,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確保施工材料、設備、人工與管理等方面的成本清單貼近實際情況,才能使項目成本可控性得以顯著增強。
2.2 控制工程變更程序
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因為諸多現場環境的不可控性,原有建筑圖紙可能在內容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為確保建筑功能滿足預期需求,便需要提出變更單,以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得以保障。在此期間,變更單的出現勢必會影響整體工程造價,使業主與施工單位受到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所以監理單位必須嚴格管控現場資料提交與采集過程,確保資料屬實且具備詳細的數據資料,才能有效降低設計院出變更單的幾率。另外,若出現工程變更單,造價人員需審查變更單內容,并交由建立工程師與業主,在經得同意后才能實行,期間應提交變更單所產生的額外成本損耗,使業主對造價的實際狀況有所了解,避免工程造價成本失控等不良問題出現,進而影響建筑工程的正常構建。
2.3 落實現場簽證管理
現場簽證管理是基于工程施工審查需求提供的常規性工作。在現場簽證管理期間,既需要管理人員根據工程圖集與圖紙內容對施工節點進行審核,以便控制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避免返工或材料過度浪費等問題出現,也能夠憑借簽證管理內容判定材料代用及預算外費用的適宜性,以便更好的協調業主與施工單位間的矛盾,使工程施工質量與進程得以保障。期間,業主與監理方在落實現場簽證管理期間,應督促施工方對各項工程做好全方位記錄,特別是部分隱蔽工程與簽證工作,更應該列舉詳細的審查流程與結果,以便減少結算時意外問題出現的概率,使業主與施工單位經濟權益得到保障。
2.4 協調造價與工期關系
在施工的過程中要處理好造價與工期的關系,不能為了追求短的施工工期而放棄造價,因為雖然將施工工期縮短,可以讓工程盡快交付使用從而讓企業的資金回籠更快,但是如果不根據工程的實際一味追求短的工期,那么人力和施工機械勢必也要增加投入,那么整個工程的造價也會提高。因此應該根據實際實事求是地確定好工期,以確保工程的質量與工期、造價形成一個合理的統一體。
2.5 實施動態跟蹤控制
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都很長,工程本身出現的變化還有市場的變動都會對工程的造價有影響,要想使得工程造價可以控制在合同要求的范圍之中,造價的工作人員就要對現場的情況和市場的變化進行及時的考察,要通過綜合的分析,對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的成本進行估計,并且及時調整相關價格,使決策者在對成本的控制工作中起著更為主要的作用,這樣才能使工程的建設更順利。
2.6 認真落實竣工結算
竣工結算的審核是控制投資的最后一個環節。在審核中,應依據竣工項目、設計變更、現場簽證等,按照目家規定的工程量計算規則逐項核對,嚴格執行計價依據與計價方法。所有參與價款結算的預算人員必須認真、仔細,決不能出現放松心理。還要與工程各有關部門緊密配合,充分體現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的合同關系和經濟責任。
3 結束語
建筑工程施工階段造價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為施工單位提供更詳細的資金規劃方案,以便更好的調整施工流程與配置,使工程質量可控性得以顯著提升,同時憑借造價控制措施,更便于發掘工程潛在風險,以便及時對缺陷部位進行調整,避免對業主經濟權益帶來損害。故而,在論述建筑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期間,必須明確建筑工程造價控制內容與原則,并提供詳細的管理方案與控制對策,才能為后續建筑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更全面的監理保障。
參考文獻
[1]馬廣里.建筑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7(19).
[2]孫遜.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J].環球市場,2017(11):259-259.
[3]簡祿華.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J].環球市場,2017(21).
[4]田寶龍,王靜.建筑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J].科技視界,2017.
作者簡介:劉東財,身份證號:23028119900817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