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娟
摘 ?要:城鄉規劃是基于地區經濟與功能體系發展需求擬定的戰略方案,一方面能夠根據經濟市場的需求提供更適宜的城鄉規劃策略,使經濟可持續化思想得以延續;另一方面,憑借空間發展戰略視角,更便于為城市其他工程項目提供引導,使各類工程構建質量得以基本保障。本文基于城鄉規劃實施與土地規劃管理存在問題展開分析,在明確解決對策同時,期望為后續城市建設等工作開展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城鄉規劃;土地規劃管理;相關性分析
土地規劃管理是指基于固定范圍土地資源,根據經濟與功能發展需求合理安排資源利用渠道的管理措施。站在資源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土地規劃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既能夠為整體城鄉規劃工作提供良好的引導,同時更便于分析地域資源結構,以便城鄉規劃質量得以保障。因此,在現代城鄉規劃工作中,土地規劃管理措施理應得到重視。
1 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管理存在的沖突問題
從二者沖突性角度來看,城鄉與土地規劃管理工作都是由同一級地域政府組織編制,并通過上級部門進行審批的程序,雖然在執行流程方面相同,但是在城鄉建設發展方面,二者的戰略目標卻有非常明顯的差異。例如,城鄉規劃更多體現得使上級部門對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意愿,以便在短時間內提升地域經濟總體發展水平,而土地規劃管理則更多體現了基層政府的意愿,期望能夠為地域農業等經濟體系的構建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在實施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期間,二者便極易就發展問題產生分歧。
其次,在土地資源集約化發展理念的影響下,近些年土地管理文件都在積極倡導人口向城鎮集中,以便增強地域工業發展水平。而從實際調查資料可知,集約化的土地資源格局會使城鄉發展兩極分化問題更嚴重,此種狀況一方面是因為土地規劃管理工作瑣碎無序,使土地資源管理質量與可控性明顯下降,即便近些年土地調查力度得以顯著增強,但在原有的鄉村分布環境中,仍難以進行主動調控,使農村建設用地類型與布局發生改變;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鄉鎮政府編制城鄉規劃方案時,通常會將發展力度凝聚于鄉鎮中心,對于較邊緣的鄉村便極難提供發展保障,如此便導致城鄉發展兩極化問題更為嚴重。
2 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管理問題解決對策分析
站在泛性角度來看,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管理工作具有相輔相成的關聯性,通過土地規劃管理不但能夠為城鄉規劃提供更具執行力的管理方案,同時更便于合理引導地方產業結構,使城市與農業經濟體系的構建協調,以便為后續城鄉規劃的延續工作提供保障。在此期間,為確保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有效結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分析:
2.1 將土地管理機制規范化
以往土地征用機制是根據城鄉規劃要求采取的強制性措施,通過向農民征地并給予一定補償的行為,使農民的經濟權益得以一定保障。但根據近些年人口與經濟壓力情況來看,大量的農業耕地被占用后,雖然在城鄉功能與經濟體系構建方面得到了較明顯的發展,但農業土地資源的嚴重不足卻也極大限制了我國農業體系的發展,使得大量的農業人才流失,使得我國糧食供應難以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在城鄉規劃工作開展期間,相關部門必須遵照農業生產需求與經濟發展形式擬定更詳細且嚴謹的方案,確保農業用地的以最低限度的保障,同時能夠給予農戶更適宜的補償,才能使農業經濟體系更加穩定,并能夠與市場發展接軌。
2.2 增強土地規劃管理執行力
在落實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期間,應結合城鄉規劃部門發展理念分析土地利用需求,確保能夠為城鄉居民生活與工作提供舒適空間的前提下,促進城鄉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確保土地規劃管理更加合理且貼合資源可持續發展需要,才能為后續城鄉規劃工作的落實奠定更扎實的基礎。由此可見,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是確保城鄉規劃工作有效開展的前提,因此增強土地規劃管理執行力對于未來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3 將城鄉規劃融入土地管理
實踐中,強化“兩規”之間的銜接與互通,二者之間既非明確制約關系,也非具體平行關系,只有將二者合理的落實到實處,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價值。具體工作中,以合理應用土地和保護土地資源為指導思想,將城鄉規劃建設與土地規劃管理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比如,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又可分為新區擴建與舊城改造兩部分,分別對新建用地、舊城改造用地合理應用,并且在開發區以及小城鎮規劃建設過程中,加強二者之間的銜接與互通。土地應用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均以土地資源開發應用和保護為基礎。
2.4 解決城鄉與土地規劃管理差異
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在編制上分屬于兩個不同的主管部門,土地利用與規模化建設,存在著原則性的差異。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給城鄉規劃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對于地方政府而言,他們更多地市追求形式上的發展,甚至存在著盲目擴大城鄉規模的現象,最大限度地滿足各類建設用地需求。然而,在城鄉規劃建設過程中,嚴重忽略了土地合理應用與保護問題。當土地應用規模無法有效滿足城鄉規劃用地需求時:由于二者之間的協調性相對較差,土地應用總體規劃難以直接管控;同時,由于二者管理、思路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以致于土地應用指標難以有效滿足城鄉規劃發展之需求,而政府及主管部門又難以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協商,只能任其自由發展,以致于用地保護受限。
在現代的形勢下,為有效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需求,土地規劃管理主管部門應當積極創新規劃模式,做好城鄉規劃以及區域協調發展工作。對于特殊情況而言,需逐步建立健全“兩規”協調發展制度,建立和完善環節制度化以及溝通信息化平臺。(1)建設項目應當以審批土地應用規劃、建設根本;(2)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應當限制建設規劃區的劃定;(3)限制建立區需全面考慮鄉鎮、廣大農村地區的土地歸屬權問題,加強各單位之間的協調與溝通;(4)將限制建立區劃定和管理條例上升為由當地政府令,制定相應的配套方案,提高社會保護生態資源的積極性。
3 結束語
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管理工作的有效協調,不但能夠為后續城鄉經濟與社會體系的構建奠定更扎實的土地資源調控基礎,使后續資源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引導,同時憑借規劃管理思路,更便于控制土地資源利用率,使地區產業結構更加穩定。故而,在論述城鄉規劃實施與土地規劃管理的相關性期間,必須明確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管理工作的目標與要求,并擬定完善的指導方案,才能為后續城市與農業經濟體系的構件提供更全面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宋孝婷.論試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實施的關系[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9):38-39.
[2]戴熠.城鄉規劃和土地規劃管理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17(2):44-45.
[3]江洋.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關系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45).
[4]楊城.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管理與城鄉規劃管理關系研究[J].環球人文地理,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