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波
摘 ?要:水利水電工程對促進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滿足人們對電力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設水利水電工程時,混凝土應用較為廣泛,并且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對整體工程的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因此應選擇適當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并對其進行合理控制,切實保障混凝土工程的質量與效率,提升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質量,使其使用功能可以有效發揮。
關鍵詞:水利水電;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的混凝土工程中,需要應用的施工技術相對較多,如噴射技術、泵送技術等。隨著水利水電工程數量的增加,使得混凝土施工技術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施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合理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并保障應用的有效性對促進工程項目使用價值的發揮具有重要意義。
1 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改善
在進行水利水電項目中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時,混凝土自身的質量對施工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因此首先應保障混凝土自身的質量,對其配合比進行改善,使混凝土的各項參數滿足實際需求。通常混凝土的原材料包含水泥、外加劑等,應結合實際所需和施工部位進行原材料的確定。其中最為主要且應用較多的原材料便是水泥,因此應嚴格控制水泥的性能。水泥產生的水化熱會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及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在選擇水泥材料時,應保障其具有較低的水化性能。
從正規的廠家進行原材料的采購,并在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前對其型號、數量和性能等進行檢查。進行配合比的相關實驗,并對試配的混凝土性能盡心檢驗,若與實際所需不符則應及時進行調整,并再次進行實驗。制定配合比時,還要對工程結構等進行考慮。如對項目的實際所需應由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分析,并制定控制混凝土水化熱等方面的準則,保障最終明確的配制方案具有較高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且配制方案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其一便是通過該配合比所配置的混凝土能夠滿足工程項目的強度需求,并在此基礎上降低水泥的水化熱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其二便是保障相應的施工技術可以正常所需的應用,并避免出現結構改變等問題。其三便是在攪拌混凝土時控制好摻水量、初凝時間,技術人員對混凝土的各項性能進行檢測,確保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運輸的過程中,也應對混凝土進行相應的管理,避免受顛簸、碰撞等的影響使混凝土失去使用功能。在現場應有專門地方存放混凝土的原材料,并做好防曬、防雨等措施,避免混凝土的原材料受到破壞。
2 混凝土在水閘中的施工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水閘工程對整體工程的使用具有重要影響,并且在該工程中應用混凝土相對較多。因此為保障水閘工程的質量,保障其使用功能的充分發揮,應提高對該環節的重視,并對該環節混凝土的施工技術進行合理應用。通常可將水閘工程分成涵洞式、開敞式兩種類型,當施工現場具有一定的寬闊性時,則針對突發事件等工作人員可以更好的去應對。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受水位、水流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處理地基具有較大的難度,除了需要構建排水系統,還需要提高對細小結構的重視。因此在進行地基的施工前,應對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從而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方案。進行水閘施工時,需要提高對各個細節的重視,并且澆筑水閘板前,應鋪設混凝土墊層,之后審核澆筑混凝土模板的牢固性,從而避免后續施工和使用時模板出現脫落等問題,提高地基的安全性。在進行澆筑時,可通過鋼筋等材料進行固定,避免出現沉降等問題。還要對澆筑的混凝土的強度進行控制,若底板較為寬闊,則更應使澆筑混凝土的強度得到保障,避免澆筑強度較低致使施工質量降低的問題。
3 混凝土大壩施工技術
3.1 分縫分塊技術
大壩是水利水電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并且施工時較為常見的方式便是混凝土澆筑。大壩工程具有較多的施工量,因此實際施工時長通過分塊澆筑等方式進行。通常可分成錯縫澆筑、縱縫澆筑和通倉澆筑的方式,若選擇錯縫澆筑的方式進行施工,則應對方向進行有效考慮,從而保障和豎縫、高度的交錯。通常澆筑塊較小,對溫度掌控方面的要求較低。而通倉分塊方式進行澆筑無需事先埋設好水管,但必須要對溫度實施嚴格的掌控,因為通倉分塊澆筑長度較長,若操作不正確,將會產生溫度裂痕,這種方式澆筑的面積相對較大,因此施工機械化十分顯著,施工速度十分快速。縱縫分塊澆筑程序當中溫度掌控簡單,擁有工藝簡易,不容易受到干擾這些優點。
3.2 接縫灌漿管理系統分布
一般情況下混凝土大壩接縫灌漿管理系統分布方法有三種方式,分別是騎縫和重復以及盒式,其中,盒式這種灌漿系統屬于縱縫灌漿當中比較常見的,而重復式這種灌漿系統重點運用在那些暢通的管道需要再次灌漿的情況下,縫式這種灌漿管路系統一般比較順暢,接縫灌漿壓力是0.2MPa,同時不需要對于灌漿壓力實施掌控,在開始接縫灌漿之前一定要計算出具有代表性的壩塊運用。接縫可灌性的核心在于接縫開張程度,原因在于接縫灌漿張開度是水泥最大顆粒的四倍,由于灌漿壓力不斷增大,縫張開程度也會加大,所以一定要對張開程度增加量進行嚴格的掌控。
3.3 護坡施工
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大壩護坡施工時,工作人員應先開挖齒槽土方,并依據測量放樣點制定相應的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措施對其進行修正,從而保障成型。在設計齒槽砼時,應充分考慮相關的標準進行分段施工,并通過移動式的拌合機進行拌制,可將拌合機設置在堤頂,并利用滑槽進行下料。利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人工的方式進行抹面壓光。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應保障齒槽土方的成型效果,避免欠挖等現象。在進行齒槽測量放樣時保持齒槽的垂直狀態,有利于齒槽和抵頂邊線的平衡性。
3.4 混凝土施工后的維護工作
只是加大其危險程度,并且構造使用時間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在水利和水電工程施工整個程序當中,必須要對混凝土質量這關進行嚴格的掌控,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在整個工程竣工以后,一定要注重做好結構養護的工作,確保施工的和諧性,盡可能地減少混凝土當中的通道,從而有效提升其密實程度。除此之外,在之后養護過程中實施深入的管理分析,對于每一項的情況實施動態的掌控,從而防止危險的情況產生,進而增加混凝土使用的期限。
4 結束語
混凝土工程對水利水電工程的穩定性、安全性具有重要影響,并對工程項目使用功能的正常發揮具有直接影響。因此在實際施工中,為實現質量的提升,應提高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重視。首先應保障混凝土材料自身的質量,改善配合比使其具有較高的合理性,各項參數符合實際所需。并針對混凝土在水閘、大壩中的應用,制定具有適用性的施工措施。
參考文獻
[1]侯濤.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初探[J].建材與裝飾,2018(6).
[2]岳永祥.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
[3]呂永生.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的運用[J].四川建材,2018.
[4]馮崖竹.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