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兵
摘 ?要: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國工民建工程施工技術也在不斷完善,但實際上,在施工過程中仍然有一定的技術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防滲漏施工中的缺陷問題。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不僅僅會影響到工程的美觀性,嚴重時更會直接影響其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防水防滲漏施工技術以及重點環節,總結了一些施工要點,希望可以給相關施工單位以及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工民建;防水防滲;施工技術
工程質量的優劣對于最終工程項目的綜合效益具有很大的影響。事實上,工民建為人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和工作場所,如果其質量存在問題,無疑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滲漏問題一直以來都無法根治。滲漏問題的出現,輕則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重則會給工民建工程整體結構造成破壞,同時物業管理也將面臨巨大壓力。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技術來開展施工,從根本上避免滲漏問題的出現。
1 工民建工程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簡介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施工企業也對于工程質量采取了相應的質量控制對策。但是總結當前的工民建工程施工質量問題時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建筑工程施工當中最為常見的質量問題就是防水防滲失靈,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一旦工民建工程出現了滲水,輕則會影響到用戶的正常使用,重則會直接影響工程整體結構的安全性。所以現在工民建施工部門對于滲漏問題重視程度較高,并且采取了一系列可行的質量控制技術。保證了工民建工程的質量不僅僅可以給用戶提供更為安全可靠的建筑工程,更可以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現在無論是國家還是施工企業都需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來創新施工技術,提高工民建工程的防滲漏能力。作為國家來說,需要對于相應的技術革新工作給予重視和支持,并且提供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企業則是防滲漏施工的主體,所以需要進行技術的探索和革新,形成一套集科研、測試以及施工于一體的人才體系。
2 工民建工程中滲漏問題的重點部位
現在工民建工程滲漏問題已經較為嚴重,而國家和施工部門也開始重視該問題,致力于提升技術水平和完善技術標準。近年來,我國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實際上滲漏問題仍然無法得到根治,工民建工程中最為常見的滲漏部位總結如下:
2.1 屋面滲漏問題
屋面是最常出現水滲漏問題的部位之一,在正常情況下,現澆層和屋面之間則是其中最為薄弱的環節。在該部位出現滲漏問題大多是由于屋面鋼筋出現了變形或現澆混凝土均勻性不足等等,如果出現漏漿則會進一步演變成滲漏。
2.2 外墻面滲漏問題
外墻面作為工民建工程的主體部位,并不是非常容易出現滲漏問題,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由于外墻和門窗結構結合部位由于安裝施工質量不過關而出現的滲水和漏水。除此之外,如果工程所在地的地基基礎條件較差,在使用時出現了不均勻沉降問題,則會在墻體上出現滲漏問題。
2.3 地下室滲漏問題
地下室也是滲漏問題的多發地帶,在一個建筑工程的地下室部位,大多分布著很多的接縫和管道,如果這些部位的施工質量無法得到保證、接縫和管道施工存在缺陷,則非常容易出現滲漏。通常情況來看。地下室發生水滲漏的位置主要在設置的墻體蜂窩通道、冷接縫、結構伸縮縫等位置。
2.4 廁浴間的水滲漏
廁浴間也是特別容易發生滲漏的位置,因為此位置通常設有比較多的水管,因而在沿墻等位置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水滲漏情況,而且還會在浴缸的底部等等出現重力滲透的情況。
3 防滲漏措施
3.1 屋面防水施工技術
屋面滲漏主要是集中于落水口處、檐溝、天溝以及出氣孔管道,施工人員需要加強對防水工程的重視,確保工程施工可以滿足建筑保溫隔熱以及承重防滲的作用。首先,施工人員要按照設計的要求和施工場所周圍的環境選擇合適的防滲漏建材以及溫度卷材[1]。其次,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應該堅持連續不斷的進行,避免冷縫、麻面、蜂窩和露筋現象,提高工民建屋面防水防滲的施工質量。再次,施工人員要保證屋面的結構整體性、強度以及高度,避免建筑形成積水滲漏。此外,在進行防水層的設計之前,施工的人員必須要對檐溝天溝和屋面進行特別嚴格的全面檢查,來保證屋面的密實及平整。且在施工完畢后,施工人員后有還要做好養護的工作,來確保屋面的防水層正常使用,之后提高整體使用年限。
3.2 外墻防滲設計
外墻滲漏的表現主要是毛細滲漏,一般不會出現大面積的滲漏。因此,設計人員要選擇合適的設計材料,在滿足建筑性能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新型節能的墻體材料,在高層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在填充墻和混凝土結構的交接處加上點焊網,避免工民建不均勻沉降導致的外墻裂縫,避免墻體的滲漏。此外,高層建筑設計要對建筑場地的地基和建筑的整體造型進行考慮,減少應力裂縫造成的墻體滲漏,加強對沉降縫和伸縮縫的處理,實現防水的目的。設計人員需要對施工人員提供外墻面施工洞的構造詳圖,方便施工人員進行外墻防水施工。
3.3 衛生間及地下室防水防滲的施工技術
第一,衛生間和地下室是工民建中用水最多的地方,建筑施工人員需要選用復合防水要求和質量標準的設備、管材和配件,來提高施工的質量。廚房及衛生間的墻底部位一定要統一進行混凝土的澆筑,給水管道在安裝完之后進行整體的試壓,衛生間樓板施工要存在預留口,使用細石混凝土進行澆筑。第二,在地下室防水防滲施工中,要對施工變形縫進行重點控制,在止水帶施工之前檢查其的密封性,加強防滲措施[2]。施工人員還需要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控制,確保其能達到施工的要求。在地下室混凝土表面出現松動之后,要將有關雜物清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干燥性,減少滲漏情況的發生。
4 總結
總而言之,工民建工程防水施工的開展對于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從另一方面來看,該施工本身也有一定的系統性,無論是防水設計還是施工質量、材料的選用以及后續的維護工作都會影響到最終的防滲效果。為此,在實際施工中,就需要施工人員能夠掌握防水防滲漏施工中的重點,并且按照要求合理的應用施工技術,提高防水防滲漏施工水平,在保證工程整體結構穩定性的同時,還要使得舒適度也能有所增加,這對于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欒風義.工民建工程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探討[J].中國建材科技,2017,26(2):109-110.
[2]余靜靚.關于工民建中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分析[J].門窗,2014(6):178-178.
[3]趙宗輝.工民建中運用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探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3).
[4]黃友波,李鴻歆.關于工民建中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