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玲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深基坑的建設工程越來越多,傳統的深基坑支護施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的建筑需求,需要我們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才能保證深基坑支護的施工質量,進而保證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我國的深基坑支護技術施工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我們根據產生問題的實際原因入手,制定合理的改進措施,才能促進我國深基坑支護技術向著正確的方面不斷發展進步。
關鍵詞: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要點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不但推進,我國的地下建筑體系也在不斷發展完善著,地下建筑的數量不斷增加,這就導致深基坑建設工程不斷增加。為了保證整個深基坑的建設質量,我們首先需要對支護技術的施工質量進行關注,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支護技術的施工存在很多難點,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改善,才能保證深基坑建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1 工程概況
本文以某保障房工程為例,該項工程的剪力墻結構,其建筑結構安全等級是兩級,抗震設防烈度Ⅶ度,剪力墻抗震等級三級,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基礎形式均為承臺下錘擊預應力管樁,樁長約45m,持力層為第六層中砂底部或七層卵石層面。地下室標高為羅零高程7.6m。地下室板面標高為-4.80m,底板厚30cm,墊層厚10cm,承臺厚1.2~2.4m,裙樓挖深按開挖至標高-5.90m,開挖深度為4.9m;主樓挖深按開挖至承臺墊層底標高-7.30~-6.90m,挖深為4.9~6.3m。基坑周長285m。
2 建筑工程支護結構
筑工程的深基坑支護結構的施工技術不同于其他施工技術,其應用范圍更加寬泛,具有明顯的優越性,能夠廣泛的用于建筑工程中,以往的深基坑建設中多會采用直接挖掘或放坡挖掘的方式,這種粗獷的建筑模式增加了施工的難度和工程量,造成深基坑支護結構技術的發展緩慢,因此在選擇施工方式和支護方式的時候要根據工程所在地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施工技術、選擇合適的支護方式,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主要的支護結構有懸臂式支護結構、拉錨式支護結構、內支撐支護結構、重力式擋土支護結構。
3 深基坑支護工程存在的問題
支護技術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的現場制約,進而導致施工中出現一些質量問題,現場中對支護技術影響最大的就是環境因素和人為因素,這兩個因素會嚴重影響支護技術的施工質量,下面對影響支護技術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進行研究分析。
3.1 建設環境較為復雜
大部分的需要進行地下建筑建設的施工都是在城市比較繁華的地區,這就導致了建筑本身的建筑環境比較復雜,可能出現很多因素對深基坑的支護技術施工產生影響。一般情況下,為了避免環境因素對建筑施工產生較大影響,我們需要在建設之前進行合理的評估工作,主要目的是為了排除環境因素對深基坑支護技術施工的影響。需要評估的主要環境因素是地下水資源,該因素出現變化會嚴重影響深基坑的施工。還要注意對施工附近的土質進行合理監測,如果在施工后期才發現一些較為特殊的土質,會對施工造成巨大影響,可能會大幅度降低建筑施工的經濟效益。
3.2 設計與施工質量不達標
設計與施工質量不達標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建筑的設計環節和施工環境存在缺陷,都會導致建筑的整體質量出現問題,這種情況在近幾年比較常見,很多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只對經濟效益進行關注,不在乎建筑工程本身的質量,出現了大量不合格的地下建筑,為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設計和施工沒有自足夠的配合度,現在存在很多施工的設計圖紙沒有問題,但是在實際的施工中,施工方沒有按照圖紙進行嚴格施工,導致的建筑質量不達標,這種情況現在也比較多見。
3.3 深基坑支護施工方案的技術要求
建筑工程基坑支護結構的能否符合使用規定與前期的設計方案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對施工方案進行設計時一定要結合以往的施工經驗并考慮使用最新的技術和施工理念,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支護方式,形成最切實際的施工方案。
4 深基坑支護施工要點的控制
4.1 施工前施工要點及控制
施工的原材料一直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需要我們在施工前對原材料的質量嚴格把控,才能為后續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施工的原材料需要施工單位設置專門的檢驗人員,檢驗合格的原材料才能投入后續的使用,出現檢驗不合格的原材料要進行退回并對采購環境進行監督檢查工作。除了對原材料進行檢驗,還要對施工中使用的大型機械進行重點關注,對于采購的機械需要進行合理的檢查和維修,保證機械符合施工標準后才能投入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要做好機械的保養維護工作,保證機械可以正常運行。
4.2 施工過程中的要點控制
在正式打樁之前需要做工藝試樁的工作,以此得到施工地區地層的土質情況,確定最后的參數,進行灰漿配合比的調整、施工速度、成樁深度等各項參數的調整。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對于深層攪拌轉的施工需要保證連續施工,同一根樁不得分兩次施工;由于本工程面積大,基坑支護工程中需要打的水泥土攪拌樁的數量大,但是由于打樁后的地層以及水位變化,因此相鄰樁施工的間歇時間不能超過24h,如果是因為機械故障或天氣原因導致了間隔時間超過了24h需要通過增加水泥摻量等方式進行補救;對已經打完的樁,需要及時進行質量檢測,結合水泥用量、壓漿過程中的情況以及復攪拌次數等各項統計數據,對攪拌樁進行質量評估,評估不合格的攪拌樁需要根據其所在位置的重要性、數量等情況進行補救,常用的補救措施有復打、補樁和加強臨樁三大類。對于已經施工完成的攪拌樁,檢測單位應在三天內檢測樁體的均勻性和強度。
5 結束語
隨著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升高的建筑需求,我國的深基坑建設工程不斷增加,為了保證深基坑建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首先需要我們對支護技術的施工進行關注。根據實際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施工過程中有很多影響因素,影響了支護技術的施工質量,本文根據支護技術施工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施工提供一點幫助。
參考文獻
[1]李良中.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要點[J].建材與裝飾,2017(44).
[2]韋希斌.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管理[J].門窗,2016(5):111-112.
[3]曹雄偉.試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管理[J].綠色環保建材,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