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紅 劉向陽
摘 要: 本文從理論角度論述了安全播出工作的基本原理,并對廣播發射臺(站)的危險因素和人員的不安全行為進行了歸納,著重闡述發射臺站在運行維護工作中防范危險因素和不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關鍵詞: 不安全行為;技術措施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廣播發射系統也是在一個特定射頻頻段發射為中心,集安保防范、射頻技術、衛星接收技術、電力技術、天饋線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為一體的多專業、高科技復雜的系統特定環境下適應成長。運維這樣一個復雜系統的高效運轉,是一項融專業技術多學科與管理科學為一體的系統工程,存在著很多潛在的危險,給安全播出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因此,研究安全播出運維工作中的不安全行為和防范技術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一、不安全行為
1.各種不安全行為從表現性質上可以分為以下六類:
(1) 忽視或違反安全制度,是一種最常見的不安全行為,有的是無意的,有的是不重視或制度存在漏洞、檢查監督不嚴引起的;
(2) 工作聯系或確認不充分;
(3) 操作人員判斷失誤及操作錯誤;
(4) 不安全的姿勢和動作;
(5) 安全裝置失效;
(6) 缺乏安全知識和技能。
1.2 防止不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用于防范發射臺技術運行與維護工作當中不安全行為的措施可歸納為以下五種:
(1) 用設備自動化代替人
用設備自動化代替人是防止不安全行為發生的最可靠的措施。與人相比,設備自動化運轉的可靠性較高,用設備自動化代替人的操作,減輕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有效地避免或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
應該注意的是,盡管用設備自動化代替人可以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但并非任何場合都可以用設備自動化代替人。因為人具有設備無法比擬的優點。設備運行中出現的異響、異味等、需要值班人員綜合智力、視力、聽力、嗅覺、判斷力以及快速應變能力進行處理,自動化設備是無法完成的。因此,人機功能的合理分配和無縫連接是值班方式由傳統方式向“有人留守無人值班”的新模式轉變過程中必須研究的重點問題。
(2) 冗余系統
采用冗余系統是提高系統可靠性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人的操作安全性、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有效措施。二人操作:一個人操作,另一個人監護,組成核對系統。實踐證明,兩人操作是提高操作安全性的非常有效措施。
② 人機并行:指由值班維護人員和自動化設備共同操作組成的人機并聯系統,人的缺點由設備來彌補,設備發生故障時由維護人員發現故障并采取措施來處理。由于自動化設備操作時其可靠性較人的可靠性高,這樣的操作系統比兩人操作系統的可靠性高,設備實現了自動化,各發射臺廣泛實行的“有人留守無人值班”模式就是典型的人機并行系統,是人與自動化的有機結合。
③ 復查、審查:各種復查、審查是防止不安全行為的重要措施,通過復查、審查可以發現失誤的結果而采取措施糾正。
(3) 耐失誤設計
耐失誤設計是通過精心的設計使得人員不能失誤或者發生了失誤也不會帶來事故等嚴重后果的設計。
1、利用不同形狀或尺寸防止安裝、連接操作失誤。
2、采用連鎖裝置防止人員誤操作;該措施在發射臺被廣泛采用。
(4)警告
在廣播發射臺站值班運行維護當中,人們必須經常注意危險因素的存在。警告是提醒人們注意的主要方法,主要使用的是視覺警告和聽覺警告。
① 視覺警告
(a) 亮度:有危險因素的地方比沒有危險因素的地方更明亮,使注意力集中在有危險的地方。
(b)顏色:例如,高壓配電室高壓盤前的黃色警示線,提醒人們注意安全;電力設備和發射機內大電流端子處用于示溫的貼片,不同的顏色表示出不同的溫度值,提醒維護人員及時處理。
(c) 信號燈:信號燈可用固定燈光或閃動燈光,閃動燈光較固定燈光更能吸引人的注意,警告的效果更好。
信號燈的顏色表示的含義一般如下:
1、紅色告警:發生了故障或失誤,應立即停止
2、黃色告警:危險即將臨界狀態,提醒人們注意;
3、綠色指示表示安全的狀態;
4、白色指示正常狀態。
(d)標記:在設備上或者有危險的地方可以貼上標記以示警告。例如,在天線場地斜拉線上固定“高壓危險”,天調室四周圍墻上書寫“禁止翻越 高壓危險”的警示語;在饋線過路處設置限高裝置,并標明限高高度等,標記具有個性化的特征。
(e)標志:利用事先規定了含義的符號標志警告危險因素的存在或應采取的措施。圖6所示的是中波發射機使用的幾種標志。圖6 (a)圖表示此處有危險電壓,圖6(b)圖表示此處有危險,圖 6(c)圖表示要注意防靜電。在實際工作中標志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
(f)書面警告:在操作、維修規程中,指令、手冊及檢查表中寫進警告及注意事項,警告人們存在的危險因素、注意的事項、應采取的行動、勞動保護等安全措施。維護人員必須要養成一種良好的技術素養,在初次接觸新設備時,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全面掌握安全注意事項后,再動手。
② 聽覺警告
需要人們立即引起注意時,通常采用聽覺警告。
在發射機自動控制界面設計時,通常對設備故障采用聲光報警的方式,當發射機發生故障時,自動化系統不僅有燈光指示,還有聲音報警可以迅速地通知技術人員進行處理。
(5)人-機-環境匹配
安全播出工作是由值班維護人員、發送設備以及值班環境等構成的人-機-環境系統。作為系統元素的人員、發送設備和工作環境只有合理匹配,才可以使設備、工作環境適應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使人的操作簡便準確、提高工作效率高。
(6) 針對特殊專業制定特殊措施
在發射臺站為了防止電傷事故,通常采取的技術措施有:斷電、驗電、放電、裝設接地線、設置臨時遮擋物和懸掛安全警示牌等。
結束語
雖然廣播發射臺危險因素和不安全行為的表現錯綜復雜,要堅持用科學的方法去梳理管理,并在實際的運維中不斷應用這些基本原理去解決問題,就可以提高事故預防的效果。注意:危險因素和不安全行為的防范是一個系統工程,僅憑技術措施是遠遠不夠的,要徹底防止安全事故,還需要加強組織管理和制度建設,創建安全文化,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人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安全播出工作本質上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全國廣播電視供配電系統技術培訓資料.
[2]國家廣電總局.《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3]陜西省中波臺職工崗位培訓教材.
[4]北京崇信忠誠自動化軟件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