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昆 王帥
摘 要: 隨公路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致使水泥路面出現不均勻沉降、裂縫、斷面及唧泥等病害,進而導致事故頻發。基于此,為降低路面病害問題的產生率,公路工程水泥路面病害防治施工中必須充分結合工程實際施工情況,規范施工流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公路工程水泥路面施工的整體質量,才能實現其經濟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 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裂縫
隨著公路工程施工建設的不斷發展,各種等級的公路施工中所采用的混凝土道路不斷增加,在混凝土路面經過一段時間投入使用之后,風吹日曬等侵蝕作用導致出現大部分的混凝土路面發生病害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路面的開裂、斷板、沉陷以及錯臺等,這嚴重影響了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并且加劇了后期的維修成本,再加上這些質量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徹底的進行消除,只有通過施工過程中的嚴格控制施工各關鍵點的質量控制措施來防范病害的發生。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分析
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板應用比較傳統,隨著車流量的增多,超載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就導致路面可承受度降低,長期使用勢必會導致一些病害的發生,比如說混凝土早期收縮或者混凝土徐變導致的結構破壞,或者是唧泥現象,都直接影響著道路的行駛舒適度。通過分析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壞類型主要包括2種,其一結構性損壞,如斷裂、接縫損壞等;其二功能性損壞,如表面損壞等。為此,必須在充分掌握病害原因的基礎上,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以此滿足路面標高需求,保證通車安全。
1、接縫破壞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過程中,接縫設置較多,接縫是水泥灰凝土路面的薄弱部位,接縫處理不到位導致病害多發。
(1)擠碎,多發于脹縫部位,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操作不當或者是在脹縫內部有垃圾等障礙物,使混凝土板在受到壓力延伸的過程中遇到阻礙,當擠壓應力超過混凝土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后,混凝土板就會發生擠碎現象。
(2)拱起,多發于接縫兩側的混凝土板,混凝土板受到熱應力作用的情況下會出現膨脹,若在此過程中遇到阻礙就會導致混凝土板出現拱起的情況。
(3)錯臺,多發于接縫兩側,錯臺是指接縫兩側的混凝板的位置出現異動,導致路面不平整,影響行車舒適度和公路壽命。出現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在施工過程中,接縫上下部位沒有對齊,在經過碾壓之后出現錯臺現象。第二是由于每塊混凝土板的承載壓力不同,導致混凝土板的沉降幅度不一致,也會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行車的過程中出現錯臺現象。
(4)唧泥,出現于接縫部位,在行車過程中,接縫處出現泥漿噴濺現象。唧泥問題影響了路面的行車舒適度,降低了道路使用功能。同時,接縫處的混凝土板缺少填料支撐,也會導致板面出現斷裂。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過程中,接縫處的填料受雨水的沖刷,經過車輛碾壓增加了接縫處填料的壓力,細顆粒、泥漿在壓力的作用下由接縫沖出路面。
2、混凝土板損壞
混凝土板損壞是指板體出現斷裂或者裂縫,混凝土板的損壞會導致混凝土路面破碎,影響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功能。混凝土板所承受的壓力超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是導致混凝土板損壞的主要原因。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建設中應用廣泛,使用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病害。而這些病害是一種動態過程,因此必須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對設計、施工、養護管理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負責,加強質量意識,及時對出現的病害進行修補處治,使路面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況,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1、混凝土路面斷板預防措施
(1)路面結構設計完善。觀測、預測交通量應在施工前進行,以此對面板厚度、尺寸進行合理確定。確保排水設施設計的合理性,防止水損壞現象的產生。
(2)在實驗室確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在0.42到0.44之間控制水灰比,在2到4厘米之間控制塌落度,嚴禁使用質量不達標材料。在施工前,應對水泥進行安定性試驗,以此對水泥初凝、終凝時間加以確定。
(3)確定切縫時間。當混凝土強度在20%到30%之間時,溫度在250攝氏度到300攝氏度范圍內即可進行切縫施工。特殊情況下,如切縫工作脫節,可在間距為20到30米之間,先進行幾個裂縫的切割,隨后在進行其他切縫施工。
2、路面裂縫的預防措施
(1)選擇優質的原材料
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在進行水泥混凝土拌合的過程中,按照施工要求選取優質的水泥,一定要按照施工方案嚴格控制配合比,保證灰水泥混凝土的硬度和穩定性,最大程度上減少路面裂縫的出現,其次是對填料的選擇,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鋪筑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填料進行接縫處理,對于填料的碎石和砂礫進行篩選,保證接縫處理質量,減少接縫處病害的發生。
(2)加強混凝土路面的養護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中,對養護期的要求時間較長,通過路面的養護能夠有效的提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穩定性,抑制初期裂縫的出現。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之后,要加強后期養護工作,常用的養護方式有兩種:第一是通過薄膜覆蓋的方法,有效的保證路面的溫度和水分,定期對路面行噴水,在養護作業過程中,禁止車輛通行。第二是通過運用新型養護劑對混凝土路面進行養護。
3、唧泥損壞預防措施
(1)選用合理基層材料,提升基礎抗沖刷能力。松散細粒土存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體下是產生唧泥現象的主要原因,避免該現象出現的方式為基層材料的合理選擇。一般公路基層材料選擇較高強度的無機結合穩定材料,如水泥穩定碎石等,這樣可避免唧泥現象的出現,并能將均勻支撐提供給混凝土面板。
(2)唧泥產生的主要原因還包括通過接縫、板邊縫隙路面水滲入基層,選用合理的路面防排水措施,可降低唧泥產生率。其方式如下:
首先,選用合理處理方式確保表面水排泄的通暢性,避免雨水在路面停留過長時間,降低路面結構滲入水量,同時可進行路面橫坡的設置,一般坡度控制在1%到1.5%之間,并進行路肩表面排水系統的設置。
其次,通過接縫板與填縫料的選擇,降低雨水滲入路面結構的水量。如裂縫出現在原有混凝土板內,可選用填縫處理的方式,避免雨水滲入路面結構。在板邊結構路肩施工中,為防止通道有雨水滲入,必須進行硬化處理,并控制好板體、路肩縫隙質量。施工過程中往往有縱向裂縫出現在板體和路肩之間,導致路肩下沉等情況的出現,進而對邊坡穩定性造成極大的影響。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長期超負荷運作下,水泥混凝土路面逐漸產生各類病害,其中錯臺、板面破碎等現象最為嚴重。本文通過分析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能夠更好的了解到公路工程施工中各項病害有效養護維修的重點,且能夠尋找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合理措施改進施工方案,從而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公路交通事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少君,馬曉力,吳超凡.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發展過程研究[J]. 公路. 2008(07).
[2] 王晨.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評定與養護維修技術研究[D]. 長沙理工大學 2013.
[3] 陳吉文,王松民. ?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層及基層施工工藝探討[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0(06).
[4] 吳新民. ?脫空對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載力的影響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 2011(10).
[5] 曾俊標. ?山區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斷裂成因分析及防治技術研究[D]. 長安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