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坤 陳云天
摘 要:水利工程是我國的一項重要基礎工程,對于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一方面緩解了我國在用電上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我的農業發展腳步。水利工程建設期間,導流工程和圍堰是兩項核心內容,對工程的整體質量、工期、成本、安全性等各個方面都會造成直接影響。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我國水利工程在施工導流和圍堰技術應用方面都存在一定問題,因此,要做好相應的分析工作,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順利建設,從而使其作用能夠得到合理發揮。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導流;工程質量
引言
國家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水利事業發展腳步的逐漸加快,促使各種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以及設備等都發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多種較為關鍵的施工技術發揮出的實效性也越來越高。其中,就導流施工技術來講,對其進行有效應用,對促進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質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其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加以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的優化以及完善水利工程施工技術。
1有關施工導流概述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具體施工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要改良完善所施工的河道中水質環境等情況,此時慣常的操作便是有意地避開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現場而以引流河水的辦法來完成有關任務,最終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便會成功地得以實施。尤其是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里面的大壩的修建施工過程中勢必會引用到相關的施工導流技術,此為關鍵之步驟。因此有關人員就必須要事前做好施工導流的系列方案,有關方案得以保證了,也就意味著相關的工程安全與施工質量得到了保障。以此來有序進行,工程必定會順利完結。而在通常情況下,施工導流一般是分成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施工導流的方案一定要確保在圍堰之后能順利阻擋有關的水流,該階段要準備于河床位置處截斷水流,以保證處于圍堰保護之下的水壩的全部施工得以順利進行下去;第二階段是施工導流在進行過程中需要依據水壩高度以及汛期的河水深度情況來對是否增加庫存的注水量做出準確判斷,這階段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抗洪水平以更好地達到抗洪之目的;第三階段是根據施工導流之活水來完成設計以及建設水壩的任務,此階段務必要仔細地核實設計的高度。而到此階段時,施工早期的相關施工導流任務已經全部完成了。
2水利工程建設中合理應用施工導流技術
2.1選擇優秀的施工導流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期間,施工隊伍要依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取最佳的施工導流方案。例如,工程所在區域的地理因素、水文條件等。建設人員在實際作業過程中,綜合分析相關因素,對工程的具體施工強度、造價,以及各項技術的應用情況進行合理控制。一般情況下,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期間,都會選擇束窄的區域進行施工,這樣方便進行圍堰修建。通常來說,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圍堰都會修建在河道附近,而多數河道周邊的地質都比較松軟,這會對圍堰建設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因此,建設施工隊伍圍堰期間,要處理地基結構,采用耐水流沖刷的漿砌石材質夯實地基,完成相應的加固作業。如果運行條件良好,可以利用紅黏土材料完成相應的加固。
2.2優化施工導流技術
雖然近幾年,我國在水利工程建設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導流技術也到顯著提升,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施工單位考慮導流方式時,應當對國外的導流技術進行適當引進,在具體引進過程中,要依據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而定,不能盲目進行,以免對水利工程的施工造成不良影響。通過長期的應用經驗來看,在未正式采用導流技術前,施工人員應當對導流所處的具體情況,對相應的數據內容進行詳細分析,并且要在充分考慮具體情況的基礎上,選擇一種合理的測量方法,從而使水利工程的質量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在實際作業過程中,要對河流在不同季節表現出的特點進行充分考慮,對施工導流時段進行合理劃分,實現對工程施工效果的有效控制。
2.3有關前期的準備工作分析
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之前,需要有關人員對項目涉及到的氣象信息以及水文等資料予以充分地調查并整理完成。這些資料主要包含:當地實地測量的水流流量有關日志,過去已完工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應用到的導流技術的頻率材料和相對應的水流流量的統計;河流水位的流量曲線圖中對應項目施工范圍內有關數值;河流關于洪水的日志和相關的歷史材料,其中包含著洪水洪峰所歷時的過程以及具體的災害特征等;當地所在地區的降水量有關記錄以及各類別有關強降雨的幅度大小統計表,當地暴雨的持續月份的具體時間以及降水的強度大小和持續的天數多少等。
2.4隧道導流
該技術現下主要應用于地形陡峭、巖石硬度較大以及河谷較為狹窄的區域中。但由于隧洞的泄水能力一般較低,挖掘隧洞需要投入的資金較多,所以,通常情況下,基于汛期泄水的狀況下,多采取淹沒基坑的方式。在具體對隧道導流實施設計時,還應對永久隧洞加以充分考量。同時,基于地勢較為險峻、壩址河床寬度較窄等情況下,可以考慮應用隧洞導流的方式。
2.5明渠導流
明渠導流主要指的是于河岸或者灘地位置處進行渠道的挖設操作,并于基坑的上下游位置處對圍堰進行設計,同時,使得流水經由渠道實施下泄操作。此類技術現下已經較為廣泛的應用在了岸坡平緩的平原河道以及寬廣的灘地中。倘若施工區域周邊存在老河道,那么,依舊建議于老河道中實施具體的明渠導流操作。如此一來,不僅有助于減少施工的資金投入成本,也可以減少人員的實際施工量以及施工壓力。針對該技術的具體應用而言,對河床覆蓋層較深以及壩址河床較為偏窄的情況,多不建議應用該技術,無法促使該技術發揮出較高的實效性。但倘若可以良好符合以下要求,便可以考慮對明渠導流法加以應用。河床沿岸位置處具有寬度較大的臺地或者古河道等;導流的流量相對較大,同時相應施工區域的地質條件不符合導流隧洞的基本開挖要求;在實際進行各環節施工時,應滿足通航、過木等要求;工程的施工周期較短,同時并未配有較為齊全的挖洞裝置,且相關單位及人員不具備豐富的挖洞經驗。
結語:
就水利工程而言,對導流技術應用的前景依舊較為廣闊,基于此,為了有效確保水利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有關人員及部門理應對實施高質量的工程導流施工工作提起高度重視,有助于后期各環節施工更為順利的開展和實施。同時,也應積極應用多種現代施工技術手段,促使各環節施工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出來,有助于確保施工效率。
參考文獻:
[1]郝海榮.水利工程施工導流和圍堰技術的運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32):1583.
[2]莊佳.基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導流圍堰技術應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8):3190.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張坤坤(1998.1.20)男,漢族,學生,信陽市羅山縣,單位: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專業:水利水電工程
第二作者:陳云天(1998.4.19)男,漢族,學生,江蘇省南京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單位: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專業: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