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燕
摘 要:嘉興市圖書館推出的“讓蘊藏在古籍里的技藝‘活起來”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項目內容以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石刻傳拓與古籍裝幀等與古籍生產與保護相關的傳統技藝為主。這個項目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模式的一個探索,通過常態化、下沉式的服務手段,把活動推向基層,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傳統文化推廣;創新項目;鄉村服務;實踐與思考
1.項目申報背景
1.1背景簡述
2013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考察孔子研究院時指出:“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1]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后,隨著黨和政府對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推廣的重視,各級公共圖書館相繼開展各類活動,宣傳推廣優秀傳統文化。2018年5月下旬至6月,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聯合各省級古籍保護中心、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及附設傳習所、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等單位,開展了“古籍修復技藝進校園活動”,
展示古籍修復、雕版印刷、金石傳質感 、古籍裝幀制作等傳統技藝,現場觀眾還可以零距離體驗,參與學校達到50余所。[2]
綜觀各級公共圖書館開展的傳統技藝體驗活動,有兩個特點:一是配合某個主題活動,如“4.23世界讀書日”,或者本館組織的展覽等。二是以陣地服務為主,就是需要參與者到現場,即使今年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聯合各地開展的活動,也是送到大城市的學校,只有大城市的學生有機會參加。
1.2我們在2015至2017年的探索
嘉興市圖書館從2015年“4.23世界讀書日”起,嘗試著推出雕版印刷活動。雕版是從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訂制的,刻印社擁有雕版印刷技藝非遺傳人。[3]先訂制的是選自《北平箋譜》中的圖樣,后又摹刻“南湖八景”碑刻的圖及題詠詩。
第一場活動是在嘉興技師學院圖書館舉辦,受到同學們的熱捧,以后每年在讀書日前后與學校聯辦一場。主要開展主式是入駐嘉興全市聯合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文化有約”,也接受團體預約。2017年新推出古籍裝幀制作(線裝書制作)活動。
1.3項目指導思想
2018年3月,古籍部組織團隊,將與古籍生產和保護相關技藝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石刻傳拓、線裝書制作、古籍修復培訓等打包,以“中華優秀傳統技藝體驗活動”為題申報2018年度嘉興市公共文化服務重點創新項目。 核心思想是走出總館,推向基層,特別是鄉村,把鄉村的少年兒童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專家將項目更名為“讓蘊藏在古籍里的技藝‘活起來”,成功入選。[4]
2 ?項目創新亮點
2.1不斷改進活動的工具及操作技法
傳統印刷術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少年兒童,要讓他們能較快掌握操作要領,成功制作一件作品,使用純傳統的工具是很困難的。傳統的棕刷把手直徑在5cm左右,幼兒的手握不穩,而且醮墨汁多,刷紙時墨汁洇透就失敗了。我們用豬鬃鞋刷替代,刷紙用的平板鬃刷以白板擦替代,外面纏保鮮膜。彩色墨汁是用國畫顏料調和的,水加多糊掉,少了太干,試著加入比例適當的漿糊水調和,果然成功率大大提高,不糊不干,效果很佳。
活字的凹凸度更明顯,豬鬃硬,上墨時墨汁四濺,尤其是小孩子離得近會濺在衣服上,我們選用馬鬃刷子,非常柔軟,墨汁就不易彈開。
2.2融入地方文化元素
雕版的內容,有純圖案的,選自箋譜,成品就是一張花箋紙,可書寫毛筆字;有圖文并茂的,是南湖八景圖與南湖八詠詩,一圖一詩。[5]在活動開始前,先介紹雕版印刷的知識,再講解此次印刷的雕版內容,讓參加者了解嘉興的名勝古跡。
活字版的排印更簡便靈活,可以根據當地分館的要求訂制,如為配合王店鎮舉辦的2018年的“朱彝尊文化藝術節”,我們從《鴛鴦湖棹歌》里選了兩首朱彝尊的詩,制成活字版到分館舉辦活字印刷體驗,孩子們印刷好現場朗讀,有不認識的字現場提問,氣氛非常活躍,受到當地政府的肯定。
2.3活動常態化、流動式服務
改變配合某一主題的偶然活動的做法,開展為常態化活動;變坐等參與者上門為主動送活動下基層,特別是充分利用嘉興的城鄉統籌的公共圖書館體系,與分館聯辦,還把活動納入進館校合作與文化走親系列中。
2.4培養活動推廣人
我們為分館配備一套雕版印刷的工具材料包,對館員進行技術培訓,很好地解決了人員不足的矛盾。另外,嘉善縣館、平湖市館也借用工具材料自行舉辦。把活動推向下面的縣市館。
2.5充分利用新的網絡傳播方式
現場活動能提供的體驗名額很有限,特別像石刻傳拓,而很多人對傳統技藝懷有好奇心,希望了解相關的知識,但是囿于實際的條件不能到館參加。為了擴大受眾面,讓大家能在掌上欣賞到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我們開了兩場直播。一為洪合鎮印通小學的雕版印刷,一為石刻傳拓的展示。直播的效果出人意料,特別是傳拓,預報一出,在開播前半小時就有四五百人在線等候,由于出了點技術上的問題未能按時開播,結果等的人在不停問,直播和錄播觀看的人次超過2千。
3.項目的社會效益
3.1拓展了圖書館的功能和服務
公共圖書館除了具有文獻典藏、文化教育、智力開發、知識傳播、研究交流、休閑娛樂等項功能,未來的公共圖書館除了保持延續這些功能之外,還將整合拓展一些新的功能。[6356]
系列傳統技藝的體驗活動是古籍保護工作的一種拓展,也增加了服務產品。
選擇傳統技藝體驗活動為推廣傳統文化的切入點,考慮到傳統文化的講座之類的活動開展機構多,師資需要外聘。而上述系列技藝與古籍相關,本館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擁有專業的修復師,還保存著舊雕版,將工作中使用的技術展示給公眾,讓一部分人能實際體驗一把,在活動中宣傳古籍保護知識,增強公眾對古籍保護工作的了解。
3.2讓鄉村的孩子享受到普遍、均等的圖書館服務
從4月到12月,項目團隊走遍市本級12個分館所在地,送去21場活動,參加人數達721人。
“‘公共、公開、共享是公共圖書館精神”,[6]35普遍、均等是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為了實現讓城鄉居民普遍、均等地享有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嘉興市在統籌城鄉發展思想指導下,構建起覆蓋全市、城鄉一體、功能完善、資源共享、管理規范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6]347-3482018年3月1日,《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正式施行,以地方法規的形式保障鄉村居民的文化權益。[7] 我們把鄉村的少年兒童納入到主要服務對象中,之所以選擇這一群體,是因為在總結前三年的活動情況后發現參加活動的孩子基本居住于城區范圍,我們希望把傳統文化推廣到鄉村,讓鄉村的孩子也能接觸到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要實現這一目標,只有送活動到孩子們身邊,讓他們可以在學校或者家門口享受到服務。
嘉興城鄉一體化的總分館體系已經建設多年,形成均等分布的服務網絡,運行機制成熟。依托于這一網絡,與鄉鎮分館合作,我們的活動向鄉村逐步推進。活動地點放在分館或者鄉村學校,分館館員與當地學校有業務上的聯絡,由他們聯系學校比較方便。再下一級的鄉村,則由分館館員送活動上門。真正實現了讓鄉村的少年兒童享受到普遍、均等的公共圖書館服務。
我們的活動在鄉鎮受到少兒的歡迎程度出乎預料,他們認真聽講解、仔細看操作程序,對館員的提問作出熱烈地回應,當成功地印刷出一張作品,都高興地讓老師或家長拍照,對古代的印刷術感嘆太了不起了。在學校舉辦活動時,我們都被他們的好學和禮貌深深地感動。
4.結語
以服務基層為宗旨的這一項目受到各級領導和全國各地同行們的肯定與關注。領導們認為鄉村的孩子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比城市的少,又融入鄉土文化,是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
我們接待全國各地同行的參觀考察團時,向介紹項目的開展情況,展示活動用的雕版、、活字版、石碑和工具,同行們都很感興趣,他們詳細地了解具體的流程方案,有的人還現場體驗一把。湖南株洲市圖書館活動部的老師,通過微信等詢問具體的做法,我們給予了熱情地指導。
項目能順利運行并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是多種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歸納來說,一是離不開領導的重視與支持,給予資金與人員方面的保障。二是離不開其它部門的合作,尤其負責分館的部門,為我們與分館間搭橋梁,分館的館員更是積極配合,提供走向基層的路徑。三是離不開一個分工有序、緊密協作的團隊,團隊成員發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斷改進活動流程與教學方式,摸索出一套高效的活動操作流程。 回顧項目的開展情況和運行軌跡,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服務下基層特別是鄉村給項目帶來持久的活力,有效地擴大影響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這個項目在2018年底結束,項目雖然是階段式的,但是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還有暴露出來的問題。這個項目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的開路石,以此為基礎,在未來,我們會繼續豐富優秀傳統文化推廣活動的內容,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產品,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為更多的鄉村少年兒童送去優秀傳統文化活動,讓孩子們愛上優秀傳統文化,享受傳統文化,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守國.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N/OL].(2015-10-22)[2018-11-15].http://cpc.people.com.cn/n/2015/1022/c83084-27727953.html.
[2]全國聯動,薪火相傳——記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古籍修復技藝進校園”系列活動.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微信公眾號,2018.6.25.
[3]揚州雕版印刷.360百科[EB/OL].https://baike.so.com/doc/1352385-1429763.html.
[4]嘉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關于公布2018年度嘉興市公共文化服務重點創新項目名單的通知.嘉文2018(31)號[2018-4-19](2019-1-28).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g4MjY2Mg%3D%3D&idx=1&mid=2247489042&sn=5ea60891038aa789579cc666d21e05c1.
[5]南湖煙雨樓碑刻.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南湖碑刻叢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62-70.
[6]汪東波.公共圖書館概論[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
[7]蔣泰維,金興盛.《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解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1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