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方 趙鳳霞
摘 要:我國監察委員會獨立行使職權,是專門的政治機關,是獨立的反腐機構。把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分為六類:第一如何修憲來設立監察委員會的研究,第二監察委員會監察對象的研究,第三監察委員會組成架構的研究,第四關于監察委員會職能的研究,第五關于監察委員會留置措施的研究,第六關于監察委員會職能運行的研究,歸納總結學者的文章以此對我國新設立的機構有初步認識。
關鍵詞:監察委員會;國家監察;監察法
我國實現了從行政監察向國家監察的轉變,國內學者圍繞著國家監察做了大量的研究,為深入研究國家監察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本文通過將國內學者對于國家監察制度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梳理,將國內學者研究的主要方向與成果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關于如何修憲來設立監察委員會的研究。學者更多的是從憲法的角度來分析監察委員會的現實困境。秦前紅提出要進行修憲,其中涉及到監察機關基本定位比如其部門設置、機構人員等。秦前紅,李雷認為要有明確的憲法依據,例如同體監督到異體監督國家最高法律所賦予的身份,監察委員會我國根本制度中的地位。李忠提出要對憲法進行部分修改,首先要確立新設立機關的法律地位,二要明確新機構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鐘紀言則認為要在憲法修正案中單獨增加一節內容,賦予監察委員會是獨立反腐機構的身份。濮艷明確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一是要修改憲法以增設新的機構,二是要制定兩部基本法律及其配套性法律文件。馬嶺也認為我國的最高法律應該調整,提出要增設監委會和修改憲法。大多數學者在對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提出意見之時,都主張首先要進行憲法的修改,得到最高法律的許可,要遵循程序正當原則,然而我國監察委員會的設立得到了憲法的許可。
第二,關于監察委員會監察對象的研究。李政在碩士論文《監察體制改革背景下監察委員會權力配置研究》中明確論述監察對象全覆蓋的范圍,根據我國最新法律規定,被列入監察范圍的人員大致分為六類,其劃分依據是在行政監察的基礎上將所有行使公權力的人員納入其中,監察范圍更具體,囊括的人員也更加廣泛。史小諾在碩士論文《國家監察委員會的權力配置研究》也指出國家監察客體有六類,并詳細論述了監察對象的具體情況,還提出一些特殊人員需要加以特殊監督。朱熠博認同法律明確的監察對象,但他認為其監察人員不夠全面,還需要把軍事機關人員納入其中,而且還提出要把我國中小學公立教師也列入其中,要確保我國監察對象沒有被遺漏。
第三,關于監察委員會組成架構的研究。焦洪昌認為監察委員會內部機構可以設置為三大部門,一為綜合監察部,負責行使公權力人員的監察;二為預防腐敗部,要進行腐敗預防的工作;三為審計部,要監督公職人員的全部資產。張東方認為應該要設置六個內部單位,設立監督部門,察看公職人員的工作;設立調查部門,負責對監察對象的業務情況進行監督;設立審查部門,要對違紀人員做出懲罰;另外還應當設立腐敗預防部門。王保民認為我國的反腐敗工作目前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們不能只是對腐敗分子作出強制性處罰,要減少我國的腐敗案件應該要進行預防腐敗教育和廉政教育,不僅要治標還應該加強我國反腐倡廉相關的制度建設,可以借鑒我國香港治理腐敗的具體處理方法,還可以參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廉政建設比如新加坡反腐敗的制度建設,從根源進行治理,創造整個社會清風廉政的政治生態。
第四,關于監察委員會職能的研究。通過閱讀國內學者的期刊文獻學術發現,學者對于監察委員會職能界定并不完全一致。秦前紅,石澤華依照試點監察委員會的運行則指出應具有刑事偵查。韓旭從調查職能出發對收集證據材料提出進入訴訟程序后怎樣運用的問題。周長軍對于對職務犯罪調查程序的模式提出確立為“三角結構”的構想。朱赟先重點論述國家監察委員會是否應具有偵查權以及如何進行組織架構進行論述,提出來如何制約偵查權的形式。左衛民和安琪強調論述監察委員會的調查職能要依照法定的原則來運行,以免在實際工作出錯。施鵬鵬明確了偵查權的具體內容以及制約偵查權的體制機制,避免偵查權的濫用。田豐更加具體的指出偵查權的主體以及在何種范圍之內使用某種行為,對于偵查權在使用過程中的運用提出來合理性構建。
第五,關于監察委員會留置措施的研究。吳思奇認為留置措施的制定符合法律規定,同時對留置措施具體的實施意見。吳健雄介紹了我國在三省市試點中如何運用留置措施,針對國家政治中心留置措置的適用進行實例分析,要根據試點中的實際情況,在保護確保人權保障的原則下進行合法的留置。王曉認為要明確留置措施的具體運行情況以及留置對象是否允許律師的介入等實質性問題進行論證。沈紅衛,高峰對“留置”措施提出了鮮明的觀點,要發揮好“留置”措施的最佳效能。郭華認為留置措施要嚴格的運行程序、要明確留置的地點、以及何時通知留職人員家屬、律師何時介入、如何保障留職人員最本人的權益。馬懷德則對留置措施的實施情況作出了詳細規定,并且提出在權力規范之內作出留置。
第六,關于監察委員會職能運行的研究。關于監察委員會職能運行的研究大致包括兩個方面:首先,關于監察委員會職能運行程序的研究。黃紹坤對監委會的職能進行解讀,認為監委會是針對反腐敗建立的機構,是我國獨立的行政機關。陳輝認為監察委員會是不再是以前行政系統內部的機關單位,而是新型的國家監督機關。王柱國指出監察委員會和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何海鯨對監察委員會的人員進行了門欄設置,確保我國監察人員的組織隊伍整體素質水平。冉富強,耿鵬飛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具體構建了我國監委會的基本功能,要有保護人權功能、治理腐敗功能等。姬亞平,吉亮亮在碩士論文中認為我國最高監委會應該有八個內設機構,對監察委的職能運行情況進行內外部監督。王保民,祁琦媛認為監委會的設立使我國實現了從同體監督到異體監督的轉變。陸娟娟在碩士論文《論對國家間委員會權力的監督》重點從四個方面論述對監察委員會權力的監督。其次,關于監察委員會職能運行原則的研究。國家監察委員會的運行原則是我國監察工作的理論指引,按照其制定的原則行使監察工作。李睿靚依照監察法細化了我國監委會的運行原則,提出了在實際工作中要遵循的包括獨立監察、實事求是、從嚴教育等原則。唐杰則認為監委會的運行原應包括包括人權保障、獨立行使等原則。監委會的實際運行必須要有一定的運行指引和制約機制,監委會要有獨立行使的權利,但是同時也要遵循人權保障和程序整的原則等其他基本原則。
除上代表性觀點之外,國內學者還針對監察體制試點工作以及出現的問題作出了詳細論述,并且學者也從不同層面對于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進行了研討,還有學者針對監察制度的歷史發展脈絡進行研究。由于我國監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大多數學者關于監察委員會的研究也逐漸細化,對于監察委員會的職能運行進行研究或者對于留置措施進行詳細論證,其中有很多有價值的觀點值得去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釋義[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8(3)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M].北京:人民出版的,2010(12)
[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最新修正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3)
[5]劉艷紅.中國反腐敗立法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