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祿
摘 要:2018年1月1日,我國新修訂的《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開始實施,新制度在會計科目的設置、會計核算內容及核算方法等方面都做出了較大調整。但是,新制度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要實現全國統籌還面臨許多挑戰。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對新舊制度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業務的核算變化進行了總結,;然后,基于新《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分析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最后,從強化監管、財權上移、制定投資運作方案、完善法律和推動全國統籌五個方面提出了應對措施和改進建議。
關鍵詞:養老保險基金;新《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核算變化;基金投資管理
一、引 言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落實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1999年7月1日,《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和 《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以基金為會計主體的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建立。2017年11月28日,財政部對《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財會〔1999〕20號)進行了補充、修訂、整合。2018年1月1日,新《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正式開始實施。在此背景下,如何保障新舊制度的平穩過渡,如何解決新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社會保險基金安全運行、規范使用和有效監管成為工作重點。
二、新舊制度下“基本養老保險委托投資業務”核算變化
為適應基本養老保險委托投資業務核算需要,新制度在科目設置、核算內容及核算方法等方面做出了相應變更。第一,新制度增加了“委托投資”新科目,用以核算企業職工、城鄉居民、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省級基金按規定及委托投資合同約定劃撥給受托機構的委托投資資金本金,以及委托投資資金形成的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第二,新制度下,“暫付款”科目新增了對企業職工、城鄉居民、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向上級基金歸集的委托投資資金的核算,。第三,新制度下,“暫收款”科目新增了對企業職工、城鄉居民、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到下級歸集的委托投資資金的核算。
三、新制度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現狀與挑戰
(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問題
如今,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導致贍養比上升、老年人平均壽命增長,使得養老保險基金要贍養的退休人口的時間也增長;另一方面,已經籌集積累的養老保險基金會由于通貨膨脹而發生貶值。加之通貨膨脹使物價不斷上漲。因此,在當前的制度環境和經濟水平下,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如何減少通貨膨脹的影響,盡可能減輕對資金來源的負擔,安全高效地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
(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管問題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監管的核心問題主要包括:一是監管主體的設置;二是監管模式的選擇;三是如何規范相關投資管理機構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四是對信息披露與關聯交易的監督管理。《投資管理辦法》用大幅篇章對以上問題給予了明確規定:第八章規定了信息披露制度,第九章規定了監督檢查制度,第十章規定了有關法律責任。我國現行基金主管部門往往注重監管結構而忽視對監管過程的監督,寄希望于財政和審計部門的監管,而財政和審計部門由于組織機構的距離不便于直接行使監督的權力,監管權力、界限、范圍、責任等核心問題也沒有明確界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保資金監管的缺失。
四、擺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困境的應對措施與建議
(一)強化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管
養老保險基金是國家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對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管,除了要加強對投資行為(即投資的范圍和投資方式的比例限制等)的監管外,還要主輔分明,建立包括內部監管和外部監管在內的多重資金監管體系,構建內、外部制衡,會計、審計和社會群體相互配合的協同監管機制。
1.內部監管方面來看
一方面,新《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的出臺為加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管提供了制度保障,會計核算科目和具體核算方法的優化使得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管更加規范;另一方面,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可為外部審計提供可信賴的資料,減少外部審計的工作量。內部審計要重點關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的的合法合規、目標達成和使用效率。
2.從外部監管方面來看
第一,要增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監管信息的透明度。運用數字經濟、大數據、區塊鏈技術搭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監管“數字平臺”,打破監管壁壘,增強各主體間的監管協同。第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使用后評價體系。第三,社會監督是外部監督的重要方面。要增強公眾參與監管的積極性和便捷性,讓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真正造福于民。
(二)將養老保險基金“財權”逐步上移納入頂層設計
養老保險基金存在監管難度大、管理成本高的問題。全國社會保障大統籌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應當在目前推行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管理新辦法出臺的有利契機下,通過制度的改革將地方市縣級政府養老保險基金的財權全部收至省級政府。這不僅歸集了地方資金,還能夠充分發揮養老保險基金的規模化效應,為未來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創造條件。
(三)制定切實的符合養老保險基金特點的投資運作方案
養老保險基金是人民的養老錢,對資金的安全性要求極高,其次也應當保證相當的收益率水平。在當前的宏觀經濟背景下,綜合考慮資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建議各省可以采取將養老保險基金存入國家五年期銀行存款的方式或者購買國家發行的特種國債等方式進行投資,以抵消通貨膨脹的影響。
(四)盡快制定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更為翔實的法律
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之所以存在諸多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相關法律具體層面的缺失和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的執行不力,國家應當在該領域進一步細化法律,并推動嚴格法,加大違規動用養老保險基金行為的處罰力度。在依法治國的國家大背景下,推動社會保險法的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印發《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和《新舊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答記者問[J].財務與會計,2018(02):6-9.
[2]財政部:《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財會〔1999〕20號)
[3]財政部:《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財會〔2017〕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