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
摘 要:提升資產管理效益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管理工作,它要求具備專業知識、專業化員工、專業部門。企業應促進資產管理部門職能的完善,從而對資產進行科學合理的、全面系統的優化管理,并且通過合理配置資源與結構升華,提升企業的效益。通過優化安排資源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資產管理;經濟效益;市場競爭;設備維修
企業資產管理是面向資產密集型企業的信息化,制造業信息化,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的總稱。它以提高資產可利用率、降低企業運行維護成本為目標,以優化企業維修資源為核心,通過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維修計劃及相關資源與活動。資產規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實力與競爭力,但企業某些部門只顧著擴大資產的總量,忽視了資產管理效益,這不僅不能提高競爭力,嚴重地影響了自身的經營發展,給企業帶來經營風險。資產是保證企業能實現目標、創造收益的關鍵資源,通過對資產成果的驗收可以側面了解到自身的管理水平的現狀、 職員的技能高低, 它在一定程度還能反映出一個企業的規模大小、品質高低等性質以及該企業在社會市場中的影響力。隨著經濟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動,企業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與各種新的問題, 所以如何進一步完善資產管理體系, 從而提高資產管理的效益,是企業的當務之急。
一、 企業資產管理效益存在的問題
(一)對資產總體質量不夠重視
目前有些企業存在著重規模而輕質量的弊端,主要因為企業的資產規模越大, 就能在市場招標、銷售產品、擴大市場等競爭中占有利地位,于是企業領導者紛紛追求企業資產的大規模。雖然資產規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實力與競爭力,但部分企業只顧著擴大資產的總量,忽視了資產的總體質量,這不僅不能提高競爭力,還嚴重地影響了自身的經營發展,給企業帶來經營風險。據可靠數據顯示,在倒閉破產的企業中,其中因重資產規模輕資產質量而導致不良資產大量堆積以及壞賬損失的,最終走向滅亡的企業所占比例還是較大的。
(二)對已購置的資產的運營過程不夠重視
幾乎所有企業都非常重視資產的采購, 都是由企業的領導管理層親自決策,嚴格按照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內控制度辦事, 且還要對資產購置進行事后的效能審查,主要是對資產購買的過程進行把控,特別是資產的采購價格,而不是監查其能給企業所創造的多少效益。因此,購置后的資產的運行狀況容易被忽略,有些企業的監察機構沒有對所購置資產的投產效果進行效能驗收, 甚至導致購置資產投入后因所耗資源過多、 創造的效益過低而被淘汰,成為了“呆料”“死料”。據調查,部分企業中“呆料” 與“死料” 資產都高達百萬元以上。同時,企業有時并沒有追究造成 “死料”資產的負責人的相應責任,或是處罰的力度不夠, 所以, 這種情況可能還要持續很久。
(三)無形資產的管理力度不夠
由于無形資產相對有形資產來說具有不易估量、難操作以及管理難度大等特點, 就比如企業的品牌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均屬于企業的無形資產。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企業對利用無形資產創造效益的方式幾乎不抱希望,且取得的收益并不多。因此他們僅僅構建了有關無形資產的管理制度、 規范及具體操作流程, 有時是為了敷衍地應付上級的檢查,并沒有實際運用到企業的管理活動中,可見企業在管理無形資產的方面還是很欠缺的。
二、 提升企業資產管理效益的實施途徑
(一)樹立正確的、新型的資產管理理念
提高資產的利用率就是提高效益的水平,因此首先應該改進收益理念,調整好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等資產的收益結構,將收益高低進行一個排序,并為此建立一個約束的機制。總而言之,就是將能給企業創收最大化的資產優先實施資產管理戰略, 按從高到低依次排序,運用提升投產與創收比例的方式,從而提高資產的回報率。其次優化提升資產的質量,淘汰不良資產, 調整優化資產結構。定時對不良的資產、低質的資產以及無效資產進行處理和改進,第一個方法是將這些要被淘汰的資產進行分類,按其使用價值按高低排序, 并設計相應的處置方案;第二個方法是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置,可以列一個關于資產使用時間先后的清單,對于將來才用到的資產可以將其封存起來,或者是以承包出租的方式租賃給有需求的同行企業,增加租賃收益。針對永遠不需要的資產可以直接將其銷售變現,不要一并堆積在倉庫, 可能還造成對其的無形與有形的損耗;第三個方案是可以將原本投入在“呆料”“死料”的資源成本轉向優質資產,為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及服務等方面的保障,提升優質資產的高效率與高產量。但在資產處置過程中,管理決策層的管理理念是很關鍵的,有的領導認為低于資產凈值與估價出售是資產的賤賣與流失, 因為這樣會造成賬實不符,就是一種人為的資產流失,但是他們忽略了資產堆積過程中會存在無形與有形的耗損問題, 以及還要支付之后的管理費用, 若是能提前實現了部分資產的時間價值, 對企業來說也不算是一種資產的賤賣與人為流失。
(二)提高專業管理水平與運營效益
員工素質水平的高低也是影響企業創收的關鍵因素,加強專業人員的素質,創新培訓手段, 鼓勵他們學習新技術, 并能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例如,某個油田財務機構創新運用了經濟技術一體化的培訓方法, 從財務工作人員的價值管理方法入手, 幫助他們自主思考并找出經濟與技術之間存在的關系,從而使得企業既能減低成本又能提升資產的效益率與報酬率。
(三)加大無形資產的創收力度
注重無形資產的創收管理是企業將來一項很有潛力的管理工作,它是企業增加資產效益的利潤增長點,其發展空間與增長幅度都很客觀。所以,首先企業要對自身所擁有的無形資產的類型及總量進行統計, 同時也要掌握無形資產的資源, 其次是根據無形資產能給企業創造收益的高低進行順序排列, 并制定相應的無形資產收益標準目標, 然后朝著目標開展工作。最后,可以通過向使用企業的無形資產的使用者實施合理的收費標準的方法, 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從而提升無形資產的運營效益。
參考文獻:
[1]黎建凱. 優化企業資產管理效益的五個思路[J].經營與管理.2017(11):45-47
[2]戴國耀. 關于加強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思考[J].商業文化,2016,3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