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
摘 要:家庭金融是未來金融創新的重要領域。家庭金融研究受到歷史文化和數據獲取等因素影響,面臨諸多挑戰。從資產和負債角度的公司金融分析框架比較成熟,借鑒公司金融研究視角能夠推進家庭金融框架研究。消費資本資產定價理論將消費選擇理論與資產定價理論進行了融合,對家庭金融中跨期資源配置和人力資本等非交易資產等因素有很好的解釋。公共財政負債理論和公司財務杠桿理論能夠解釋家庭通過增加負債實現財富快速增長的現實。家庭金融研究框架完善過程中,需要對時間變量和家庭核心功能加以重視。
關鍵詞:家庭金融;框架;綜述
隨著創新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家庭金融領域的研究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家庭金融能夠反映經濟社會創新成效,家庭金融也是孕育創新的重要力量。目前家庭金融還屬于新興研究領域,受到歷史文化、數據可得等影響,美國金融學會主席John Campbell在2006年就職演講就提出了家庭金融研究領域面臨的挑戰,相對于飛速發展的家庭金融領域的實踐,家庭金融理論研究更多地是借鑒相關領域的理論,對家庭金融研究理論框架進行梳理對推進家庭金融研究非常必要。
一、資產視角下的家庭金融框架分析
與公司金融相對應,家庭金融是在不確定條件下通過金融工具實現資源跨期配置,達到家庭長期消費效用最大化的科學。消費資本資產定價理論將消費選擇理論與資產定價理論統一在一起,成為研究家庭金融的重要理論。
(一)消費資本資產定價理論介紹
消費資本資產定價理論是消費選擇理論在不確定領域的拓展。Robert Lucas(1978)和Douglas Breeden(1979)闡述了消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這個模型也稱為資產收益的代表性經濟人模型,在模型中,人均消費與典型消費者的消費流完全相關,則資產的風險能夠通過其收益與人均消費的協方差進行計算,模型將這個協方差稱作消費貝塔,這說明消費增長率風險能夠解釋資產未來預期收益的系統風險。在模型中,消費者消費對象可以是具有不確定收益的有價證券,消費者可以在當期或下一期之間進行選擇是否消費,即儲蓄或投資,若當期持有資產,則消費降低,當期效用水平下降,但預期收益會消費者未來消費水平,并提高未來效用。
消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解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兩個問題,風險資產的市場組合是模型的核心變量,若需要將投資者的非交易資產,比如人力資本,納入進來,則變量很難進行測算,而消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用消費增長率來衡量風險資產市場組合收益率,這點非常符合家庭金融研究的需要,人力資本是家庭金融研究中的重要變量。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未能很好地解決消費者的跨期選擇行為,而消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對消費者跨期進行資產組合選擇的最優行為進行了很好地解釋。
許多學者認為消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中代表性經濟人的效用函數過度抽象,無法解釋某些金融行為,他們將相對消費、損失消費和理性預期等因素納入到代表性經濟人效用函數中,對消費資本資產定價理論進行了發展。
(二)在家庭金融領域的應用
消費資本資產定價理論模型為家庭消費者金融決策提供了基本分析框架,比如家庭儲蓄行為、消費貸款和住房貸款等,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家庭金融行為不是理想狀態下個體的金融行為,其行為應該圍繞家庭核心職能展開,家庭金融決策有其特殊性,比如家庭金融行為影響的長期性、人力資本的非交易性。
為了簡化抽象,一般理論分析模型往往只考慮兩期或多期,而家庭金融決策會從生命周期甚至代際傳遞等的時間維度考慮問題,這使得家庭金融決策因融入歷史文化因素而變得異常復雜,時間跨度延長,利率或通貨膨脹等因素的重要性會顯著提高,實證中發現的家庭在風險市場上參與度有限和投資組合分散不足能夠在理論上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釋。
二、 負債視角下的家庭金融框架分析
住房抵押貸款的普及和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成為中國家庭負債水平上升的重要因素,證券市場融資融券規模擴大加劇了中國家庭財富分化。正面通過公共財政負債理論和公司財務杠桿理論對家庭金融進行框架分析。
(一)公共財政負債理論分析
為了保障國家財政支出,國家會有意安排公共財政負債,被稱為赤字財政,對于國家長期經濟發展,財政負債需要通過減少財政支出或增加稅收來解決,兩項措施都會影響經濟社會穩定,財政負債會產生代際影響,需要通過運用財政盈余、增加稅收或增發貨幣等措施避免。
金融是一種資金融通關系,家庭為了平滑支出,需要通過負債來實現。一個家庭的負債能力與其擁有的社會資本息息相關,隨著社會流動性增加和金融產品創新帶來的金融服務完善,家庭可以通過金融機構獲得負債,便這種負債規模與其收入和家庭資產規模高度相關,社會資本以信任為基礎,依賴熟人社會之間的人際關系抑制道德風險。
(二)公司財務杠桿理論分析
公司財務管理理論認為,負債能夠擴大公司經營規模,增加公司營業收入,進而提高公司整體價值。公司財務杠桿是反映公司使用債務融資程度的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等,杠桿率能夠衡量公司償債能力,比如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等指標能夠衡量公司短期或其它方面的償債能力。
不同于公司可以通過穩定的渠道實現負債融資,實現穩定的預期收益,家庭通過高杠桿增加房地產等資產會受到房地產價格變化和國家房地產信貸限制政策影響,通過融資融券等杠桿投資獲得收益也嚴重依賴股票價格波動和個體證券投資能力,因此,家庭通過增加杠桿提高金融資產規模的可持續性非常值得關注。
三、 家庭金融框架研究展望
由于家庭金融研究領域的面臨的數據可行性和模型的復雜性,家庭金融研究更多地是借鑒相關領域的研究框架,對家庭金融行為的解釋力度提高還需要更加完備的研究框架。在完善家庭金融研究框架過程中,時間因素和人力資本生成是需要關注的變量。
參考文獻:
[1]陸蓉,王策.金融學國際前沿研究二十年之變遷——歷屆美國金融學年會主席發言綜述[J].財經研究,2016,42(10):108-139.
[2]馬雙,譚繼軍,尹志超.中國家庭金融研究的最新進展——“中國家庭金融研究論壇”會議綜述[J].經濟研究,2014,49(09):182-186.
基金:西南財經大學訪問學者研究課題《家庭金融調查框架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