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碩 崔雯 高妍雯 劉盈盈
摘 要:移動互聯網時代短視頻的興起對突發性公共事件的報道提供了新的路徑。短視頻在“3·28”路虎燒車案和“北京豐臺搶孩子”案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個人手持終端使得個體的表達日益簡便和隨性。本文將對這兩起案件進行分析,并且借助媒介依賴理論來解釋在短視頻時代,視頻的傳播是怎樣對政府基層治理產生影響的。
關鍵詞:短視頻;媒介依賴理論;基層治理
一、UGC短視頻同媒介依賴理論的關系變化
(一)UGC短視頻的概念
用戶生成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是 Web2.0環境下一種新興的網絡信息資源創作與組織模式。UGC短視頻具有技術門檻低、參與共享性強以及內容碎片化程度嚴重等特點。
(二)短視頻時代受眾產生媒介依賴的原因
媒介依賴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受眾依賴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滿足他們的需求并實現他們的目標。在短視頻時代社會信息的發布催發了受眾對媒介的依賴,此時的信息不受費用和時間限制可被及時獲取,快捷的傳播方式、圖文聲都具備的體驗模式再加上豐富的創作空間極大的迎合了受眾的媒介消費心理,同時也滿足了受眾獲取社會事件參與感和存在感的使用媒介心理。
(三)短視頻時代受眾媒介依賴關系的變化
UGC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載體出現在大眾面前,使受眾媒介依賴關系發生了改變。新媒體時代,媒介依賴關系的變化主要是由媒介的傳播流程特點的改變而決定的。新媒體時代非線性、連環式的傳播流程取代了傳統線型傳播流程。這種傳播流程可能會帶來信息的泛濫和可信度的降低,但對受眾來講參與度和自由度都大幅度的提高了。
二、基于案例分析UGC短視頻的特點
就前不久發生的“3·28”路虎燒車事件來講,在微博上相關話題的關注人數在6萬人左右,網上相關視頻點擊率在25萬次左右。同時期各大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追蹤報道,在社交網站引起了軒然大波。針對“被害人報警數次仍遇害”這一事實,網友呼應相關部門若有失職絕不姑息。蕪湖警方因此被網絡輿論轟炸,處于被動地位。同年10月2日發生“北京豐臺搶孩子事件”,根據微博輿情檢測系統鷹擊發現現實,其網絡輿論熱度從10月4日開始呈現上升趨勢,至相關視頻得到廣泛傳播時達到最高點。
如今正處于一個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交匯融合的時代,短視頻領域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相當可觀,短視頻的出現為突發事件的報道提供了新的路徑。
通過對上述兩個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短視頻的幾個特點:
1.門檻技術低,受眾參與度高。UGC短視頻不需要高端的拍攝器材和專業的拍攝技巧,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所有。目前各視頻制作軟件也降低了制作和觀看視頻的門檻,雖畫質不是很清楚但依舊不妨礙其傳播力和影響力。
2.傳播速度快,共享性高。UGC視頻有著強大的社交屬性。目前的互聯網技術支持一鍵分享,當社交區和社交平臺的范圍變廣時,受眾群體的規模和視頻的活躍度也隨之增加。在北京豐臺搶孩子事件中,短短6天時間里,輿論發生了兩次翻轉、當事人車輪式發表說明,相關話題和視頻高達百萬次評論與轉發,可見短視頻傳播速度之快、影響力之大。
3.傳播內容碎片化。UGC短視頻有限的時長導致了其碎片化的傳播方式。在3·28路虎燒車事件中,每一個小的碎片都有助于網友對事件的分析,隨著信息越來越多,事情的發展走向也更加明顯。
三、基于案例分析UGC短視頻在突發性的公共事件中起到的作用
(一)時效性和功能性使其成為突發事件被觸發的主要因素
突發事件的信息源大多都是新媒體,UGC隨時隨地分享的特點使得其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任何公眾都可以作為事件的目擊者對突發事件進行報道。而又因為其具備一定的社交屬性,再同文字和圖片的對比之下更具現場感且更具真實性,因此,短視頻對受眾來將更直接生動且更具有說服力。在這兩起案件中,事件經得視頻的傳播變得更具影響力,因此才掀起了網絡輿論風暴。
(二)短視頻成為事件發展的“推動者”
國內短視頻的用戶數量不斷提升、規模不斷增大,因此廣泛的參與度為短視頻成為事件的爆發點提供了良好的群眾基礎。隨著事態的升級和傳播人群的增加,該視頻所反映的事件會受到媒體和相關部門的關注,
(三)有助于還原事情真相并進行輿論引導
在事件解決的過程中,避免不了會有謠言出現。而視頻運用畫面、語言等方式佐證事實可以極大力度的控制謠言的傳播。當事情發展到一定程時個別“意見領袖”也會借助短視頻來傳達自己觀點,增強輿論的引導力度,糾正事件的發展方向。
四、基于案例分析UGC短視頻在突發性公共事件中對政府基層治理起到的影響
使用媒介及使用媒介提供的信息是受眾在媒介依賴里面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一般受眾期望滿足其實用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而在政府處理突發性公共事件的過程中,受眾的媒介依賴會被放大,在這兩起案件中,受眾對短視頻傳播內容的態度及對相關媒體的態度,對相關部門的處理行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UGC短視頻內容的出現可以促進社會共同治理,使受眾成為社會事物的參與者。從“北京豐臺搶孩子”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公民一直緊密關注這件案件的發展動向和官方的處理結果。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僅會提高相關部門的處理速度也會保證結果的公平性。北京豐臺搶孩子事件過后,社會再次將拐賣兒童、家庭糾紛等事情提上宣傳日程,受眾對于這些事件的認識程度也隨之提升,這是后續對社會的良好影響。在“3?28”路虎燒車事件中,一定會給相關部門敲響警鐘,在未來的工作過程中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以免再造成不好的影響。
(二)消極影響
因為UGC短視頻本身門檻低、傳播范圍廣的特點,使得其在治理方面仍舊存在許多漏洞,沒有系統的措施可以保證視頻傳播的有效性。并且受到時長的限制,30秒的視頻不足以還原整個事情的發展過程,在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方面,短視頻受到了巨大的挑戰,也給政府的公共事務治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伴隨著特殊事件的情緒化表達,非但不利于事件的解決,還會對政府公信力造成傷害。短視頻內容的快速傳播會降低政府的回應速度,導致政府的后續工作變得被動。從“3.28”路虎燒車事件來看,該事件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在社交平臺上一經發布便引爆輿論場,網絡輿論隨著事件的發展經過多次的反轉,從質疑案件受害人的身份和收入來源以及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系,到最后網友將矛頭轉向蕪湖警方。在此次事件中,對應的政府基層單位蕪湖市公安局,未能把握發聲的時機,導致在輿論場中一直處于弱勢。
結語
短視頻時代已經到來,它為受眾提供了一種不可被替代的服務。同時短視頻也成為新聞事件報道的新方式,并對突發事件的報道起著巨大的作用。短視頻的整治是日后需要研究的重點方向,同時有關部門也需要加強基層治理,做好及時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
參考文獻:
[1]蘇妍 程前. (2017). UGC短視頻——突發性公共事件報道的新路徑. 新聞研究導刊, 18-19.
[2]謝新洲.(2004). “媒介依賴理論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實證研究”.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18-224
[3]劉逍瀟.(2017). “短視頻”APP的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 江西師范大學
[4]于旻生.(2012). 新媒介環境下的受眾媒介依賴研究. 中南大學.
作者簡介:
陳碩、崔雯、高妍雯,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新聞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網絡新媒體方面研究。劉盈盈,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碩士研究生。
*課題項目:本文受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院學術新苗項目資助,是“媒介依賴理論下短視頻對基層治理的影響”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組成員:陳碩、崔雯、高妍雯、劉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