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
摘 ?要:目的:分析消化道息肉糖尿病患者術后應用綜合營養干預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50例消化道息肉糖尿病患者,以任意編號的方式納入實驗組與參照組(n=25)。為所有患者經無痛胃腸鏡下實施氬氣刀凝固術,參照組實施一般膳食指導,實驗組在此基礎上接受綜合營養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手術前兩組患者的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白蛋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手術后實驗組患者的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白蛋水平相對較低,組間差值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實驗組患者出現2例不良反應,參照組患者出現6例不良反應,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消化道息肉糖尿病患者術后實施綜合營養干預,有助于合理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消化道息肉糖尿病患者;術后預后;綜合營養干預
消化道息肉為胃腸道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所形成的腫物,結合患者的病變位置,具體可以劃分為胃息肉、食管息肉等[1]。內鏡下實施氬離子凝固術,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療效好、安全性較高以及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等優勢[2]。患者手術后多常規禁食24h后進食流質食物,患者的個人營養知識掌握情況,將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機體狀態,關系到患者手術治療的效果。文章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50例消化道息肉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分組調查的結果展開論述,且將內容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50例消化道息肉糖尿病患者,以任意編號的方式納入實驗組與參照組(n=25)。實驗組中男女占比為14:11,年齡取值在42-76歲之間,均值為(55.16±1.54)歲。上消化道息肉21例,下消化道息肉4例。參照組中男女占比為13:12,年齡取值在43-76歲之間,均值為(55.18±1.51)歲。上消化道息肉20例,下消化道息肉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注,內窺鏡下確診消化道息肉,且可以實施氬氣刀凝固術治療。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組間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區別(p>0.05)。
1.2方法
為所有患者經無痛胃腸鏡下實施氬氣刀凝固術,術前常規禁飲禁食等,抑酸且補液,參照組實施一般膳食指導,術后2d服用降糖藥物,飲食由患者自主選擇,以清淡、細軟食物為主,比如稀米湯、藕粉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接受綜合營養干預,具體方式如下。
1.2.1健康宣教
為患者實施營養知識的一對一講解,術后禁飲禁食24h,口服高血糖專用配方腸內營養制劑,其中包含水解多肽、乳清蛋白等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3]。100mL/次,間隔3h,500mL/d,持續服用3-5d。患者出院后仍然可以穿插在每日3餐后服用,100mL/次,300mL/d,一直到患者手術結束后10d。耐心回答患者的提問,由專科營養醫師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營養飲食指導單,使患者能夠科學飲食。
1.2.2心理護理
為患者介紹諸多成功的治療案例,講解科學飲食的重要意義,使患者能夠保持信心。多鼓勵患者,且可以引導患者之間建立微信群、QQ群等相互鼓勵,相互監督。為患者介紹日常生活中可以傾聽一些輕音樂,保持靜息與身心放松,避免患者血糖波動。
1.3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x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0.05。
2結果
2.1手術前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對比
手術前兩組患者的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白蛋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手術后實驗組患者的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白蛋水平相對較低,組間差值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參照組與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治療期間實驗組患者出現2例不良反應,參照組患者出現6例不良反應,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3討論
內鏡下氬氣刀凝固術治療消化道息肉糖尿病,具有安全有效、操作便利的特征,患者手術后營養干預的效果,會直接影響患者的體質狀態,關系到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4]。常規手術后患者多進食米湯、藕粉等高碳水化合物,患者進食后血糖易于上升[5]。但是限制進食或者攝入量過少的情況下,則易于誘發低血糖反應。科學控制患者術后飲食情況,對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具有較大影響。
綜合營養干預的方式下,能夠基于患者的個性化、差異性情況實施營養干預。結合患者的糖尿病史、年齡性別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等,制定個性化的綜合營養干預方式[6]。在術前營養知識指導、心理疏導,術后早期口服營養液、營養配方粉等方式下,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患者術后不良胃腸反應發生率,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
營養干預期間,需要積極與患者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提問,為患者講解早期腸內營養干預的重要意義[7]。手術后禁飲禁食24h,為患者提供自制的腸內營養液。水解多肽、乳清蛋白等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能夠在滿足患者機體能量需求的基礎上,避免患者血糖水平上升。每日按照要求服用100mL/次,間隔3h,500mL/d,持續服用3-5d。保證每日攝入的劑量科學,降低患者不良反應與并發癥發生率。
綜合營養干預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耐心回答患者的提問,由專科營養醫師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營養飲食指導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脹氣食物。患者出院后仍然可以穿插在每日3餐后服用,一直到患者手術結束后10d。手術后15d到30d,還可以結合患者的身體情況,指導其逐步過渡為普通糖尿病飲食。干預期間需要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結合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科學調整營養干預的方式。在科學的指導方式下,使患者能夠形成正確的飲食習慣,為患者介紹定期復診的必要性,飲食控制的重要價值等等,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也能夠為患者帶來全新的臨床就診體驗。
孫海嵐,張玲,何秀梅等[8]在研究報告中,以60例消化道息肉的糖尿病患者為調查對象,隨機將患者納入對照組與干預組。對照組給予膳食指導,干預組在膳食指導的同時,予以腸內綜合營養支持等。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的術后2hPBG水平、2hPBG水平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干預組患者在腹瀉、餐后傷口隱痛方面與對照組比較也存在顯著差異,對照組有1例患者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干預組未發生并發癥,表明綜合營養干預的價值,能夠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控制患者血糖的波動,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本次數據調查結果顯示,手術前兩組患者的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白蛋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手術后實驗組患者的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白蛋水平相對較低,在綜合營養干預的方式下,能夠科學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為患者術后的快速恢復能夠奠定良好基礎。治療期間實驗組患者出現2例不良反應,參照組患者出現6例不良反應。接受綜合營養干預的患者,其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感受,且有助于保證手術治療的效果,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本次臨床調查的結果與相關參考文獻研究結果相符,進一步證實了綜合營養干預在消化道息肉糖尿病患者手術期間應用的價值,適合于臨床應用。
綜合上述內容,消化道息肉糖尿病患者術后實施綜合營養干預,有助于合理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建議在消化道息肉糖尿病患者治療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葉.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內鏡下切除術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安全性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8):1666-1668.
[2]屈家滿,潘偉.膳食調整單不飽和脂肪酸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脂糖代謝及母嬰結局的影響[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8,9(20):5511-5516.
[3]步延芳.醫學營養治療對慢性腎小球腎炎并發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對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尿素氮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19):2342-2344.
[4]孫桂麗,王彩珊,盧連,等.個性化醫學營養治療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母嬰并發癥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8,40(18):2169-2172.
[5]孫玲,胡香英,帥水云.低血糖指數醫用食品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體重及餐后血糖、胰島素水平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8,39(18):2816-2819.
[6]陳欽明,黃麗暉,余練,等.消化道息肉臨床、病理學特點及內鏡下治療方法總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9):43-44.
[7]郭喜山.探析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內鏡下切除術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5(01):104.
[8]孫海嵐,張玲,何秀梅,等.消化道息肉糖尿病患者術后應用綜合營養干預效果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9):2884-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