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較深入地分析了路橋工程中的常見病害成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預防策略,對于加強路橋施工過程管理及控制,提高路橋施工建設質量具有十分積極地作用。
關鍵詞:路橋工程;病害原因;預防策略
1.前言
在公路建設中,橋梁工程是比較重要的一項內容。其施工質量對于使用功能、耐久性及安全性具有直接影響。橋梁產生的常見病害主要源于未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施工中應結合實際,采取針對性地策略,加強管理控制可能產生病害的施工環節,將可能存在的隱患及時消除,以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2.路橋工程中的常見病害及原因
施工環境、地質條件、工程材料、施工技術、工藝等因素對橋梁工程施工都具有一定影響,有很多原因會引發橋梁病害。根據橋梁發生病害的部位一般通常可分為上部、下部及附屬結構病害三類,橋面滲水、鋪裝損壞、梁板裂縫、橋頭跳車及支座損壞等病害都比較常見。以下分別對這些常見病害分析,并有針對性性地提出了施工中的相應預防策略。
2.1橋面鋪裝損害
在橋面鋪裝層中裂縫是一種最普遍的常見病害,在形態上裂縫主要分為橫向縫和縱向縫,根據裂縫深度分為貫穿縫、表層縫。其產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一是因不平整的梁板頂面或梁板相鄰之間存在較大高差,導致現澆混凝土在橋面鋪裝部位存在不均勻厚度情況,受行車荷載作用薄弱部位產生裂縫;二是橋面鋪裝鋼筋網片為達到準確的位置鋪設,垂直方向與居中存在一定偏差,鋪設高層存在較大差別,一些位置鋼筋網片與梁體頂面貼近,橋面混凝土不能均勻受力,容易損壞鋪裝層;三是橋面鋪裝混凝土配合比未嚴格控制、達不到較高的拌合質量、不能嚴格落實養護措施等都造成混凝土強度與設計要求相比較低,對行車荷載和應力作用的抵抗存在一定差距;四是橋頭跳車和伸縮縫破壞導致一系列的連鎖破壞;五是連續梁橋、懸臂梁及拱橋等結構因荷載作用而形成負彎矩或拉力,受拉力作用影響,負彎矩區裂縫在橋面鋪裝層產生,進而損壞橋面鋪裝;六是防水層鋪裝后發生的破損影響了橋面鋪裝。
2.2支座病害
橋梁支座主要是連接橋梁上下部,將來自橋梁上部的壓力傳遞到蓋梁、墩柱及臺帽,在橋梁受力部位中具有關鍵性作用,以橡膠支座為例分析其病害的表現:一是支座發生變形。主要是因支座不具有較高質量、安裝脫空或達不到水平狀態、吊裝梁板時產生斜向擠壓、受外力作用而產生移位等原因導致支座發生偏壓,進而引起支座變形,嚴重的還造成開裂。二是支座出現老化。長期使用的支座,橡膠材料容易發生不同程度的老化,進而產生開裂。三是鋼板發生銹蝕。因支座鋼板沒有采取除銹、防銹處理措施,進而產生銹蝕,對支座結構使用壽命產生不利影響。
2.3橋梁伸縮縫病害
因大部分橋梁伸縮縫的施工都完成于橋梁工程建設后期,在此過程中,路面及其它后續工程相繼施工,施工管理重點逐步轉向橋梁工程外的其它施工項目,對伸縮縫施工放松了管理,對伸縮縫質量易引起隱患。伸縮縫部位病害比較常見的有四種:一是預埋鋼筋在橋梁墩、梁板及臺帽部位的伸縮端沒有達到準確位置,與伸縮裝置之間無法正常連接或不能完全連接、焊接達不到較高質量,力不能均勻傳遞,對伸縮裝置與橋梁連接之間穩定性及整體性造成一定影響,易使伸縮裝置發生變形,在連接后澆筑混凝土部位產生裂縫。二是安裝伸縮裝置缺乏平整性或后澆混凝土銜接橋臺、梁端有待進一步平整,產生起伏或錯臺,受反復沖擊的行車作用,破壞后澆混凝土和伸縮裝置。三是沿路線方向兩側的伸縮裝置未采用較高質量的混凝土、也沒有達到較密實的振搗或需清理干凈混凝土澆筑界面,這都容易導致混凝土部位產生現裂縫、破損。四是伸縮裝置安裝時,未設置準確的預留伸縮量,在外界氣溫發生變化時,易導過于拉伸的致伸縮縫失效,或推移擠壓對伸縮裝置和混凝土造成損壞。
3.路橋工程施工中常見病害的預防策略
在施工中應對易發生病害位置重點進行控制,對各工序認真檢查、處理、嚴加管控,才能對可能產生的病害進行有效預防。
一是加強管控橋面鋪裝施工質量。對梁板預制加強質量控制,保證梁板幾何尺寸與要求相符,頂面平整不存在起伏。對吊裝后梁頂高程嚴格控制,保證梁板間錯臺明顯,進而確保橋面鋪裝保持均勻厚度。對鋼筋網片準確定位,使網片上下保護層厚度與要求相符。對橋面鋪裝混凝土配比嚴格控制,達到振搗要求。施工應將高溫時段避開,覆蓋養護認真實施,確保鋪裝層質量。對墩頂負彎矩施工加強控制,負彎矩鋼筋準確施張。對橋面鋪裝與防撞墻、連接防撞護欄邊角及與防水層接縫等重點部位加強施工質量控制,使防水層達到預期效果,避免橋面受到水的侵蝕。
二是控制好支座安裝質量。選擇與要求質量相符的支座,在源頭上確保安裝質量。安裝前對墊石位置、平整度及高程全面檢查,準確定位,確保安放水平、密貼。吊裝梁板時在支座上垂直落穩,避免發生偏壓。若發生脫空現象時采用鋼板調整,確保支座受力均勻。支座安裝防塵罩以延緩老化,對不合格支座及時進行檢查更換。
三是加強管控伸縮縫施工質量。對伸縮裝置預埋鋼筋嚴格控制質量,使其準確連接,確保焊接質量。伸縮裝置焊接安裝時應對頂面與前后橋面平整度重點檢查,對存在偏差的部位及時調整。
4.總結
綜上所述,施工質量管理控制是預防橋梁病害的關鍵,施工前應深入分析導致路橋病害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前制定有針對性地預防策略并嚴格執行。只有對施工質量加強控制,嚴格遵循有關施工規范標準,在施工材料、建設工序、檢驗等方面嚴格把關,才能使產生的路橋病害得到明顯減少。
參考文獻
[1]袁濤.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7.5
[2]陳霞.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分析探究[J],工程技術,2017.10
[3]沈振飛.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分析[J],工程技術,2016.15
[4]張建春.公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山西建筑,2016.8
作者簡介
韓寶楠(1986-),男,漢族,山東人,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道路與橋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