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人們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居住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正向著植物配置與景觀小品、小道、裝飾等景觀和諧統一的方向邁進。植物配置作為園林景觀設計中較為重要的環節,對于提高園林景觀效果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就將對居住小區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問題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居住小區;景觀設計;植物配植
1居住小區綠化植物配置的作用和意義
傳統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主要重視的是其視覺效果的體現,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植物配植逐漸向視覺和生態效果融合的方向轉化,在保證整體視覺效果的同時,提升景觀的生態性。同時在景觀設計中,科學合理的選擇搭配植物還能夠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進而給人員不同的視覺感官體驗,為人們學習、交流、娛樂、休息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另外,合理的植物配植還可以改善小區內的空氣質量,構建一個健康的生活場所。
2居住小區的植物配置
2.1植物配置基本原則
在植物配置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有三點:
1) 因地制宜
植物的選擇應以本土植物為主,配以少量外地植物,以確保植物成活率,保證各季節均有可供觀賞的景觀。
2)和諧共生
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合理布置景觀,減少植物之間的相互影響,保證生長質量和效果;
3)以人為本
植物的選擇應建立在保證居民身體健康的基礎上,起到改善人體機能的作用。此外,要對植物的形狀、高度以及顏色進行合理規劃,提高景觀的藝術和觀賞價值。
2.2結合光影、四季變化合理配置植物
通過光影的合理利用能夠實現自然和植物生長之間的結合,展現出植物的不同美感。而色彩的運用則可以營造更多的想象空間,增強景觀設計的靈活性。綠色植物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體現不同的生長特征,在植物配置中,應充分利用這一特性,加強景觀設計內容的豐富性,營造不同的景觀效果,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2.3合理利用山體和水體進行造景
在小區景觀設計中,可以利用水體的自然輪廓進行植物的合理布置,在山體上栽種松柏類的植物,以實現建筑與景觀的有效融合。以某市居住小區為例,其在植物配置中采用了點帶面的設計方式,這樣不僅可以突顯色彩和平面布局效果,還可以實現景觀與建筑和道路之間的結合,凸顯了景觀設計美感,增強其實用性。
3居住區園林綠化植物配置
3.1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
在選擇園林綠化植物時,應充分結合居住區的自然環境和實際情況,高度重視居住區土質、日照以及水源等多種因素,從而選擇合適的綠化植物。在選擇樹種時,應以居住區的環境現狀為基礎,選擇能夠順應該居住區環境特點的樹木,保證樹木的健康生長,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同時還要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居住區的采光和通風效果,做好病蟲害防治。另外,綠化用地和居民樓的距離要求也十分嚴格,規定綠地與居民樓之間的距離在20m以上,以此有效避免植物生長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普通居住區內,立體植物較為常見,其主要是指居民樓陽臺、屋頂等區域能夠種植的植物。居民區的立體綠化通常設置在山墻和圍墻等位置。如爬山虎和薔薇等。選擇立體植物的過程中要全面掌握植物的屬性,從而避免植物生長過程中對居民的日常生活構成不利影響。為防止蛇類攀附于植物當中,需選擇隱蔽性不強的植物類型。花卉也是居住區綠化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選擇花卉時需高度關注花卉的欣賞價值和公益價值。在選擇花卉類型時,要結合花卉種植的具體位置以及花卉的基本屬性,避免選擇有毒的花卉,同時也應避免選擇可能引起過敏的花卉。這里花卉的選擇尤其關鍵,只有科學選擇花卉類型,才能真正的為人們創造優美和諧的生活空間。
3.2居住區園林綠化植物配置
居住區園林綠化中,要合理配置不同的綠化植物,注重植物之間的協調與搭配,且植物的配置與選擇也影響了綠化的整體效果。
首先,在居住區園林綠化植物配置中,應合理控制園林內部空間的協調性,也就是空間搭配。園林空間搭配中的內容較多,如居民樓與植物之間的搭配、植物之間的色彩搭配和植物層次的搭配等。在植物配置的過程中,只有充分保證搭配的合理性,才能營造出更加優美舒適的空間,提高居住區的環境質量。如在居民樓附近的墻體上可種植適量的玫瑰花,這種植物設置方式可極大地豐富居住區的色彩。另外,還可在喬木下種植適量的綠色植物,以此起到優化植物層次搭配的作用。
其次,植物之間的搭配中應高度重視不同植物之間生長的抑制性特征,相互抑制的植物不可搭配在一起,這種植物若搭配在一起就會抑制植物的正常生長,進而影響景觀的效果。同時某些植物具有較為明顯的相似性,對于特點相似度較高的植物,應將其搭配在一起,為管理人員創造更大的便利,做好管理與維護工作。
最后,在居住區園林配置中還應高度重視配置是否能夠推動生態環境的建設與發展。居住區園林綠化植物配置后,需保證生態環境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合理配置植物,從而提高居住區生態系統的質量,使園林植物為居民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此外,園林植物配置后,注意合理預測配置的整體效果,如植物近期的生長狀況及長成后的景觀效果等。由于園林植物生命力較強,會不斷更新換代,所以要考慮到植物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以及植物的生長速度等多種因素。并結合園林植物種植地的自然條件,預測植物的生長情況。且在植物配置中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植物安全防治工作,確保生態結構和植物群落的穩定性。從以上可以看出,在居住區園林的綠化植物配置中,除了做好配置工作外還需科學選擇植物類型,加大配置后的管理力度。
4結語
為了有效改善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景觀設計中,要注重植物配置的合理性,選擇不同的布局手法強化景觀建設的整體效果,進而彰顯出小區景觀的獨特性和藝術性。
參考文獻
[1]李艷,劉玉婷,賀瑋.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J].現代農業科技.2010(07)
[2]程袁華,張延龍.對居住區植物景觀設計的研究與思考——以深圳市居住區為例[J]. ?安徽農業科學. 2007(15)
[3]郭春華,李宏彬.濱水植物景觀建設初探[J].中國園林.2005(04)
[4]沈建軍,何正萍,錢旭彤,汪志明.住宅小區植物景觀的營造——以杭州·原舍花苑居住小區植物景觀設計為例[J].林業調查規劃.2007(05)
[5]王志勝,曹福存.人文內涵在植物景觀設計中的體現——以世紀龍庭小區為例[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
[6]劉敏.居住小區植物景觀設計探討——以法式風格小區、現代風格小區為例[J].科技展望.2015(11)
[7]閻航,劉杰超.北方居住小區與別墅庭院植物景觀設計的差異[J].住宅與房地產.2016(33)
作者簡介:閆曉璐(1980.10—),女,漢族,籍貫:遼寧沈陽人,工作單位:沈陽市園林規劃設計院,高級工程師(主任工程師),畢業于沈陽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15級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