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君
玉雕是用玉石為材料反映生活,表現藝術家審美觀和審美理念的造型藝術。其創作模式,設計原則,藝術風格,都與它所用的材料特性有密切關連。而玉石的特性是形狀各異,堅硬質脆,光澤透明,色彩豐富,且表里不一,變化多端。玉石的這些特性,決定了玉雕創作與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原則,即面對一塊玉,不是想要把它雕成什么,而是要看它適合雕成什么?只有掌握了玉石的特性,才能合理用料,因材施藝,創作岀理想的玉雕作品。一個優秀玉雕設計者概應該把握好以下三點。
一、相玉審料
玉雕創作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相玉審料,把玉料由表及里觀察清楚。通過相玉,弄清玉料的形狀、體積、花紋;玉中有沒有紋綹,紋綹的大小、深淺、走勢;玉中有沒有“臟”,臟的部位、面積、深淺;玉中有沒有石線、雜質等。這些基本情況都必須搞清楚。有的玉料外皮包著一層氧化皮或風化層,里面情況看不清楚,對這種玉石,需要問玉。問玉的方法就是剝皮,把包裹玉料的粗糙表皮剝掉,這樣便可看清玉體內部的情況。而后,把沒有利用價值的雜質除掉。對玉中的“臟”,要用剜臟去綹的技藝把臟剜掉去凈,讓美玉無瑕。有時候“臟”也可以利用,用好了還會給作品添彩,甚致能變“臟”為俏。對玉中的綹,要利用剜臟去綹的技藝,能去凈的一定要去凈,綹的存在會影響到玉的質量,進而影響作品的藝術效果,因為有綹有裂的作品就是有瑕疵的作品。可是,有的玉料中的綹裂是無法完全去掉的,這就要求在設計和雕刻過程中進行掩飾,處理好了是看不出瑕疵的。經過相玉問玉,弄清玉料內外情況,才能做到合理用料,才能根據玉料的具體情況,選擇一個適當題材。如我們的作品《春山雨霽》,其原料是一塊綠色岫玉,外觀是單一的綠色。經過扒皮問玉發現綠中有黑色,綠色下面有大面積乳白色。根據此玉的具體情況,我覺得此玉適合雕刻山水作品。于是我們把此玉設計成初春雨后的青山,把黑色設計成山石群峰,把綠色設計成青松、樓閣;把乳白色設計成瀑布、云霧。作品雕成后取得了非常好的藝術效果:一座雨后青山,清新、翠綠,山谷云霧彌漫;山峰、樓閣,半隱半現,整個作品宛如一幅水墨畫,受到業內人士的稱贊。
二、因材選題
看清了一塊玉料,才能選題、施藝。選定了題材就可以進行創意構思。玉雕的創意構思就是設計前的醞釀。在動筆設計之前,根據玉料具體情況,確定作品要表現的內容、思想,也就是打腹稿,想出幾個方案,初步確定題材內容和立意。構思立意,一般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情況,一是根據玉料的形狀、色澤及綹裂的分布情況進行構思,要隨形造型,根據玉料的具體情況構思內容。二是考慮畫面上要出現哪些具體景物,需要用什么手法去雕刻這些景物。比如是純物體雕琢還是帶景物雕琢,玉中有哪些俏色,怎樣巧用這些俏色?同時還要考慮雕琢這些景物需要什么技法,哪里需要立雕,哪里需要圓雕,哪里需要浮雕,哪里需要透雕和鏤空,都應做到心中有數。比如,要設計一件帶鏈條的作品,就必須考慮鏈條需要多長,總共要刻岀多少個玉環,用哪部分玉料做鏈條,玉環的大小、形狀等都要精心設計。否則,刻玉環的玉料不夠用就會影響作品全局。三是合理布局。就是作者依據自己的構思和立意,把作品中所要表現的景物,如山石、人物、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亭臺樓閣等一切內容,進行取舍、組合及高低、遠近分布等,有計劃,有秩序地安排到作品適當的位置,使之成為一個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的藝術整體。特別是大型作品,景物形態較多,一定要縱觀全局,周密安排,合理布局。確定人物的主次、建筑物的分布、花草樹木及各類動物的位置,努力使作品成為一幅品位高雅,優美動人的立體畫卷。如我們的大型壁畫作品《錦繡峨眉》,其原料是岫巖花玉,經過扒皮問玉,切成一塊塊玉板,發現玉中異彩紛呈,紅、綠、黃、藍、紫、白等各種顏色交織在一起,這樣的玉料最適合雕刻山水作品。我們研究決定,利用這些玉板雕刻大型壁畫《錦繡峨眉》,嘔歌峨眉秀麗風光,表現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黑色紫色設計成山石;把綠色設計成青松、翠竹;把紅色設計成朝陽、樓閣;把淡黃色設計成片片山花;把乳白色設計成云海、飛鶴、瀑布、溪水、浪花;作品雕成后: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青山、綠水、蒼松、翠竹、紅日、紅樓,云霧繚繞,瀑布飛流,一群白鶴飛上藍天……作品不僅工藝精湛,意境幽美,文化內涵豐富,而且主題重大,具有強烈的時代感,所以很快被成都一家大酒店看好、收藏。
三、巧用俏色
玉石有單一顏色的,也有多種顏色的。如岫巖蛇紋石玉的基本色調為綠色,綠中也常有紅、褐、黃、藍、白、黑、紫等顏色。通常,艷麗的顏色被稱為俏色。岫巖花玉,色彩更加豐富艷麗。玉雕創作必須根據玉料中的俏色進行巧妙構思、設計。用巧玉中的天然俏色,就可能使作品產生巧妙的藝術效果。在設計過程中如何巧用玉中俏色,這要看設計者的功夫,功夫不到者,既使最艷麗的俏色也用不到巧妙之處,功深藝高者,既使遇到“臟”點也會能變“臟”為俏。在玉雕設計中,運用俏色應做到一絕,二巧,三不亂。所謂絕,是指運用玉中俏色創作出最高境界,最佳效果,在藝術上成為絕無僅有,絕處逢生,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它能岀其不意的引起觀賞者拍案呌絕;所謂巧,是指對一件作品里主色調以外的各顏色,或者在雕琢中突然出現的異色,進行巧妙處理、運用,取得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給人以巧妙之感;所謂不亂,是指對含有多種顏色的玉料,運用的合情入理,層次分明,使觀賞者不會感覺眼花了亂。就是說,俏色不可多用,不可亂用,要舍得割愛,善于取舍,把俏色用的干凈利落,恰到好處。如我們的作品《群峰競秀》,其原料是一塊花玉,經過扒皮問玉,深層了解,其主色調為綠、黑、白三色,白中又分布星星點點的紅色。此玉若是把白中的幾點紅用好了,便可收到巧妙的藝術效果。經過多日醞釀,我們決定把大片白色設計成一群飛鶴,把點點紅色布局到幾只鶴的頭上,使其成為丹頂鶴;把黑色設計成山石雄峰;,把綠色設計成青松。作品雕成后非常搶眼,綠色松濤上一群紅頂白鶴展翅飛舞,非常巧妙。
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能體現一種韻味、一種魅力,令人嘆為觀止,回味無窮。這種韻味具體體現在作品的設計與構思乃至主題的確立、俏色的運用上。這些都能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而這種充滿韻味和魅力的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如創作人物作品時,如果就設計一個人物,構圖就顯得單調、呆板,如果將人物與故事、環境聯系起來,就會使作品內容豐富,充滿文化內涵,進而就會產生韻味。神話故事、歷史傳說、名人雅士等,均可用于玉雕作品中,使作品不僅具有文化內涵,而且具有故事情趣、藝術品位,從而會大大提高玉雕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作者簡介:岫巖大軍玉器廠廠長兼總工藝師、中國玉雕藝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