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
摘 ?要:水工環在礦山地質勘察過程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為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了有效的技術保證。為了做好礦山地質勘察工作,本文深入研究了水工環在礦山地質勘察中的問題,并結合具體工作實踐,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希望進一步闡述,能夠為相關工作開展提供有效保證。
關鍵詞:水工環;礦山地質勘察;防治策略
引言
水工環在礦山地質勘察中發揮這重要作用,為了提高管理,要明確其工作開展實際,要積極制定完善的防治措施,科學分析地質勘察過程存在的問題,以此才能進一步提高工作認識。作為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實際研究過程,要遵守相關規定,積極研究有效的勘察措施,保證水工環在礦山地質勘察過程得到有效應用。
1水工環地質勘探
1.1水工環地質勘探分析
在進行水工環地質勘探的時候,要對于勘探區域的情況進行考察,以選擇合適的勘探方案。采取精度較高的勘探技術,同時保證及時的對于勘探區域進行位置設定,勘探中可以應用高、低電阻等方式對于地質勘探內容進行對比分析。通常在進行水工環地質勘探的時候,主要是要對于水中的基層巖石頂板深度以及水域的水位進行勘察,以保證對于水域的了解。
1.2水工環地質勘探的主要工作
由于對于水文進行地質勘探的時候,并不同于其他領域的地質勘探,受到水域的影響,地質勘探更為復雜,也更難。在對于水文進行勘探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地質設計模式的整體需求,只有保證了對于需求的了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針對地質學的特殊性進行調整。在進行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的時候,勘探人員首先要對于勘探區域的自然環境進行了解,保證對于區域的各種地質問題進行仔細的分析評估,確定不同因素對于勘探的影響,從而選擇更合適的水工環地質勘探應用形式,確保地質勘探工作的順利進行。
2水工環在礦山地質勘察工作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對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
首先,由于水工環工作具有很大的復雜性,并且會涉及到很多不同方面的內容,包括礦山地質勘測、人員分配等等,還需要專業的器材,從而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很多單位在開展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時,都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單位為了節約成本,并不愿意在這項工作當中增加資金的投入,使得地質勘查部門的設備陳舊[3]。另外,一些單位的工作效率不足,到時資金很難及時到位,導致對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
其次,當前水工環在礦山地質勘察工作有很大的專業人員的缺口。如前文說所屬,這項工作需要使用到專業的設備,所以對人員的專業性要求非常高。而當前,由于重視程度的不足,使得技術沒有得到有效的更新,許多水工環在對礦山進行地質勘查時,仍然使用著過去的技術,人員的能力無法跟進,缺少懂得新技術的新人,造成人員的整體素質無法滿足工作的是需求。
2.2勘察效果轉換不到位
為提升礦山地質勘查的效果,工程部門在通常情況下都會同時進行多項不同的勘察工作,并通過不同勘察的比對和綜合分析,來得到全面的礦山勘察結果。這樣的工作方式,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當中,會存在很多困難,影響到最后的效果。由于勘察項目很多,就對管理提出了要求,由于當前的管理水平不足,導致勘察結果無法有效的被使用,一些項目甚至半途而廢,難以實現計劃中的全面勘察,使得勘察目標無法被實現。
2.3勘察工作監管不足
在勘查工作進行時,需要根據項目類型的特殊性,綜合分析各項內容,從而進行及時有效的分析,還要考慮到勘察地點的周邊環境,并對產生變化的因素情況進行充分考慮[4]。當前勘察過程當中,由于缺少到位的勘察監管,以及一部分工作人員并沒有了解地質勘查的模式,使得勘察無法得到有效的結果。對于勘察而言,需要有效的和環境相結合才能讓工作的意義提升,在沒有充分考慮環境因素時,一些必要的勘查工作就會被忽略,提升整個勘察工作的難度。
3水工環地質勘查技術的應用措施
水工環地質勘察技術主技術應用包括以下幾種:
3.1GPS技術
主要應用于野外采集準備工作和野外基站相關位置選擇。GPS技術的應用,需要作業人員建立自定義相關坐標系統來完成對坐標系統的定位,在實際的Lon/Lat坐標轉換中,以GPS接收機的基站和流動站設置,實現信號的接收和采集,并在數據差分處理中,以相關測量坐標的精準定位,實現野外作業采集測量與實際水工環作業適應和一致性。針對野外基站相關位置選擇的勘察,無論是山區還是密林區,選擇通視條件比較好的位置進行采集處理。實際坐標定位,以滿足相關控制點的精度要求,避免差分值的實際精度降低。
3.2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多應用在農業方面和林業方面。農業方面,用于監測耕地變化、調查作物分布、估測糧食產量。作物監測包括農作物面積、長勢情況、產量估算、土壤墑情、病蟲害等作物信息監測。遙感技術可快速獲取宏觀信息,對耕地、草地、水等農業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進行監測與評價,從而為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農業規劃、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提供科學依據。遙感技術可以對旱災、洪澇等重大農業自然災害進行動態監測和災情評估,監測其發生情況、影響范圍、受災面積、受災程度,進行災害預警和災后補救,減輕自然災害給農業生產所造成的損失。
3.3地理信息系統技術
該技術通過影像傳輸,對地表能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災害等情況進行記錄;通過對地質調查數據庫信息系統的優化處理,在區域內數據信息的采集,達成了綜合服務人類的效果。此外,還以其圖片、視頻、空間數據等對空間數據進行分析管理,進而在實際勘察需求中,達成綜合性數據庫建設,還包括RTK技術[(Real-time kinematic,實時動態)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在人類活動實踐范圍內達到動態資料收集效果,親切在技術領域中達成對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等的服務效果。
3.4水工環地質勘察中的TEM技術
瞬變電磁技術也叫TEM技術,在水工環地質勘察領域,瞬變電磁技術發展時間短,但是有顯著成效。TEM技術工作原理是運用垂直電磁偶源法與電偶源法對所需探測領域進行勘探,其主要的技術特點是產生噪聲小、精度高、敏感度強,并且不受地點的限制,同時可以運用到各種懸空領域的勘探工作。瞬變電磁法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方法,可查明含水地質。所以,在水工環地質勘察中TEM技術對其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需要以先進的技術為依托,通過不斷制定完善的管理體系,從而保證工作質量,進一步促使地質勘察工作有效開展。作為相關工作人員,更要不斷提高認識,要積極研究有效的勘察措施,以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從而也不斷提高水工環勘察技術應用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麗平.論水工環地質勘察技術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9,45(01):63-64.
[2]王勇.水工環地質勘查與遙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實踐分析[J/OL].世界有色金屬,2018(20):210+212.
[3]王雪蓮.當代水工環地質現狀及發展方向分析[J/OL].世界有色金屬,2018(20):2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