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磊
摘 要: 空中交通管制指揮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本文分析復雜天氣條件影響空中交通管制指揮的表現,并針對性制定有效措施,確保飛行安全,大大降低飛機事故幾率,這對空中交通有序管制有積極影響。以期為空中交通管制指揮人員提供參考,探索復雜天氣條件下民航事業持續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 復雜天氣;空中交通;交通管制;管制方法
前言:
近年來,飛機安全飛行問題被人們高度關注,對于空中交通管制指揮部門來講,更應做好飛行安全保障工作,促使飛行工作順利、安全完成。尤其遇到復雜天氣情況,更應具體落實管制指揮工作,全面保障飛機上人員安全性。這一論題探究的現實意義和借鑒意義較明顯,論題探究如下。
1空中交通管制指揮受復雜天氣條件影響的表現
1.1風切變
風切變對飛機起飛、降落安全性有重要影響,一般來講,飛行員應對低空風切變大氣現象格外注意,如果飛行員忽視低空風切變,那么飛行期間會出現操作失控、航跡偏離等問題,嚴重者情況下會出現墜機事故。據了解可知,低空風切變具有高強度、短時間等特點,極易增加飛機飛行安全隱患。
1.2雷雨天氣
雷雨天氣往往伴隨雷電、大風、雨水,這不僅會干擾信號接收,而且還會改變飛行航跡,此外,飛機機身極易被損壞,飛機降落時間相應延遲。其中,強降水會弱化空氣動力性能,管制指揮部門因不能準確定位飛機位置,進而所傳遞信息的實效性較差;積雨云會使飛機穩定性降低,飛機飛行過程中會產生傾斜、失速、飛行高度降低等問題,極易發生安全事故;雷電會破壞通訊設備,并且元器件還會在放電作用下出現火花放電現象。航空部門一旦預測到雷雨天氣,往往會提前取消航班,或者被迫返航備降。
1.3低能見度
大氣透明度主要通過能見度來反映,能見度指的是一定天氣條件下,視力標準的人觀察目標對象外形的最大距離。飛機場制定運行標準的過程中,將能見度作為重要標準。空中交通管制指揮人員根據能見度安排飛行活動,全面保障飛行安全性。一般來講,能見度受沙塵暴、霧、霾等天氣條件影響,一旦能見度過低,則飛機起飛與降落都會受到不利影響,這對飛行員飛行技能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面臨這一天氣條件,空中交通管制指揮團隊應協作配合,為其提供有效的指揮方法和管制措施[1]。
2復雜天氣條件下空中交通管制指揮的有效方法
從上述內容中能夠看出,飛機飛行受風切變、雷雨天氣、低能見度影響較大,為了降低安全事故,提高飛機飛行安全性和穩定性,應針對性制定解決對策,充分發揮管理指揮優勢,這對空中交通秩序維護有積極影響。具體措施介紹如下,希望能為行業人員提供參考,在管制指揮方面積累豐富經驗。
2.1風切變管制方法
一旦飛行員向地面交通管制單位傳遞風切變信息,此時飛機性能正處于下降趨勢,同時,飛行參數短時間內發生改變,這在一定程度上考驗管制指揮人員隨機應變能力,以及問題處理能力。在這一過程中,管制指揮人員應準確、全面記錄報告信息,試圖緩解飛行員緊張情緒,并利用專業知識以及工作經驗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結合飛機飛行時間、飛行高度、飛行方向等因素,在機組做出決策之后,配合好機組人員做出下達復飛或者許可降落等指令,盡可能規避風切變大氣現象。需要注意的是,航空企業應定期組織風切變復雜天氣條件培訓活動,提高飛行員應變能力,豐富飛行員飛行經驗。
2.2雷雨天氣管制方法
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動態關注氣象信息,全面了解飛行區域天氣變化趨勢,針對雷雨天氣實時預報,同時,在資料搜集的前提下掌握雷雨時間、強度、范圍,實現天氣預報信息的及時傳遞,并制定多種飛行方案,針對飛機升降活動有序指揮,以免因飛行事故產生經濟損失、威脅機上人員生命安全。實時獲取飛機飛行位置以及航跡,對于接受的雷雨預報消息,應在第一時間發布于各飛行員,適時調整繞飛路線,同時,還應做好空中飛機協調避讓工作,確保飛行任務及時完成。
2.3低能見度管制方法
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于氣象工作,并與氣象部門保持聯系,實時更新氣象數據,如風向、風速、天氣變化趨勢等。管制人員在尊重飛機運行標準差異性的基礎上,及時傳遞信息,這對應急方案調整有參照作用。與此同時,管制人員針對飛行飛機流量適當控制,引導飛行員強化協助意識。根據能見度變化傳遞有效信息,為待起飛航班提供可行性建議,確保低能見度天氣條件下,空管指揮工作順利開展。除此之外,空中交通管制指揮部門應圍繞低能見度氣象知識組織系統培訓,促使飛行員豐富、更新理論知識,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應冷靜處理、從容應對,避免發生安全事故。這既能提升飛行員專業素養以及飛行技能,又能在低能見度天氣條件下積累寶貴的飛行經驗,為航空事業有序推進提供支持。
除了上述針對性措施外,還應做好應急保障建設工作。一方面,完善應急機制。因為復雜天氣條件具有突發性,實施完善應急機制,能夠在多變天氣條件下實施預防措施。在此期間,細分預警等級,并從整體上提高防御能力,同時,綜合分析復雜天氣條件,針對復雜天氣條件做好協調指揮工作,促進空中交通有序運行。另一方面,強化應急保障建設,一旦產生空中交通安全事故,則管制部門務必在短時間內配備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并深入研發復雜天氣預報技術,在原有基礎上提高預警消息傳遞時效性。此外,空中交通管制指揮設備應定期維護、及時維修,以便為復雜天氣條件預測提供可靠保障,全面保障飛機飛行安全性[2]。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民航事業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了促進民航工作穩健推進,提高飛機飛行安全性,務必做好復雜天氣條件預測工作,同時,制定管制指揮措施。掌握風切變、雷電、低能見度等天氣對飛行活動影響后,制定相應的管制措施,并為應急保障建設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空中交通有序指揮。
參考文獻
[1]張旭.淺談復雜天氣條件下的空中交通管制指揮方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0):296.
[2]金毅國.復雜天氣條件下空中交通管制指揮措施[J].科技傳播,2013,5(2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