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龍
摘 要:一個城市要想得到快速且長久的發展,其市政規劃建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既要在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允許的情況下,還要在水資源、能源供應充足的情況下發展。我們要吸取以往不合理規劃建設的教訓,借鑒先進的經驗,將節約資源納入到市政的規劃建設中來,在規劃建設中既要提出當地的發展目標,還要提出資源節約的目標以及管理控制的原則與措施,將節約不僅顯示在明確的數據上,還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來實現節約的目標。
關鍵詞:市政設施;市政規劃;分析
1 前言
市政設施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已經成為城市展現綜合實力的一種方式。市政設施規劃是城市規劃總課題下的子課題,其關鍵是對城市內部土地、空間等資源的劃分,這也是相關部門進行專項討論的一大話題。市政設施規劃需要城市規劃的配合,因此城市規劃的各個項目分層要注意滿足市政設施規劃的要求,并將其貫徹在城市后期建設中。
2 目前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的難題
2.1 缺乏科學規劃方法
目前的市政設施規劃一般是圍繞設施的規模和布局以及管線走向三方面展開,對設施規模大多采取直接預測的方法,并將城市人口和有關指標作為預測依據。然而將城市人口作為主要預測依據的方式,將導致市政設施規劃形成按需供給的模式;有關指標大多是經過夸大的數據,因為國家和相關部門為了擴大指標的適用范圍,需要適量擴大指標取值,被擴大后的指標有的城市并不適用,如人均用水量取值,因為人口數量的急劇上升,市內人均綜合用水量也在快速增長,傳統的市政設施規劃技術,將按照趨勢直接預測未來的用水量,但將會忽視節約用水理念的作用。傳統的市政設施規劃是將市政規劃和城市規劃分開進行的,在規劃時僅考慮市政設施是否占據其他用地,而從不考慮此處的城市規劃是否需要市政設施,并不對市政設施周圍環境進行考察和模擬校正,設施在布局以及規模分布上論證不夠嚴密,進而很難對城市發展走勢和其他設施分布產生引導作用,城市管線分布資料的殘缺不全,導致管線分布資料和實際分布情況誤差較大,使得市政設施管線布局規劃缺乏較高的準確性以及合理性,同時也削弱了規劃的可操作性。
2.2 缺乏先進的規劃理念
先進的規劃理念不僅體現在市政設施規劃中既能熟練應用已發展成熟的老系統又能敢于嘗試先進的新技術,而更多的是體現在對傳統市政規劃模式的改進,防止出現只重視滿足需求的情況。低碳經濟、高效節約的觀念在傳統市政規劃模式下,只能是書面概述,不會得到落實,而只重視滿足需求的市政規劃模式將會造成資源大量消耗、環境日益惡化的問題。同時這種按需規劃的思想將會給人帶來錯覺,認為經濟的增長將解決資源不足和環境惡化的問題,而社會現實告訴我們,以資源消耗和生態惡化作為代價的經濟發展,代價將會是效益的兩倍。
3 現代市政實施的戰略思考
3.1 制定完善的規劃體系
制定出完善的規劃體系其目的是在明確城市規劃要求的基礎上,分層級解決市政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如參照總規,確定市政設施供給的來源和機制,確定供給的主要運輸形式;參照總規要求,制定出符合發展模式的市政總量,并完成選址與大概走向;參照下層級規劃例如控規,確定設施用地邊界位置和通道線位置,并將其記錄在控規要求中,指導市政設施建設。
3.2 技術創新
市政設施規劃不僅是規劃設施自身,還需對“管線和廊道”進行規劃,所以在市政規劃中既要考慮設施又要考慮通道,并據此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3.2.1 市政設施規劃
第一,使傳統的規劃技術更加實用有效。在傳統的規劃理念中,將市政規劃分為三步,提出專項規模、采納進總規、選定設施用地。傳統的市政規劃理念在實際操作中出現許多問題,原因在于實際操作的主體和制定規劃的主體存在大的出入,實行過程中難題林立,市政規劃只能采用“個案處理”的形式實行。市政設施在進行規劃以及建設時,要秉承“專業分配對口、按需提要求、主管職能跟進”的理念,從而在統籌考慮的情況下解決規劃實行難題。 第二,認真對待定量和定位。對待定量,市政設施規劃部門參照城市總規,確定市政設施最大和最小規模,并明確規定控制指標;對待定位,市政設施規劃部門將選定的位置以及占地面積呈報總規策劃部門。符合總規要求的,在總規中進行落實;不符合總規要求,總規策劃部門提出變更意見,并將其落實在總規的各個層級規劃中。
3.2.2 市政管道規劃
傳統模式下的市政管道規劃中存在不少缺陷,例如管道鋪設中出現的“馬路拉鏈”問題,此類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市政設施規劃過于分散,各專項各自主管與實行,難以實行集約式管理模式。所以,市政規劃要求在條件較好的規劃區域使用“綜合廊道與共同溝”的措施,使得市政設施分布形成理想化和遠景式的布局。
第一種為是地上市政管道,又稱綜合廊道。綜合廊道設立的目的是為市政管道提供布局空間,并將生態以及交通兩大廊道作為布局基礎。如,某市由于缺乏綜合廊道規劃,導致生態廊道在城市發展中被逐漸蠶食,而市政廊道也因缺乏秩序隨意分割設施用地。這些問題給市政設施規劃與建設創造了不少困境,也對設施用地的布局產生影響。所以綜合廊道在建設前務必要進行合理規劃。
第二種是地下市政管道,又稱綜合管溝和“共同溝”。此類管道的位置大多在地下,利用隧道將電能、信息、燃氣、給排水等不同的管道集中布局。由于綜合管溝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且其所創造的利益大多為社會效益,因此綜合管溝必須要由政府牽頭來協調各類管線所在單位。但是要注意綜合管溝項目在成立前務必要展開合理規劃:不能是一哄而上,也不能具有排他性,防止出現“只建設不使用”的狀況。
4 結束語
總之,一個城市要想得到快速且長久的發展,其市政規劃建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既要在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允許的情況下,還要在水資源、能源供應充足的情況下發展。我們要吸取以往不合理規劃建設的教訓,借鑒先進的經驗,將節約資源納入到市政的規劃建設中來,在規劃建設中既要提出當地的發展目標,還要提出資源節約的目標以及管理控制的原則與措施,將節約不僅顯示在明確的數據上,還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來實現節約的目標。此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是最經濟有效的方式,能為社會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還可以避免大量開采自然資源給環境造成的破壞,有利于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造福了子孫后代
參考文獻:
[1] 楊保文.法國市政設施的授權管理[J].國外環保動態,2002.
[2] 李冬云.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淺談[J].太原科技,2003.
[3] 徐勤峰.淺談市政工程項目管理[J].山東建材,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