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線”、“面”是創造美的基本元素,同時也是構成電視作品的要素,尤其是在一些特定性的宣傳報道中,表現的更為突出。近年來圍繞全域旅游,許多城市將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并通過媒體開展各項新聞宣傳,那么這就要求記者在紛繁復雜的的旅游內容里,挖掘出這個新聞“點”,同時記者要在心靈內部完成采編構思,形成新聞作品的邏輯,最終記者在完成過程中不斷開拓思維尋找涉及的“面”,然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主旨思想,那么就需要在制定報道方案前就要做好相應的部署。
一、明確目標 確定報道思路
調子過高,說空話,唱高調是觀眾對新聞報道最大抱怨,這說明在旅游宣傳報道上要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首先應發揮傳統媒體的的公信力、影響力。其次是定位既受眾定位、 功能定位、內容定位。最后是報道要達到的宣傳目的,比如我們在《大事小事》這檔民生欄目中增設了旅游報道板塊,該板塊將旅游節目娛樂化、故事化、以輕松的風格、新穎的節目形式為觀眾帶來專業性、權威性、并且好看、好玩、好用的旅游節目,在受眾定位上,將喜歡旅游的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列為了主要群體,在功能定位上,主要以推廣烏魯木齊市旅游資源、引導消費;為本地市民外地游客提供各種旅游服務,在內容定位上,主要圍繞我市的自然生態游、人文景觀游、特色民俗游、民族風情游,最終的宣傳報道目的為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體系發揮新聞宣傳的引導力。
二、把握“點”、“線”、“面”,讓旅游報道更出彩
要讓旅游類新聞報道“出彩”,筆者認為,除了要具備一定的服務性外更多的是要具備吸引力,要求記者要像繪畫藝術一樣,把握整個內容的“點”、“線”、“面”。(1)找準新聞點。新聞“點”就是新聞采編人員依靠自己敏銳的洞察力、獨特的視角,從份飯復雜的新聞事件中所挖掘出來的最能吸引觀眾目光,最能滿足受眾信息需求的部分。能否找到旅游類新聞的這個“點”是決定這篇報道的新聞的可看性和輿論引導力。事實上,旅游類新聞的報道不等于新聞,如果把旅游宣傳比作一個餃子的話,那么餃子里面餡才是真正的新聞。所以我們要旅游宣傳變成新聞,就是要讓觀眾一口就吃到有滋有味的“餡兒”。新聞記者在找新聞“點”的過程就是挖“餡”。1、萬眾矚目的“點”。旅游報道的目的是什么。報道的主次關系、應有詳有略。作為新聞記者,他的角色應該將自己作為參與者,因此,一定要了解在這個旅游相關的所有內容,百姓最關注的是什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而這些問題,就是記者所要尋找的“點”,就是要重點挖掘、傳達的“點”。比如點定在“好看”旅游是四季皆宜的戶外活動,同一季節不同景色之美,同一景點不同季節之絢爛,都有讓人目不暇接之感,該報道就是在尋找美景的過程中,找到最與眾不同的點,以最近發生的事情為切入點嗎,最后將這種最美的景色呈現給觀眾,滿足欣賞的愿望,煥發旅游激情。2、推陳出新的“點”。在旅游“新聞”的諸多概念中,“對新近發生,事件的報道”是最常用的概念,“時效性”也是新聞最重要的特性之,人們通常所說新聞“程式化”、“說教化”、平淡、枯燥、乏,味,筆者認為,造成這—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新聞采編人員沒有,在眾多的旅游相關的內容中去挖掘新的東西,只是把所有內容平列擺放在觀眾,面前,這樣的作品最多只能稱作“旅游景點介紹”,而不是“旅游新聞”。3、意義深遠的“點”。有的旅游報道,由于不是以介紹旅游項目為主,而是簡單的推介旅游產品,那么此時就要求記者挖掘背后的新聞,對抽象的、模糊的、長遠的內容進行形象、具體的報道,闡釋隱藏在背后的內容,這也是我們所要重點關注的“點”,比如在前期的報道中我們以“吃”為主體,記者通過探尋的方式,以一家有特色的農家餐廳美食為切入點,在講述該美食的同時,側面反映通過旅游也對當地居民就業、收入等方面的帶動。
三、精勾邏輯
旅游新聞的采寫過程不僅僅是對素材(包括資料、畫面等)進行加工、整理畫面和文字進行整合的過程,而是自接到采訪任務之后的構思策劃、搜集材料、現場采寫、加工整理、修改潤色、精心制作、形成作品的一套完整的系統工程。要完成這一工程,就要有一條有連接作者構思和作品的邏輯“線”。這條“線”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旅游新聞報道的質量。好的旅游新聞報道,透過聲畫表面,都能讓觀眾感覺到一條清晰的邏輯“線”。這條“線”不,但將超時空的畫面、聲音、文字連成一個整體,而且決定了作品的主次、特色、張弛、趨向等。這條“線”采編人員在采寫之前就要對其,進行精心勾畫,并清晰地存在于采寫過程之中。,1、記者內在思路“線”。思路決定出路,技巧“出奇制勝”。完成新聞作品采寫任務的各個環節不像工廠里的流水生產線,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新聞記者采寫新聞作品的過程是一個創作的過程,要縝密構思,巧選角度;挖掘亮點,凸現價值;形式異樣,精心包裝。2、作品外在節奏“線”好的電視新聞作品除了聲音和畫面的結,合要達到完美外,在外部表現上,還要有輕重、緩急,有聲畫流動的,節奏“線”。這條線融入了采寫者的情感,也反映了作品的主次。對,于旅游新聞報道,由于畫面相對份額股,場景轉換多比較能吸引觀眾的目光,但是在配合起來就很容易走入程式化的誤區。這就要求采編人員要精心勾畫作品所展現給觀眾的外在節奏“線”。一方面,要搶抓焦點鏡頭,如旅游現場最激動、最感人的聲音或是最美的景色、另一方,面,要搶寫焦點內容,要讓觀眾通過直觀感覺,有強烈的代入感。
四、拓寬視野
傳統觀點認為旅游,新聞的報道,就是要將名稱、時間、地點、參與者主要內容、意義和目的交代清楚等。忽視了與旅游方面相關的眾多內容,新聞記者要有開闊的視野。對于旅游類新聞寫作而言,就是要拓寬視野“面”,“不僅要融入其中,更要跳出來站在另一個角度來寫新聞”。拓寬視野“面”,目的就是要改變旅游新聞報道畫面、解說“程式化”的現象,豐富畫面內容,增加信息含量,增強可視性,具體而言,就是要重點做好以下兩點,1、重視事件背后的“面”。任何旅游相關的內容都是圍繞一定的主題。有些旅游景點的開業其本身并無多少新聞價值,就要重點挖掘隱藏在表層內容背后的“面”。通過一個景點的開設那么對于當地來說帶來哪些帶動,對整個城市來說這個景點起到了哪些補充作用。將采訪的重點放在背景內容上,在背后的“面”上去挖掘閃光,的“點”。
總之,在旅游新聞報道中,有了新聞“點”,才能讓觀眾興趣盎,然;理清了邏輯“線”,才能使作者游刃有余;拓寬了視野“面”才,能讓作品豐富多彩。
作者簡介:
馮友,出生年月:1982年9月16日,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精確到市):山西省呂梁市,當前職務:烏魯木齊廣播電視臺 融媒體中心 《烏魯木齊新聞》主編,當前職稱:中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