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新輝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中國的經濟正在大步朝前走。所以中國的財政透明是現代國家的必然要求,這也體現了我國對于財政方面的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同時對于財政的透明度也逐漸成為國際的主流。我國自從十七大以來就對于權力有了很明顯的體現,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僅僅體現了我國對于財政方面的透明性同時對于財政透明度的建設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如此但是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本文就針對于此展開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政府;會計改革;財政透明度
一、財政透明度的含義
財政透明是目前國際社會和現代化政府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不僅僅是民眾所期望的同時還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和經合組織等國家組織共同的呼吁要求各國進行權債制政府會計的改革,以此來希望政府能夠提高財政透明度并且呼聲越來越大而逐漸成為國際的主流。
財政透明度最開始是由George Kopits和Jon D.Craig 給出的定義。他們主張政府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通過最大限度的來公開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并且還有財政政策的意向。對于公共部門賬戶的收入和支出以及財政的預測不僅僅是透明度的信息同時這些信息還能夠可靠地、詳細的、及時的、容易被大眾所理解。這樣就可以很好地使民眾進行金融市場的準確評估同時還能夠了解到政府活動的真是成本以及活動結束時所得到的收益。同時對于財政透明來說不僅僅是財政管理的一個方面,對于財政透明來說透明并不是其真正的目的,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由它來提高效率來保證政府官員負責任的一種方法,它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概念,這就需要要求政府能夠及時的、準確的完整的以及最大程度的進行財政活動數據的提供,不僅僅是現在的信息還需要將之前的信息和未來的信息進行提供以便能夠幫助大眾來進行了解政府財政層面的工作并且做出自己的判斷。
二、我國財政透明度的現狀及原因
2.1我國財政透明度現狀
由上文所說,財政透明度是社會發展的主流,所以對于財政透明是現代政府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對于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但是由于新中國的成立時間還比較短,對于我國的財政透明度起步比較晚。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的這些信息基本上是不公開的,一直到了2000年,財政透明度成為主流之后我國的透明度才開始有所提升。但是根據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在2017年發布的中國財政透明度報告中顯示,在整體上看,由于我國之前一直沒有進行過這方面,所以對于許多省級政府來說所公開的信息情況十分的不理想,一般透明度所公開的信息不超過百分之五十,而對于財政方面卻不超過百分之三十。在所發布的報告中顯示在2017年中有31個省份的透明度的平均分達到了48.26分,雖然對于2009年的21.71分上漲了一倍多,但是在這三十一個省份之間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從財政表上看的處山東省的財政透明度平均分最高而對于湖北來說則是最低。從目前具體的項目中來看,政府的資產負債有17.71分,而財政專戶卻只有4.68分,這就反映了相關部門對于政府資產負債和財政專戶的信息統計和信息的公開在一定程度上了有了很明顯的忽視,但是這也能使得透明度更加的清晰,對于之后的公布數據中能夠盡量的避免。
2.2我國財政透明度現狀
2.2.1制度上,個別地方政府落實不夠到位
雖然我國一直對于財政透明度上有所提高,并且國家的國務院和財政部分進行聯合出來了一系列的意見,例如《關于加強地方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納入預算管理清理甄別辦法》、《關于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工作的意見》等等一些列的規范性文件,但是仍然有個別的地方政府不能夠落實到位,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地方政府的財政處于灰色狀態,而且這樣的未公開信息透明度的報告高達50%。所以為了能夠適應國際的潮流就需要針對于財政透明度進行強制的約束機制,并且將這部分財政透明度納入到考核地方政府官員的成績中,用這樣的辦法來提高政府的財政透明度。
2.2.2信息披露形式上,政府財務信息披露不夠完善
對于我國政府財務信息中,信息披露的形式上有明顯的不足。我國在2016年所頒發的《地方預決算公開操作規程》中明確地規定了對于透明度的公開形式,但是對于一部分地方來說還是不能夠做到規范中的要求這就導致了對于披露中的不規范性從而造成缺乏財務信息披露的引向,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財政透明度的不規范。對于西方的發達國家一般使用的都是政府的預算報告和政府的財政報告,但是我國現在還處于發展的階段,所以我們必須要規范會計信息披露的體系同時要求政府能夠在財政預算上做到規范化和法制化。
2.2.3會計核算基礎上,預算會計反映政府的財務狀況和業績不夠全面
隨著政府中會計的改革對于預算外的資金和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進行納入管理,這樣能夠進一步完善全口徑預算從而能夠使得預算完整性推進財政透明度的工作。但是就以現階段來說進行實行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沒有辦法真實、全面的反應地方政府所存在的問題同時對于披露會計的信息也不夠到位。所以就無法滿足政府受托責任和業績情況。
但是就目前來看,應當加快推進政府會計的改革從而使得實現制核算體系并且加以改正從而同一全責發生并且促進政府透明度的提升。
2.2.4技術上,政府會計信息技術不夠完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越來越進步,但是針對于現在政府的會計信息技術還是處于十分低級的層面,沒有辦法完整的體現出政府的資產問題,這就不利于進行強化政府會計的改革。所以如果想要滿足財務和預算管理的雙重需要就需要進行推進全責發生制來進行改革財務報告制度,這就提醒我們需要不斷地健全政府會計信息技術來不斷地升級信息技術水平從而實現預算會計于政府財務會計雙軌運行。
三、財政透明度對我國政府會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3.1政府應當全面清理核實政府資產負債項目
政府的資產項目和政府的有償負債項目應當進行清理、審核、評估、確認,尤其是當行政從事業單位占有直接的負債維護管理和公共實用性設施時能夠更加準確地完整的進行負債情況的反應。同時要求政府中建設部門來進行有資產公開制度來時的各個部門中能夠及時的掌握資產變動的情況。
3.2政府應當向公眾提供更全面的財政信息
財政信息公開的本質上是政府的行為活動透明,這也是建設陽光政府、責任政府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依法行政和防范財政風險的必要。古話說得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既然都是從民眾這里得來的,那么就有必要向群眾提供財政的去處,不僅如此還需通過讓群眾看得懂的方式進行,這樣才能夠更加準確地、及時的、充分地向公眾提供財政信息,這樣才能夠更簡單的向大眾了解和評價政府財政受托責任。
3.3政府應當保證政府報告中數據的真實性
雖然我國的財政透明度在逐漸地提升,但是上文也提到了還是有一部分的地方政府沒有落實到位,同時落實到位的一部分政府中還會存在數據虛假的情況,這就很大程度存在著隱患,不能夠及時的體現出數目巨大的公共基礎債務信息,這樣很可能提高財政的風險,如果不能夠及時的、準確地、真是的、完整的提供財政數據,那么對于長期政府的財政情況民眾就不能有很好的了解,這樣將會帶來政府隱性債務。所以需要如實的反應政府的情況,以保證在長期運行的過程中能夠可持續性發展,必要時需要建立外部審計結果向相關立法機構進行報備。
四、結束語
我國自從十七大以來就對于權力有了很明顯的體現,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僅僅體現了我國對于財政方面的透明性同時對于財政透明度的建設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其中還是 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通過上海財經大學發布的報告就可以看出,但是它同樣以鮮活的數據來提醒著我們,希望財政透明一直在提高一直在進步。同時希望各地方政府能夠認識到問題的關鍵同時用實際行動來進行改變。
參考文獻:
[1]葉美祝.淺議基于政府會計改革的財政透明度提升[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
[2]蘇瑞.基于政府會計改革的財政透明度提升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