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里 凌丹
摘 要:本文對軌道交通客運組織管理優化方法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分析了軌道交通客運突發事件的特點與發生類型,并重點分析了針對不同類型突發事件應提前做好的應急措施,最后對新興城市軌道客運交通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軌道交通;客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引言:
合理優化軌道交通客運的組織管理工作,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軌道交通客運安全,保證突發事件的及時、高效處理,維護軌道交通客運工作的正常運營秩序。
一、軌道交通客運組織管理優化
在不同的時間段,軌道客運的客流量不同,尤其是短程路線表現尤為明顯。可在客流高峰時段將車輛的對數增加,并減小發車時間的間隔(根據規定,我國軌道交通線路全封閉型路段,設計最大通過能力為每小時30對,兩車發車間隔為2分鐘。目前我國的列車最小行車間隔可以達到75秒~90秒);在客流平峰時段則將車輛的對數減少,并增加發車時間的間隔,但最長間隔不能超過10分鐘[1]。
在軌道客運線路的不同空間,客流量也是不同的。上、下行線路的客流量有差異,直線線路運力優化困難,但環形線路的運力優化相對簡單,可對上、下行線路的運力進行調整;某些線路在不同區間的斷面客流量不一樣,可以在問題突出的區段加開列車,但這會導致客運行車密度加大,組織管理工作力度增強,且對折返設備提出更高要求。
二、軌道交通客運突發事件處理探究
(一)軌道交通客運突發事件具有哪些特點
有征兆的突發事件并不多,準確的時間與地點也無法提前預估,因此事后對突發事件的原因及事后發展過程進行判斷的難度很大。
在施救過程中,地形因素、環境因素、設備使用空間因素等都為事故的處置增加了難度。若事故發生地點人多、車多,會為事故救援人員的及時到位增加了困難,也使突發事件的處置過程有較大安全隱患。
軌道交通逐漸占據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主導地位,這無疑推動了軌道交通事故的社會影響力。
(二)軌道交通客運突發事件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1.因自然災害的原因導致的突發事件
地面振動或塌陷、地殼斷層、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臺風或雷暴、暴雪或大霧、冰凍或高溫等異常天氣現象,還有突然而來的洪水肆虐等,都會導致突發性的交通事故。
2.因恐怖事件等原因導致的突發事件
惡性的破壞事件,釋放毒氣、引發爆炸、劫持人質、一定范圍內的人身傷害等恐怖襲擊事件,以及戰爭等,也會導致突然發生的交通事故。
3.因設備系統故障的原因導致的突發事件
設備系統突然斷電、車輛荷載發生變化、鐵路侵限、駕駛人員誤操作,以及設備失控或老化等,也是導致軌道交通突發事件的原因之一。
4.因客流突然加大導致的突發事件
因某些社會活動(如比賽、演唱會、旅游、節日等)導致客流量突然加大,軌道交通壓力增加,使一些無法預見的臨時性突發事件存在可能,比如乘客跳軌或者因失誤進入軌行區等,還有可能發生火災。
(三)處理城市交通客運突發事件應提前做好的應急措施
1.針對自然災害原因導致的突發事件應提前做好哪些應急措施
軌道交通客運系統內部要安裝專門的預警系統,隨時對外部設備及環境進行監測,利用社會共享的預警系統監測數據中的地震、氣象、地質、水位等監測預報為軌道交通進行預警,對各種自然災害有可能導致的設備故障或者客流驟增等情況進行充分評估[2]。
此外,要重視城市排水系統建設,合理安排軌道交通排澇方式,提高車站排水設計工藝,重視對空調的溫度進行及時的調節,加固高架車站雨棚等室外設施,杜絕極熱氣候下因臺風與高溫造成的安全隱患。還要關注極寒天氣結冰、融雪情況的排查工作,做好高架車站站內通道雨雪排查。
2.針對因恐怖事件等原因導致的突發事件應提前做好哪些應急措施
軌道交通配備安檢系統是預防此類突發事件的一種重要方式,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執行嚴格的安檢程序能有效地降低恐怖事件的發生。此外,為提高處理該類事件的能力,要在軌道交通的相關部分,尤其是車站內,配備消防和公安人員及相關設施,保證設備的良好運行狀態,工作人員也要具備突發情況下配合消防部門和公安部門引導人員疏散和進行應急指揮的能力。
3.針對因設備系統故障的原因導致的突發事件應提前做好哪些應急措施
首先在設計階段就要對設備系統安全性給予高度關注,在堅持故障導向安全及預防誤操作的原則下,兼顧與正常運營模式盡量接近的后備應急功能,盡最大可能使設備系統的安全性能與容錯性能得到提高。有些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部分站點跨度比較大,甚至跨江、跨河,針對這些區間內的設備搶修,要保證生產廠家及時到位排查,并與相關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共同進行專題研究。為避免因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導致的設備系統依賴性,要定期安排設備癱瘓狀態下的人工運營,以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應急能力。
4.針對客流量突然加大的原因導致的突發事件應提前做好哪些應急措施
針對這種原因,要提前進行充分評估,分析可能出現的各種后果,設計預留相關處理措施,建立處理預案,定期進行實際演練,培養應急處理此類事件的后備能力。
(四)針對新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突發性事件應急措施的建議
我國一些新興城市的軌道交通水平相對較低,運營經驗有限,建議在建設與運營軌道客運交通的過程中,大力推廣綜合監控、維修、培訓等系統以及信息交互系統的使用。此外,每個城市都要建立軌道交通應急指揮中心,軌道客運公司應與應急救災部門、氣象部門、公安部門、消防部門、交通管理部門、電力部門等相關部門聯合起來,實現工作網絡化,創建數據庫,定期對數據進行分析評估,注重日常的技術培訓與協同仿真、模擬演練,提高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完善應急處理機制。
三、結束語
優化軌道交通客運管理組織工作,是突發事件得到高效處理的前提。提前做好軌道交通客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目的,是要將保證基本運營和運行安全放在第一位,因此整個應急處理過程應該做到準確預估、及時預警、預案簡單高效、聯動迅速、處理穩定。
參考文獻:
[1]董志軍. 城市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體系建構[J].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18):142-142.
[2]成曉華. 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結構化管理研究[J]. 低碳世界, 2018(7):320-321.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張萬里(1992年4月10日 ),單位: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 ,所在省市:江蘇省徐州市,郵編:221151
第二作者:凌丹( 1990.11),單位: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所在省市:江蘇省徐州市,郵編:2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