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昕元
摘 要:大氣環境時刻影響到人們生產生活,也會影響到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因此要采用高效的對策,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為環境保護及空氣治理打下基礎。而大氣環境監測工作較為專業且復雜,其中需要加強對于大氣整體環境的重視,同時還要做好執法監管工作,減輕大氣污染程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果采樣質量出現問題或者是檢測環節出現紕漏,都會對大氣環境監測結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加強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提高專業監測水平尤為重要。
關鍵詞: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方法
1大氣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的概念
大氣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是在大氣環境監測過程中,根據監測工作技術規范與實際要求,對監測工作的所有環節進行嚴格監督控制,確保大氣環境監測在準備、布點、采樣、樣品保存與運輸、分析、數據獲取、數據處理、綜合分析等各個環節都能夠有嚴格、全面的質量控制,保證最終數據結果能夠真實、有效地反映監測區域的大氣環境真實情況,使后續大氣環境保護工作有切實的現實依據與理論參考依據。
2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
環境污染以及大氣污染對于人們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并逐漸引起全世界人民廣泛的關注。目前,空氣污染已成了不得不解決的問題。環境污染對于人類、植物、動物的生存和發展影響是巨大的。來自于工業、交通、生活、農業排放的人為污染源是導致空氣污染的元兇。由于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峻,對于整個社會中的人類、各種生物的生存現狀都會有所波及?;诖耍仨毺岢隹茖W合理的預防治理措施來改變當前環境污染的現狀,在此過程中培養專業的技術人員,研究、發展、完善大氣環境監測技術,不斷升級監測工作能力水平。對于大氣環境質量的實時監測和遠程監控,能夠及時準確地確定大氣環境的空氣質量水平,基于實時監測來判斷空氣質量是否達標,科學地制定大氣污染的防治規劃和對策。只有實時監測大氣環境現狀,提出有效的預防治理措施來減輕污染帶給人類發展的消極作用。根據大氣環境詳細的系統監測,及時對于環境中存在的問題治理控制,我們生存發展的基礎——大氣環境才能得到保護和凈化,才能保證人類與其他生物的生存與發展。
3大氣環境監測的主要內容
3.1對于氮氧化物的監測
通常來說,氮氧化物較多來自于工業生產廢氣及汽車尾氣等,這類有毒污染物一旦被排放到大氣環境中,則會對整個大氣環境都帶來很大的影響,從而造成大氣污染。而且如果空氣中氮氧化物含量超過規定標準的話,人們吸入過量氮氧化物的空氣,便會對健康產生威脅,甚至出現身體不適等。而空氣中氮氧化物超過更高標準量的話,可能在人體內產生病變,從而直接影響人們健康。所以說在進行大氣環境監測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氮氧化物的監測。
3.2對于大氣顆粒物質的監測
進行大氣環境監測的過程中,主要需要監測的就是空氣中的顆粒物質。而空氣中顆粒物對人體健康威脅很大,且其種類較多,其中就包括各類有毒性顆粒。比如顆粒物質在大氣中進行反應,從而會產生新的有毒物質。因此要著重考量顆粒物的催化反應,實時把控空氣中顆粒物變化。在監測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可吸入顆粒物的監測以及其組成成份等。
3.3對于硫氧化物的監測
很多時候大氣環境中含硫污染物相對其他污染較多,其中就有硫化氫和二氧化硫。而這些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生產生活中使用的煤炭以及石油等產生的。通常含硫礦物質在進行燃燒的時候,會釋放出二氧化硫污染物。這些污染物會直接作用于大氣環境中,對環境產生惡劣影響。而且二氧化硫濃度過高也會對人體產生很多疾病。此外在氧化劑與光的作用下,二氧化硫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硫酸鹽氣溶膠,此物質危險系數較高。因此對于硫氧化物的監測也是對大氣環境監測的重點內容。
4大氣環境監測布點原則
4.1合理性
大氣環境監測覆蓋范圍廣、受眾多因素影響,因此在選擇監測點時需要考慮充分,以當地人口密度與污染情況為基礎,考慮不同污染程度區的監測點數量,充分掌握工業密集區、污染排放量大、人口流動多的地區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增加采樣點設置數量。
4.2全面性
為確保大氣環境監測布點的全面性,在進行布點之前首先需要對風向、風速、濕度、降水量等氣象資料進行收集分析,滿足大氣環境監測特點,根據氣象條件選擇合適點位,例如在季風下風向增加采樣點。其次,需要對污染源進行調查分析,并通過污染源的類別、數量等數據計算其分布量。最后,還需要區分受大氣污染地區的污染程度,包括人口、莊稼、牲畜等因素,根據不同污染程度制定具備不同特點的布點監測。
4.3可比性
大氣環境監測的目的是通過對長時間監測獲取到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而監測數據受各方面因素影響,為確保數據具有可比性,必須要保持采樣點條件基本一致,并且在監測點布設完成之后不得隨意更改。
5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優化策略
5.1培養專業人才,優化環境設備
想要發揮大氣環境監測的作用,就必須研究開發使用符合實際監測需求的大氣環境監測設備。并在環境監測的使用功能中考慮監測設備的生產成本,達到效率與成本的雙重統一。環境監測的過程中需要相應的專業人才,對于環境監測過程中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基于監測的結果提出預防治理措施都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 。專業技術人員由于受過專業的訓練,能在分析過程中及時發現環境問題,對于監測設備的使用以及監測數據的分析過程都能促進我國環境監測技術不斷提升。
5.2優化監測設備體系
在大氣環境監測過程中,監測設備體系的完善能加強人們對環境全面的監測。優化監測設備體系是改善大氣環境監測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改善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全面的環境監測設備體系能更好地改善環境問題。監測設備技術管理體系的優化升級,需要收集大量的建議,分析當下監測技術管理體系的缺點,并及時地修復調整,才能使我們從各個方面增強對大氣環境監測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技術人員利用專業知識對實時監測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評估。大氣環境監測過程中做到每個環節的有序配合,避免因為監測設備技術管理體系的不完善,而導致失去對大氣環境質量最精準的判斷。
5.3健全環境質量監測制度
對于不同地區,發展的經濟側重不同,環境污染防治重點有所不同。在大氣環境監測中要明確制定大氣環境監測的方案,科學地制定環境質量監測范圍、項目等。在制度框架中嚴格執行大氣環境監測工作。與此同時,不能一味地重視經濟發展,環境質量水平也應該成為不同地區發展水平的量化標準。不同地區之間雖然環境污染防治重點有所不同,但環境污染監測治理也有共同點。應該建立大氣環境監測的聯合體系,從而完善環境質量監測制度。
5.4加強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管理工作規范化
只有加強規范化要求,才能保證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達到行業標準。在實際的大氣環境監測管理工作中,雖然形成了規范化的操作流程,但很多時候卻實施不到位,一些監測內容過于形式化,從而導致監測結果不準確。所以環境監測單位需要不斷地規范監測流程,嚴格要求所有監測步驟都符合程序,提高大氣環境監測標準,從而保證大氣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結語:綜上分析,在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通過全過程質量控制,能夠對監測工作的所有環節進行有效控制與監督,確保監測方法、數據、結果等準確、有效,使后續大氣環保工作能夠有真實有效的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浩,劉爽,王蕓.大氣環境監測的質量保證研究[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7(4):201-202.
[2]劉麗麗.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村科技,2016(16):73.
[3]李麗萍.淺談我國大氣環境監測的現狀及有效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5(1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