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辰 蔣踐 紀美云
摘 要:近兩年來,國網公司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對推進青年創新工作做出了戰略性、全面性、系統性部署。青年員工是公司戰略目標實現的主體,是創新最活躍的群體,也是創新工作的主力軍。在國網團委指導下,依托電商公司平臺、機制、用戶、金融和運營等優勢,構建了開放共享、協同高效、共創共贏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實現資源高度匯聚、創意內容協同共享、創業成果轉化落地,為青年創客提供展示才智、發揮價值、助力成長的舞臺。黨報頭條、人民網、鳳凰網、國資小新、國家電網報等國內主流媒體多次進行報道。
關鍵詞:青年創新,創e空間,實施效果,主要做法,
一、實施背景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部署,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引擎,是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戰略目標實現的新動力之源。為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深入貫徹公司黨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公司團委聯合相關專業部門,成功打造了“青創賽”活動品牌,得到有關部門、基層各單位以及廣大青年員工的支持和歡迎,1.2萬余個創新團隊,10萬多名青年員工,超過1萬個優秀項目脫穎而出。青創賽極大的激發了青年創新創效熱情,提高了青年的創新能力,為推動專業工作提升和公司改革發展注入青春活力。然而,公司青年創新獲得長足進步的同時,仍然面臨創新投入資金來源單一、創新人才缺乏長期激勵、創新成果轉化機制不暢通等問題。
二、主要做法
一是上線創e空間-國網雙創青創服務平臺,青年創客可以通過平臺發布需求、召集團隊、尋求導師、尋找資金、專利轉化,及時分享創意經驗,實現創客創新工作線上線下無縫銜接、完整閉環,有效降低創客創新準入門檻,為創客實現創新夢想搭建舞臺。公司產業單位、上下游企業、電工制造企業、投資機構均可以在線上尋找合作項目、成果和商機,讓創新擁有持續的動力和空間,為推動成果交易轉化提供平臺。平臺已匯集創客15788人,創新項目5510個,創新導師1174名,專利池中專利數超過3000項,其中300多項成果進行交易轉化,實現了行業資源對接、投融資服務對接,為創新創業提供從創意到產品、從投融資到公司化運營的“一站式”全流程共享化服務,有效激發了青年創客的創新創業熱情,有力推進了青年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
二是聯合成立青年創新孵化中心。為更好實現線上線下、內部外部深度融合,促進青創項目成果的孵化轉化,在公司團委的指導下,電商公司聯合省市公司、直屬單位和地方政府,在北京、上海、濟南、杭州、成都等人才地緣優勢突出的城市設立公司青年創新孵化中心,并建立一批重點青年創新工作室,形成全系統布局的青年創新創業孵化體系,為青年提供創新場地、培訓、咨詢、項目開發、投融資等綜合性服務,實現資源高度匯聚、創意內容協同共享、創業成果轉化落地。公司青創孵化中心于2月24日掛牌以來,得到國資委綜合局、黨建局、外部投融資機構的高度認可,黨報頭條、人民網、國資小新等媒體進行了多次報道。
三是上線公司青創交易展廳。為進一步豐富雙創成果展示渠道、促進優秀項目交易轉化,在國網團委指導下,開發建設了國網青年創新成果網上交易展廳,完成了創新成果網上三維展廳和青創成果數據監控中心模塊,可以動態、全方位展示優秀創新項目,并實時監控優秀成果孵化推廣情況。匯集國家電網公司優秀雙創青創項目成果,為青年創客、電力行業上下游企業、內外部投資機構提供需求發布、項目合作、成果交易的平臺,打造能源行業產業鏈“分享經濟”新型商業模式。
四是推動青創成果孵化轉化。2018年6月28日,以“小e?為夢想而生”為主題的創新成果轉化暨“國網小e”產品品牌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發布會上,公司正式發布職工創新專有品牌“小e”及系列產品,標志著青創成果模式孵化的系列產品首次實現品牌化、市場化運作,打通了成果商業化運營的“最后一公里”。國網小e依托國網商城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全面開放品牌、市場、渠道、人才、資金、技術多種優勢資源,匯聚創客、上下游企業、投融資機構多方市場主體,打通產品需求、設計、制造、銷售、服務全流程,實現青年創新成果的品牌化和市場化推廣應用。小e品牌系列產品將陸續實現規模化商業運營,進一步加快青年創新成果轉化,打造能源互聯網全鏈條、全要素的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體系,為構建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雙創生態系統提供有力支撐。
五是構建公司青年創新生態。以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為契機,積極探索中央企業創新創業制度模式,借助公司品牌和渠道,維護金融機構合作關系、與上下游關聯產業、高校建立穩定戰略合作,共建互聯網金融實驗室,共享知識信息,獲得資金、技術與軟硬件設備支持,打造共享技術平臺,實現的資源共享與調動,信息與人才的交流互通,建立了融合、協同、共享的青創生態,實現內部熱情釋放、外部集智共享,加快聚集全球能源行業高端創新要素,全力構建全了鏈條的青年創新生態圈。
三、實施效果
一是激發了青年創新的熱情。通過青年創新生態構建,為更多的公司一線青年提供了參與公司的重大創新項目機會,給青年們創新實踐提供了機會、搭建了平臺, 為公司“雙創”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促進了廣大青年成長發展,提升了青年學習技術、研究問題、創新實踐的能力,一大批優秀創新人才脫穎而出,成為各單位科研創新的骨干力量
二開創了青創成果交易新模式。為進一步豐富雙創成果展示渠道、促進優秀項目交易轉化,公司團委組織開發建設了國網青年創新成果網上三維交易展廳,匯集國家電網公司優秀雙創青創項目成果,為青年創客、電力行業上下游企業、內外部投資機構提供需求發布、項目合作、成果交易的平臺,成為國內首家網上三維雙創交易成果展廳,開創了能源行業產業鏈“分享經濟”新型商業模式。
三是打造系列知名品牌和產品。“青創賽”中涌現的創新創意項目,大多源于實踐、源于一線,具有較高的創新性、實用性,受到各單位、各專業的高度重視,依托青創賽產生了光伏云網、國網商旅、電力滴滴、國網小e等系統內外知名的系列產品。實現了市場化、商業化運營推廣,有力推動了青年創新和國網雙創工作,帶動了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帶動了一批企業共同發展,涉及工業設計、原材料生產、設備制造等領域,帶動就業10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