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燚
伴隨著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城商行,作為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成員,歷經歷史陣痛,從“第三梯隊”突出重圍,逐漸成為我國多層次金融體系中舉足輕重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金融體系中富有生機和活力的一支隊伍。然而面對日益復雜多變的經濟金融形勢,城商行因為長期歷史積淀下形成的行政化色彩濃厚,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僵化,應對市場的能力嚴重不足,風險抵補能力貧乏等先天問題成為制約城商行發展的瓶頸。城商行如何有效擺脫困境,加快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其不得不直面的嚴峻現實。城商行只有主動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積極深化改革,持續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加強風險防范,不斷提高綜合經營管理能力,才能夠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謀求生存和發展。
一、持續加強公司治理建設,構建現代商業銀行運行機制
隨著發展壯大,城商行逐步走上了向現代商業銀行邁進的步伐,公司治理從“形似”到“神似”的需求日益強烈,按照《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城商行應著力構建現代化商業銀行運行模式。
(一)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切實把堅持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我們要始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作為一個重大的原則問題不動搖,積極探索黨委核心作用與現代公司治理有機結合,著力構建“行黨委核心領導下的董事會戰略決策,經營層受權經營,監事會依法監督”的現代銀行公司治理體系,充分發揮行黨委把關定向、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確保國有金融資產做大做強做優、保值增值,為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經營環境。
(二)強化“三會一層”權責機制,增強公司治理有效性。明確董事會、經營層的定位,規范董事會對行長、行長對經營層和分支機構負責人的授權,嚴格按照授權制度,依法合規經營;提升監事會的監督權、建議權和工作獨立性;發揮各專門委員會預審把關與輔助決策作用;要強化“三會一層”盡職考核,完善履職檔案,由監事會對董事、監事、高管人員履職情況進行長期跟蹤監督和評價,評價結果作為盡職考核依據;實現 “三會一層”分工明確,角色清晰,真抓實管,有力推動公司治理有效性提升。
(三)優化管理模式,構建分配與績效考評相結合的考核體系。根據業務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總分支組織架構及相應的定崗定編方案,明確責權定位,規范授權管理,優化部門、崗位之間的職責,形成縱向貫通橫向制約的經營機制;通過對總行、分、支行職能部門進行優化和調整,有序推進以“行員等級制、崗位職級制和績效考核制”為核心的薪酬分配及職業晉升機制改革;推進“三級管理模式”。
(四)加強流程建設,優化經營決策運行機制。提升高管層以及高管層項下各專業委員會的議事效率,完善總分支兩級經營協調督辦體系,切實提高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專業性和時效性;建立適應業務轉型發展的前中后臺之間、總分支行之間相互協調的管理體制和機制,既要加強垂直化、集約化的條線管理,又要增進各條線之間的橫向協同配合;同時加強分行對所轄支行的管理作用。將流程優化納入常態化管理,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對業務流程、營運流程、管理流程與科技平臺進行整合優化與創新,提高操作效率和對優質客戶響應速度及服務能力,實現前臺大市場、大營銷,中臺嚴管理、控風險,后臺專業化、集中化的新型“流程銀行”組織模式。
二、堅守地方法人銀行主業,不斷增強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度
城商行從成立之初就始終堅持“服務地方、服務中小、服務市民”的市場定位,與地方經濟共生共榮。城商行在改革發展的進程中要不忘初心、堅守主業,始終保持與地方經濟的血脈聯系,要把為地方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業務本地化,下沉服務重心,推進普惠金融,全力以赴支持地方經濟建設。
(一)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為城市轉型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城商行要根據自己的優勢和業務結構,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各項國家戰略;積極把握所在省市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實現與地方經濟發展的融合互動;加大對政務金融資金支持;加大對省市重點產業的支持力度,發展綠色金融;緊緊圍繞省、市金融工作部署,持續加大對省市重點產業的支持力度,推行綠色信貸,發展市政金融和產業金融。
(二)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始終堅守“服務中小”的市場定位,堅持做“中小企業靠得住的銀行”。增強支小助微的服務理念,積極探索創新服務方式和金融產品,合理制定服務價格,積極主動減費讓利,爭取把“小客戶”做成“大市場”;通過創新融資產品、實施利率優惠、開展轉續貸業務、靈活運用擔保等方式,不斷滿足小微企業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進一步加強政銀企合作、銀稅合作,利用多樣化的平臺與小微企業進行無縫對接,積極營造有利于小微企業蓬勃發展的金融環境,為城市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做出積極貢獻。
(三)堅持發展普惠金融,為城市居民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以客戶為中心,設計和研發差異化、特色化的金融產品,提升產品差異化能力,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打造地方金融服務品牌;繼續加強渠道建設,讓服務觸角延伸基層、社區、家庭;堅持服務市民市場定位,做好親民便民服務,持續推進網點下沉、服務下沉,不斷提升小微、社區支行覆蓋面;加大縣域支行網點布局,努力實現機構網點布局全覆蓋;將電子銀行作為創新落實普惠金融的載體,充分利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自助銀行等電子渠道,不斷豐富金融支持的方式和手段,延伸金融服務觸角。
三、深化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全面優化人才結構。
建立市場化的人力資源配置機制,實施人才戰略,加強隊伍建設,是城商行戰略轉型的動力。現代銀行的競爭,核心是人才的競爭。城商行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拘一格引進人才,著力完善人才使用和退出機制,充分發揮薪酬體系在人才引進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優化人才成長的環境,構建起學習型組織,打造富有活力、專業扎實、技能卓越的現代金融人才隊伍。
(一)加大人才選拔儲備,打造專業性人才隊伍。通過社會選聘、同業引進、內部選拔等渠道,加大人才的選聘儲備;有針對性地對短缺和急需的金融高端人才廣開門路,重點吸收、重點培養、重點使用,讓講政治、懂經營、善管理的專業人才擔當重任。同時,不斷加強年輕干部培養,為他們的成長搭建平臺,優先把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干部放到經營管理主戰場鍛煉,努力培養造就更多的專業型人才,實現專家治行。
(二)強化教育培訓工作,提升員工隊伍綜合素質。把員工教育培訓作為重要工作,切實提升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組織開展強化涵蓋業務培訓,合規案防、黨風廉政等各個層面的專項培訓,著力提升員工專業素養、合規意識和紀律作風建設;實行各業務條線人員培訓考核并持證上崗制度,啟動員工待崗制度、淘汰管理制度,讓不適應崗位需求的人員退出崗位。
(三)完善薪酬分配體系,建立現代銀行考核機制。通過有序推進以“行員等級制、崗位職級制和績效考核制”為核心的薪酬分配及職業晉升機制改革,實現個人工作實績與個人收入、晉升緊密掛鉤,打破過去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優勝劣汰,以業績論英雄,喚醒員工的責任意識,激發員工內生動力,激活員工的工作熱情;積極探索和實踐職業經理人制度,破除了舊有的行政色彩,打造有朝氣、能創新、會管理的經營管理團隊。
四、全面提高風險管控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
城商行由于基礎差、底子薄,風險管控能力相對較弱。強監管、防風險依然是監管的主旋律。城商行要始終將“按規矩辦事”的合規經營理念貫穿于各項經營管理活動中,對違規行為堅決“零容忍”。必須堅持穩健審慎的經營理念,嚴控金融風險,持續推進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切實提升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和水平,實現穩健的高質量發展局面。
(一)持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提升風險識別能力。持續構建涵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信息科技風險和交叉性金融風險等各類風險的全面管理體系。總行層面,要進一步發揮董事會及其項下風險管理委員會在風險管理中的核心決策作用,提升決策的專業性、針對性和及時性;持續提升監事會監督董事會和經營層管理風險履職盡責情況的有效性;不斷強化經營層及其項下風險管理委員會推進落實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執行力。逐步完善由業務部門、風險部門與審計部門構建的三道防線,將風險管理工作真正滲透到業務開展的各個環節。分支機構層面,要不斷規范分行風險管理架構,進一步健全分行風險管理機制,強化基層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全方位打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為特征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二)牢固樹立底線思維,筑牢案防安保防線。堅持“人人合規,主動合規,合規創造價值”的理念,要將合規理念滲透到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融入到業務操作的每個動作;合規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內控合規體系,將“防、控、查、改”四階段有機結合,提高內控合規工作的主動性、專業性,牢固合規之基,確保“不越監管底線、不踩規章紅線、不碰違法高壓線”;要認真履行案防安保責任,按照“分級管理、逐級負責”的案防安保工作要求,保證各項案防安保措施落實到位;不斷梳理和完善內控制度,深入查找制度執行力不足問題,有效提升制度執行力;突出抓好對重點領域、重點部位的專項檢查;完善應急機制,提升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堅持員工輪崗制度,完善員工監督管理,堅決執行“失職問責、違規必究”的責任認定與追究機制。
城商行的發展實踐說明,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是城商行突破瓶頸、做優做強的唯一途徑,城商行只有以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引領,不斷在改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防范金融風險、優化人才結構、服務實體經濟等各方面不斷探索、勇于創新,才能不斷筑牢發展根基,以更加穩健的改革步伐走上改革發展之路,實現轉型升級,譜寫新時代城商行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