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
摘 要:旅游業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勢頭非常強勁的產業。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促進旅游業繁榮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旅游信息系統的出現,正是將旅游業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一種體現。它能夠極大地提高旅游業的服務水平、經營水平和管理水平,從而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步伐?;诖?,本文主要對智能旅游信息系統建模與功能實現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智能旅游;信息系統;建模;功能實現
1、前言
智能旅游信息系統是指在旅游行業采用最新智能技術,實現對涉旅環境的實時感知,并通過一體化信息系統服務平臺實現業務系統和數據的集成與整合,以智能手段開展旅游服務與管理,使游客能夠便捷獲取舒適的旅游生活方式。智能旅游信息系統在國內外均有廣泛的研究基礎,近年來進展很快,業已建成一批可運行的系統平臺。綜觀國內外研究現狀,基本上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以智能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為重點研制的智能旅游信息系統;二是以GIS為基礎開發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統。
2、系統平臺設計與研制
2.1設計思想
智能旅游是一個涉及管理、法規和技術等多方面的綜合工程,是一項非常復雜而細致的工作。它的研究開發涉及系統平臺研制、關鍵技術攻關兩個重要方面。
此處根據國內主要旅游景區信息化需求,參照國外發展現狀,提出如下研制目標:以統一的智能旅游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為依托,將傳感器設備、旅游業務信息系統、GIS和GPS及各種信息資源通過高速融合寬帶網進行連接,形成一個以網絡為中心、區域一體、無縫鏈接、協同運行、整體智能服務的網絡化旅游服務體系;實現旅游環境信息和客戶信息獲取的實時化和全局化,信息處理的協作化、自動化和智能化,信息服務的網絡化。通過涉旅信息在網絡系統內部的有序流動,為政府、旅游企業、賓館、飯店和旅客提供綜合的、準實時的、按需式的旅游服務信息。平臺設計中,應明確所采取的技術路線,如采用基于SOA體系結構的系統集成方法對現有的系統和新建的系統進行集成整合,采用Web服務作為網絡資源整合策略,采用云計算技術獲取信息資源的按需服務。平臺要保證多信息體系的互聯協同運作,信息的充分交互處理。
2.2體系結構
為打造全市一體化、互聯、共享的智能旅游網絡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實現統一信息資源管理和統一功能服務支撐,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總體架構。該結構由數據層、公共支撐層、業務應用層和展現層等4個層次組成。
圖1 智能旅游信息系統體系結構
1)數據層。包括數據中心和數據交換與共享。數據中心存儲所有空間數據和業務數據,如地理空間數據、統計數據、氣象數據、POI數據等;旅游業務數據庫包括景區、景點、客流、賓館、飯店、道路交通等業務數據,以及自動數據采集裝置采集的旅游場所實時動態傳感器數據。數據交換與共享包括元數據匯聚、數據交換、數據建模、數據發布等4個模塊。
2)公共支撐層。分為網絡GIS平臺和定位平臺兩部分。網絡GIS平臺提供通用數據管理、宏觀和微觀地圖引擎、數據管理接口以及必需的智能分析工具(中間件),包括空間分析中間件,3維可視化中間件,Web服務模塊等,這些組件通過服務化封裝,構成智能旅游服務平臺的核心功能服務。定位平臺包括GPS定位模塊、WLAN/GPRS、LBS服務、位置監控模塊等,實現旅游事件和部件的實時定位,支撐智能業務應用。
3)業務應用層。分為管理應用系統和輔助決策系統兩大部分。管理應用系統提供旅游信息查詢、景區管理、虛擬3維導覽、智能景點推薦、自動應答、用戶自主服務、手機交互服務等應用系統或可插入模塊。輔助決策系統提供旅游資源調查、旅游現狀評估、旅游發展規劃、旅游環境保護、客戶需求預測、客戶偏好、旅游決策咨詢、旅客意見處理等應用系統和插入式功能。
4)展現層。提供涉旅信息綜合展示與客戶互動接口、界面。可以是PC客戶端、智能手機客戶端、PDA客戶端、指揮大屏幕專用客戶端等。
3、關鍵技術研究
3.1實時環境數據感知與協同處理技術
研究目標是通過傳感器組網協作地、近實時地完成大規模旅游環境感知任務,支持基于位置和時間信息的實時旅游目標動態分析。經過基于衛星導航系統的傳感器網絡節點位置配準、相關以及跟蹤處理后,在相同基準面完成校準或“對齊”定位數據,使所有應用單元以通用的、共享的數據庫方式擁有一致的、高精度的航跡圖像,形成通用態勢感圖像。
技術路線采用OGC的傳感器Web整合框架標準SWE(SensorWebEnablement)[12]。該標準使得開發者實現各種類型傳感器、探頭以及傳感器數據存儲器的網絡可發現、可訪問和可利用。通過構建如圖2所示的傳感器數據共享與交換空間,并實施以下步驟:
1)將傳感器數據推送到共享與交換空間;
2)定位數據處理與獲??;
3)通過組合式、基于標準的服務實現傳感器與系統交互;
4)通過組合式、基于標準的服務實現處理、分析與生產;
5)動態描繪與發現傳感器屬性和功能;
6)用元數據對源數據添加數據標簽,實現聯合發現與應用。
3.2智能分析與服務技術
研究目標是在SOA架構下,通過GIS核心軟件功能,以及其他行業智能化分析應用軟件功能的集成(所有功能以Web服務的形式對外提供),實現旅游統計分析、空間分析以及數據挖掘的智能數據分析與服務的解決方案。技術路線采用“組件———WebService服務化”,對智能服務終端級軟件(中間件)包括各種實用插件、工具等進行服務化封裝,供客戶端調用。
1)根據旅游行業實際需要,梳理所需的智能分析工具。實用插件種類比較多,可根據旅客智能化、便捷化服務需求進行開發,封裝成智能終端小插件,供旅客下載、運行。常用小插件包括:虛擬導游員(傳感器與手機結合,旅客到每一個景點,手機軟件自動講解),景區功能部件指尖通(旅客查詢景區公共廁所、服務點等)等。
2)智能分析與服務工具的封裝。將組件、模塊、工具進行OGCWPS標準化封裝(主要依據WSRF標準),生成WPS服務。實現GIS分析處理功能服務化調用,將地理數據的空間分析與操作進行服務化提升,將計算任務遷移到服務端進行,供用戶在網絡環境下調用。
3)智能分析與服務工具的執行。通過Java和C++結合的中間件(DLL),執行功能服務,實現客戶端的網絡分析功能服務。實現GIS分析處理功能服務化調用,將地理數據的空間分析與操作進行服務化提升,將計算任務遷移到服務端進行,供用戶在網絡環境下調用。
4、 結束語
本研究 的 目 標 是 通 過 GIS 技術、GPS 技術、最新ICT 技術、SOA 以及 Web服務,打造具有智能特征的旅游信息系統,為我國智能旅游信息系統開發建設摸索一條新思路。研究試驗結果表明 ,該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實用性,一些新技術、新方法的探討還在進行中。
參考文獻:
[1]沈紅.智慧旅游背景下智能手機App的旅游應用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
[2]陳林.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結構探索[J].科技信息,2010(31):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