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伶娜
摘 要:水稻大棚育苗,要重視早扣大棚、床木堆放、硫銨法選種、播種方式、防御風雪措施、“三膜”覆蓋的方法、缽育的方法、催芽器的使用,以及管理五堅持等問題。
關鍵詞:大棚育苗;經驗;質量
“秧好八成年”。育苗是水稻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是決定產品產量和質量的先決因素。幾年來,隨著水稻新技術不斷普及和推廣,水稻育苗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過去的濕潤育苗發展到現在的旱育苗,由原來以小棚育苗發展到現在的以大棚育苗為主。在大棚育苗生產實踐中,運用了一些操作較強的具體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經過這些年在基層工作中總結十點經驗,供大家參考、交流。
一、早扣大棚
及早清理苗床積雪,及早大棚扣膜增溫,促進棚內床土壤及早解凍,為早播、早插、爭得積溫奠定基礎。大棚與小棚相比,一個明顯的優勢是大棚可以早播、早插,如果大棚沒有早扣棚,那么早播早插的優勢就沒有發揮出來。因此,早扣膜、適期早播、早插是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的一個首要環節,不可忽視。另外,積雪必須除掉,否則融化后難以整平床面,不利育苗。
二、床土堆放
床土的準備是下年水稻育苗的一個重要條件。—般床土在夏秋準備,除少數過篩苫蓋堆放外,大多數將床土露天堆放在大棚外面,第二年,隨著天氣的轉暖、解凍后使用,這樣的土由于化凍慢而不容易被早播的大棚所利用。近年來,一些好的做法值得推薦,就是將床土直接放置在大棚內,平鋪在床面上或長條形堆放在床上,隨著大棚扣膜增溫,床土也隨之化凍,用平板鍬層層搶下后過篩使用,搶完后的床面平整、沉實、利于育苗。
三、硫銨法選種
選種是壯苗的一項重要措施,它可以有效減少“契子苗”現象的發生。目前,用硫銨來代替大粒鹽選種,簡便可行,用法和用量與鹽水選種完全一樣。不同的是,用硫銨水溶液選種的種子不用漂洗,其水溶液還可以作為肥料噴灑到苗床上。
四、播種方式
目前,播種方式以手動播種為主。手動播種器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播種覆土一次成的一體式,另一種是播種覆土兩次成的分體式。實踐證明,分體式的播種方式好于一體式的播種方式。分體式的播種器和覆土器是分開的,播種器播完種子后,對于因沒脫芒等原因而造成播種不勻的地方還可以進行人工找零,另外,還能夠用木板或木磙進行人工壓種,然后用覆土器覆土,而一體式的播種方式就沒有這些機會了。其次,分體式較一體式更為輕便、靈活,易于操作。
五、防御風雪措施
在春季,我區經常會有一些水稻大棚育苗后遇到了大風的破壞,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經調查發現,受損的大棚均為南北走向,而東西走向的大棚很少被破壞,這主要是由于我地區春季大風多為西風或偏西風造成的。因此,為了防風,今后應該考慮大棚走向的問題。
另外,扣好的大棚一定要及時扣上網罩和扁帶,扁帶最好系在裝土的吊袋上,不可系在地錨上,吊袋是受重力支配的,一直崩緊不會松懈,而地錨容易活動,從地里拔出。萬一棚模被風吹開、由于風大無法再扣上時,應該立即將塑料布平鋪在置床上,上面再覆蓋一些防寒物,保溫保墑。特大風停止后再將大棚膜扣好,并做好修復工作。如果床面容易被風吹開后,沒有立即進行苫蓋處理,則會導致未出苗的床面容易被風吹干而造成芽干,封閉除草劑也會失效,補水后易起硬蓋而導致出苗難,也容易出現封閉藥害現象。對于出苗后的苗也由于強烈的溫差和大量失水而容易導致立枯瘋的發生。另外,大棚也經常遇到雪災危害,常用預防的辦法是每隔l0米設一個支柱,頂住大棚的脊梁,同時要晝夜看守,及時清雪減壓,嚴防大棚坍塌。
六、“三膜”覆蓋的方法
為了保溫搶早播期,一般技術上要求在大棚內,擺盤覆地膜后,再用竹片做成小棚,覆蓋一層農膜。這種方法,由于農膜較厚而隔溫,每天中午(上午9點—下午2點)必須將農膜揭開后增溫,晚上再蓋好保溫,所用農膜不能有污漬和泥土而影響透光,如果遇到池續陰天、沒有陽光的情況下,這種“三膜”的作用就沒有了,而且有一定的負作用。近幾年來。在我們做了一次試驗,用常用地膜來代替農膜扣大棚里的小棚,效果很好。首先,地膜較農膜成本低(農膜500元/大棚,地膜100元/大棚),其次,這種方法由于地膜薄、溫度傳導快,中午不用揭膜即可提溫。另外,小棚里中午的溫度,在不揭膜的情況下,用地膜的比用農膜的溫度平均高4℃左右。小棚膜寬一股需4米左右,目前市場上沒有4米寬地膜,需用兩幅3米寬的地膜重疊搭披在一起,零星用透明膠粘貼。有條件的可以與塑料廠家定做4米寬的地膜。
七、缽育的方法
傳統的缽育方法是將置床澆足水,并使置床處于飽和的泥漿狀態,擺盤時將缽扳孔穴壓入泥扣,插種方法多為土種混播或土種分播。幾年來,在農村出現一套獨特的缽育方法,值得借鑒。其方法是將置床整平后鋪—上一層過篩的床土,厚度為3厘米左右,將缽盤直接擺壓在床面上,使孔穴壓入松土中,并將缽盤邊際用土封嚴,然后裝底土,用掃帚掃土,使每個孔穴中的土只省2/3,然后進行播種。播種時,用一種特制的播種器,與缽盤相似,其孔與缽盤的孔是對應的,底面沒有一張可以抽拉的擋板,當種子裝在播種器內并用小木板刮干后,播種器每個孔正好裝3-5個粒,當播種器垂直放在缽盤上面后,抽拉播種器底下的擋板,種子準確無誤地落到了下面缽盤的孔穴中,完成每盤的播種,如此播完種,正常覆土后,用水漫灌床面,待水達到飽和后,撤去多余的水,讓苗床恢復旱育狀態,正常管理。其方法簡便易行,省工省時。從經濟效益上看,效益達l 50元/6 6 7 米2左右。這種灌水方法似乎像濕潤育苗,事實上,種子剛插下后的短暫浸灌,尚未長根,以后撒水正常旱育管理后不會長出濕生根系,亦不能稱作濕潤育苗。另外,水是浸潤而不是澆灌的,蓋好地膜后,不會造成起硬蓋、難出苗的現象。
八、催芽器的使用
有一種日本產的“久保田催芽器”,這種催芽器是與久保田播種機相配套的。它通過循環水加熱保溫,能夠保證浸種消毒所需的溫度條件,浸種消毒的效果好。但有的用它浸種后,又接著用它在原池子里提溫催芽,結果催芽效果不好,原因是種子沒有撈出來直接在水中催芽,種子處于水淹的厭氧狀態,活性差。只有靠水面的種子由于氧氣多先出芽,底下的種子除少部分芽勢極強的種子能夠出芽外,大部分難以出芽。較好的辦法是,用催芽器浸完種后,原地提溫,然后撈出放在大棚里進行“三膜”催芽,這樣使種子處于有氧狀態,利于出芽整齊。另外在“三膜”內,種子應堆放,不能袋裝,袋裝不如堆入保溫性能好、出芽整齊。
九、“三帶”下地
“三帶”下地是指帶磷、帶藥和帶苗。但是如果在“帶磷”的基礎上,插秧的前一天,人工在苗床上葉面噴點速效氮效果會更好,相當于在苗床上提前施了返青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帶藥下地應選擇持效期長的2.5%阿克泰或70%艾美樂代替持效期短的40%樂果。
十、在苗床管理上要做到“五個堅持”
即堅持“五個一”建設,堅持“地上調溫,地下控水”的八字方針,堅持“早煉苗、煉小苗”,堅持“三看澆水”,堅持“三帶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