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當前大數據時代,大數據作為熱門的研究和應用被廣泛的應用在各個行業,也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想要讓大數據得到更好的發展,首先就要培養相應的大數據人才,只有擁有了這方面的人才,才能夠更好的研發出相應的工程軟件,才能促進經濟社會更好的發展,本文從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背景入手,對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模式的改革進行了重點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軟件工程;教學;改革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無論社會怎樣發展,教育始終是人們重點關心的問題,通過良好的教育能夠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尤其在如今大數據的背景下,對于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只有通過高效的素質教育才能夠提升其專業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從而不斷開發出有用的軟件。對于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實際操作能力,這就需要學生在校期間接受良好的教育。
一、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背景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如今數據化和智能化成為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原因。各行各業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要掌握最為準確的數據。當前人們正處于大數據時代,人們如果想要獲得最為準確的信息,需要從大數據中進行分析和解剖,從而挑選出適合本產業發展的數據。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2016年我國大數據核心產業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68億元,比2015年增長了近45%,從這個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如今大數據行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核心產業。
雖然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非常重視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但因為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實際經驗并不豐富,在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下,我國各行各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轉變。其中軟件工程領域對人才的需求更是大大提高。對于企業來說,軟件工程專業的人才一定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能夠將自己已經掌握的理論基礎與實際相結合,從而研發出更好的軟件。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在校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大部分院校對學生都是進行知識理論的教學,并沒有過多的重視提高學生的抽象處理能力,但在現實的工作過程中,如果學生不具備良好的抽象處理能力,那么學生將無法將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進行形象化的轉化,這對于日后的工作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對此相關院校應該致力于探索軟件工程人才培養的模式改革,進一步加大學校與各個企業之間的合作,形成一種雙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樣才能夠為社會培養最優秀的人才。
經過相關的調查研究,我們不難發現,當前軟件工程專業的教育模式與大數據時代的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簡單地說就是教育模式與大數據時代的變化無法正常接軌。院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不具備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以后,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才能夠正式進入工作崗位,但目前社會能夠給軟件工程專業學生提供實習的平臺十分欠缺,這就導致學生沒有辦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未來的就業也成為問題。
二、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的模式改革
(一)針對大數據背景的人才培養模式
想要不斷提高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首先相關院校應該針對大數據背景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積極的轉化。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普遍都是采用標準化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大綱的內容對學生展開統一的教學,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自主性和創新性的發展。當前社會所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性的人才,因此院校在展開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對往年學生的成績進行充分的分析,然后整理出一些相關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能夠得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或優勢,院??梢越M織專業的教研小組對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再結合自身院校的辦學特點,形成一個符合本院校發展的完整的培養模式。在構建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院校一定要積極發揮出個性化課堂體系的優勢,并且保證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發揮出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二)大數據相關課程配置
由于當前處于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大數據背景下的軟件工程專業教育必須要適合當前企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始終將此教育理念作為核心,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完善。對于大數據相關課程的配置也應該越來越完善,在理論教學方面,相關院校應該逐漸增加一些大數據相關的教學內容,只有讓學生充分了解大數據內涵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地利用大數據,并且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學好本專業的理論知識。
對于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實踐能力對其日后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院校應該不斷增加對學生的實踐教育。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開展豐富的實踐教學,根據本院校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專門的實驗平臺,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投入到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能力。例如,相關院??梢越y一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實訓。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會體驗到企業文化以及真實的工作環境,這些感觸都能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本崗位的具體工作職責。
(三)大數據實驗室建設
由于軟件工程專業屬于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各種實驗室。因此在不斷改革教育模式的過程中,相關院校應該建立大數據實驗室,通過實驗室的建立來滿足學生日常學習的需求,在建立實驗室的過程中要始終考慮使用頻率、維護成本等多種因素,并且嚴格按照課程的實訓內容進行實驗室的建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背景下,企業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就需要不斷吸收綜合性素質人才。由于軟件工程專業教育的特殊性,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育需求,因此對傳統的教育模式要進行不斷的變革,以此來培養社會和企業所真正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馮驥,冉瑞生,張揚.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探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9,18(03):19-21.
[2]馬睿,邵蘭潔,潘武敏.大數據時代下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J].電子世界,2019(01):72+74.
作者簡介:
彭證全(1998-),男,貴州福泉人,江蘇科技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