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是我國的重要資源,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使得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有色金屬礦山在進行開采時對周圍生態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在水工環地質方面的要求也逐漸增加,促使水工環地質不斷進行發展,使有色金屬礦山的開采能夠實現生態效益,從而達到有色金屬礦山的可持續發展。鑒于此,本文對有色金屬礦山水工環的現狀以及實現水工環地質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工環現狀;有色金屬礦山;水工環地質
有色金屬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其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在開采有色金屬資源時,周圍的生態會受到影響,在水工環方面的要求也就逐漸提高,水工環目前的現實狀況還存在一些問題妨礙實現水工環地質,針對現狀中的不足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對實現水工環地質提出對策,從而使有色金屬礦山水工環地質更好的發展。
1.有色金屬礦山水工環的現實狀況
1.1有色金屬礦山開采體系不科學
有色金屬礦山開采中科學有效的開采體系能夠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就目前的有色金屬礦山開采,其體系建設還缺乏科學性,而且我國的有色金屬礦山開采的技術起步與一些發達的國家相比較時間較晚,所以在礦山開采體系建設方面相差還很大。有色金屬礦山開采企業在進行開采的過程中,對經濟利益的追求較為看重,對礦山開采的數量重視度遠高于開采的質量,導致有色金屬礦山開采存在極大的浪費現象,而且也給環境地質、水文地質帶來不利的影響,使一些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加大,對生態環境影響非常大。例如,植被遭到破壞,地質地貌發生改變,水文地質下降,地面塌陷,山體變形等。
1.2在建設人才隊伍方面還不夠完善
有色金屬礦山開采過程中,人才的建設也是影響礦山開采水工環地質工作的,在進行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時,從國家政府的角度上來說,水工環地質相關的工作是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的,但是在各個有色金屬礦山開采企業中,人才隊伍的建設還不完善。水工環地質工作對人員的專業性要求非常高,而且工作的經驗要足夠,這種情況就使得水工環地質工作的隊伍中缺乏年輕的人才力量,都是一些老學者或者專家在從事,這對于人才隊伍的長久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時間一長就會使人才隊伍出現斷層,使水工環地質工作順利開展受影響。
1.3水工環工作的創新力不足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有色金屬礦山開采中的水工環工作有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工作過程中要不斷的更新原有的技術水平,然而就實際情況可以看出,水工環工作方面在創新能力上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創新能力影響著水工環工作的技術使用,如果在此工作中沒有現代科技做指導,水工環工作的效果就遠遠達不到理想的狀態,使工作處于較為落后的情況。
2.實現有色金屬礦山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意義
水工環地質工作主要是分為環境地質、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這幾方面的內容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實現水工環工程地質工作能夠使有色金屬礦山開采得到有效的保障,環境地質工作能夠對環境保護問題進行解決,使有色金屬礦山開采能夠達到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目的,而水文地質工作主要是對礦山開采的地下水環境問題進行解決,對人們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水工環地質工作主要面對自然環境,對環境保護、人們生活、社會發展等都有著積極的效果,所以水工環地質工作意義重大,在有色金屬礦山開采過程中,對災害發生的預防、環境狀況的監測方面,水工環地質工作起到關鍵性作用。
3.實現有色金屬礦山水工環地質的方式
3.1對有色金屬礦山開采的體系進行完善
實現礦山開采水工環地質工作首先就要對礦山開采體系進行完善。礦山開采體系建設中有很多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改進和創新,在新時代環境下,使礦山開采體系建設的各項內容都適應現代社會。針對水工環地質工作中的影響因素進行有效的解決,對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方式進行革新,使有色金屬礦山開采的體系建設趨于完善,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水工環地質工作順利開展,為礦山開采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3.2對人才隊伍進行培養建設
實現水工環地質工作就要對人才隊伍進行培養建設,提高水工環地質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讓水工環地質工作人員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學習。水工環地質工作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有關的內容涉及較多,對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而且地質工作的環境比較特殊,地質工作人員還要有靈活應變的能力,這就需要在進行人才培養時,要明確人才隊伍的培養目標,使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通過開展一些技術交流,技能比賽等活動來強化地質人員的專業水平,在地質工作人員進行相互交流溝通時,要注重技術人才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使地質工作的效率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在環境地質,工程地質以及水文地質工作的相互協調配合下能夠高效順利的進行地質工作。
3.3引入新技術對水工環地質工作進行革新
水工環地質工作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進步中要進行技術的革新,引入先進的技術對水工環地質工作進行改進,新技術在水工環地質工作中的應用能夠使工作更加高效率,能夠促進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技術水平。三維可視化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極大的方便了水工環地質的勘查工作,通過三維虛擬空間來實現圖像的編輯處理,在應用過程中運用了數學分析,生命科學,物理等方面的知識,與GIS以及RS技術相結合,將有關地質數據建立三維模型。這種技術在水工環地質工作中的應用使地質勘查方面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能夠做到對地質工作中存在問題進行改善,對地質工作中的成本,人力等都有節約的效果,達到了高效的進行水工環地質工作的目標,這也就為有色金屬礦山開采帶來便利。
3.4加強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改革
有色金屬礦山開采水工環地質工作在實際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為使其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并且推動水工環地質工作的發展,相關部門要對現有地質工作進行改革,將地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運用有效的方式進行解決,使其能夠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發揮應用的效用。在改革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地質工作的模式進行完善和優化,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地質工作模式,找到符合我國的水工環地質工作方法,使有色金屬礦山開采的水工環地質工作能夠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環境改善作出應有的貢獻。
結束語:
有色金屬礦山水工環對礦山開采和自然環境的影響非常大,針對水工環的實際狀況進行分析,并從有色金屬礦山開采的體系完善,人才隊伍培養建設,引入新技術,加強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改革這幾方面來實現水工環地質工作的強化,進一步推動有色金屬礦山開采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姜震. 水工環的現狀及實現水工環地質新突破的辦法[J]. 科技與企業, 2015(18):107-107.
[2]張弘. 試論我國水工環地質現狀及發展趨勢[J]. 世界有色金屬, 2016(13):176-177.
[3]熊冰. 新形勢下水工環地質現狀及發展趨勢研討[J]. 低碳世界, 2017(06):80-81.
[4]章桃. 新形勢下水工環地質現狀及發展趨勢研討[J]. 城市地理, 2017(16):111-111.
作者簡介:
靳慧杰,性別(女),出生年(1989-12),籍貫(山東省壽光市),民族(漢),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水工環地質)